整合直銷業界的三大組織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6期
整合直銷業界的三大組織
朗讀:
身為直銷產業的經營者或直銷的從業人員,當你孤軍奮戰了許久以後,突然清楚聽到一些聲音在你左右,為你引導、給你支持,而你和這些聲音休戚與共、息息相關,是否覺得明天更加充滿了希望呢?
產業結合,初試啼聲
一直處於妾身未明的產業─直銷業,在公平會和直銷管理辦法成立、生效後,已漸漸成為檯面上的行業,而浮上檯面的過程中,業界的自覺與合作,扮演著一股重要的推動力量。 業者間慢慢的意識到以良性的互動代替惡性的競爭是開創未來有利的基石。因此以往各據山頭,涇渭分明的態勢逐漸改觀,代之以結社串連的運作方式,來爭取直銷產業的整體利益。「中華民國直銷協會」、「中華民國直銷協會」和去年剛成立的「中華民國直銷市場發展學會」等組織成立,正是這個想法的落實。
這些跨公司的組織,已或多或少為直銷產業付出心血。以「直銷協會」為例,早在公平會、公交法未成立、生效前,協會即以其前身─「直銷聯誼會」活躍於世界的直銷社團中。
最初的起源是台灣英文雜誌社代理美國「時代生活叢書」和「世界百科」,這兩家公司皆是美國大的出版直銷公司,亦是美國直銷協會的會員公司,因業務上往來的關係,台英社與這兩家公司的負責人頗為熟識。其中世界百科公司的總裁,是美國直銷協會的創辦人之一,當時一九八二~一九八四年兼世界直銷聯盟的主席,他覺得運作直銷協會很有意義,不論對業者或從業人員都有幫助,所以,他向台英社建議:「既然你們是我們的代理公司,你們也可以加入世界直銷聯盟。」現任直銷協會秘書長,亦是早期聯誼會發起人之一的林訓民說:「當時,我們董事長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如果要讓台灣的直銷業更專業化或有國際化之視野,應該要加入,如此可認識更多世界各地的直銷業者且吸收到更多、更新的知識。」
而要加入世界組織,必須在本國先成立直銷協會,於是,台英社積極想成立「中華民國直銷協會」,很不巧的是,當時「台家事件」的餘波盪漾,林秘書長回憶:「我們向內政部申請時,其以經濟部即將成立相關法案管理,等立法通過後再說為由,被駁了回來;當時(民國七十五年)我們只好以『中華民國直銷聯誼會』的名義加入世界組織。」既然無法正式成立協會,該聯誼會只好在不斷活動的同時,還是不斷向內政部申請,終於在運作五年後獲得內政部同意成立「直銷協會」。目前,協會已有公司會員十家,個人會員四十幾人。
一本初衷,穩健運作
雖然早期未能以正式協會名稱加入國際組織,「直銷協會」在前身─「聯誼會」時期,還是一本初衷積極向產業提昇的目標邁進,首先在一九八八年以「聯誼會」名義參加世界直銷聯盟大會,當時,國內有八家業者、五十人參加,為第二代表團,僅次於日本,除此之外,在聯誼會時期即邀請過日本直銷協會、世界直銷協會主席及美國直銷協會的總裁到國內演講或辦座談會。
所以,協會正式成立後,因有五年聯誼會運作經驗,在工作上更能以穩健的行動舉辦各項活動。在我國公平交易法草擬時,曾透過協會和世界直銷聯盟接觸,該直銷聯盟提供許多各國直銷市場之法令資料,供我國參考;同時,該協會透過直銷聯盟組織,給會員公司在其他國家市場之登記與拓展業務上不少助益。
同時,在協會彈性的運作下,自成立初期即結合運動與聯誼的目的,成立「高爾夫球聯誼會」,並由協會內部擴展至其他協會,藉此聯誼活動,更增加業界彼此了解的機會。
今年年初,世界直銷聯盟主席James Threlfall先生應協會邀請到國內訪問,以瞭解目前直銷事業在國內發展的情形,此行不僅表示我國直銷市場之成長漸受國際間矚目,同時亦說明了「直銷協會」邁向國際組織化的努力成果。
調整組織,更上層樓
