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電話真奇妙–電話行銷簡介與應用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鞏昱宏
期數 / 第154期

    電話真奇妙–電話行銷簡介與應用


朗讀:

雖然人們使用電話已有百年的歷史,但是卻很少有人能真正掌握電話在溝通及銷售方面的技巧。直到1970年美國首先嘗試利用電話銷售商品,經過30年的摸索及嘗試,電話行銷行業現在在美國已成為一門成熟而專業的行業。它應用於傳統銷售行業中所累積的技巧及原則,並融入一些新的行銷觀念及技巧,因此逐漸演變成了一門專門而且獨立的行業。
在美國每年透過電話銷售的商品或服務總值高達2300億美元,將近有28萬家美國企業利用電話銷售商品或服務,並且同時有將近800萬人從事電話行銷相關工作,電話銷售產業在美國每年正以15~20%的高成長率茁壯中。
反觀台灣現況,電話銷售行業在最近5~6年開始蓬勃發展,許多企業例如銀行、飯店、電信業、固網業、休閒俱樂部.等等,紛紛開始採用電話銷售其商品或服務。
電話如果使用得宜的話,不但能節省時間,有效達成工作目標,還能為你創造更多的財富。例如:在直銷業許多人用電話來做邀約的動作,也有許多人利用電話來銷售商品,在未來直銷商還可以利用影音電話來做三方連線的ABC面談,或利用電話的多方通話功能做下線輔導及訓練的工作,可以大幅節省交通時間上的浪費。

段標:20秒內引人注意
讓我們先來看看電話溝通和其他的溝通方式有何不同:
一、你必須在20秒內引起對方的興趣:當你坐在家中的沙發上看書時,也許正看到劇情緊張的部份,忽然聽到電話鈴響,你很想繼續看,但你還是起身去接聽電話,請問,你是為什麼要接那通電話?
答案是 「好奇心」,你心裡會想:「是誰打來的?」「為什麼打過來?」「找我有什麼事?」
很少人能抗拒以上3個問題的魔力,如果你打電話給別人,你有辦法能在幾秒鐘內,引起對方興趣,你就能充份發電話的威力,不論你打給對方的目的是要推銷商品,或是打電話約一個你喜歡的人,或想邀朋友參加一份熱門的直銷事業,你一定要想辦法用能吸引對方注意力的方式,讓對方願意和你在電話中談下去。
二、電話只能靠聲音傳遞訊息與溝通:在電話中我們只能聽到來電者的聲音及所用的語詞,我們會依據來電者的聲音品質及他所用的語詞,來決定我們是否喜歡這個人及是否希望繼續和他談話。
有時候,我們拿起電話就聽到讓自己不舒服的聲音,這時我馬上就不想再聽下去了。譬如說,你是一個開店的老板,你一大早就接到一個死氣沈沈的聲音,要向你推