「直銷協會」往年大部分的會務推動,集中於秘書長身上,今年,為因應環境變化,改為由各委員會來推行各項活動,除了原有的會籍委員會、法務委員會、組訓委員會和財務委員會外,新增加了公共事務委員會、學術教育委員會。值得一提的是,公共關係在現今社會佔重要地位,直銷協會以前瞻性、開創性之做法引導業者向前進,公關的力量不可忽視。
該公共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周由賢說:「委員會的工作重點是,第一:加強和政府相關單位之溝通;第二:舉辦國內和國際間各項觀摩、交流活動;第三:舉辦座談會,以增進大眾對直銷行業的瞭解;第四:安排協會做整體廣告,以宣揚協會功能,建立公信力;第五:選擇適當之公益活動,結合會員公司參與,建立會員公司之良好企業形象;第六:加強協會和媒體之關係,建立產業之清新形象。上述工作重點,將配合協會的各項計畫落實。」
在多元的社會中總是存在著多元的結構體,產業組織亦是如此。繼「直銷協會」成立後,另一「中華民國直銷協會」亦於七十九年向內政部申請成立通過。
為了更審慎運作「直銷協會」,該協會秘書長陳尚政表示:目前協會正在做組織上的調整,所有的運作方向,等組織確定後再行研討。
市場發展學會推動學術研究
隨著環境的成長,有愈來愈多的直銷公司相繼成立,亦有不少人對於這個行業愈來愈有興趣瞭解,甚至參與,可是人們對「直銷」到底了解多少呢?這究竟是怎樣的行業呢?不可諱言的,隨著環境的改變,所有的問題,都慢慢會有解答,但是先期的引導工作是重要的,必須有更多的人一起努力。一個由大學教授、社會公正人士發起的「中華民國直銷市場發展學會」於八十一年十一月正式成立。
該學會理事長,曾任中華民國市場拓展學會理事長,現任中山大學教務長和管理科學委員會常務理事的黃俊英教授,說到學會成立的宗旨時表示:「自相關法令實施後,學術界認為國內的直銷環境更加成熟了,然而對直銷的理論研究不足,無論產業或就業市場上,對於這種透過人的組織去銷售的通路,亟需一套完整的知識來傳播。我們希望透過學術的組織,一方面帶動學術的研究和參與;一方面可以帶動管理和社會科學對直銷理論的研究,引導經營者或從事直銷的人更清楚產業方向,且在管理的紮實基礎下,提供業者具有前瞻性之經營理念和方針。」
「直銷市場發展學會」在運作上,該學會黃俊英理事長表示:目前學會還未正式招收會員,因任何一個組織,前期規畫的工作是相當重要的,但在參與上,學會非常歡迎從事直銷或直銷的朋友,只要有興趣皆歡迎參與;經營理念正當的直銷公司亦歡迎加入。
實際活動的舉辦方面,在黃理事長的領導下,雖然成立時間只有短短幾個月,已經策畫舉辦「直銷與社會」系列演講活動,訂於五月至九月在北、中、南三地舉辦十二場;同時亦承製公平會直銷宣導錄音帶;此外,將於九月下旬舉辦「直銷研討會」,會中並將陸續發表學術論文,帶動研究學術界和業界之關係。
張開雙臂,迎向明天
展望直銷產業的未來,「直銷協會」林秘書長表示:為了讓社會大眾更深入的瞭解直銷這個產業特性、運作方式、定義和行銷通路,溝通教育的工作一定要繼續進行;在直銷從業人員方面,要建立業者的規範和紀律,有了自我約束,就不會有不法行為,亦才能提昇形象;在政府相關法令上的檢討研擬,亦是未來的工作之一;還有透過國際性的組織,把國外的資訊引進,是直銷協會的當然義務。
「直銷市場發展學會」黃理事長則表示:以客觀超然的立場,透過學術界的研究、推廣發揮教育功能,協助政府有效的管理這個行業,是未來學會發展的主要功能之一。
因為這些協(學)會的積極運作,使業界漸走向良性的互動關係,把直銷產業引至積極、正面的發展方向,並且以更勇敢、更自信的胸襟向大眾張開雙臂,期待大眾亦能張開雙臂,接納這個透明化、正當化的產業。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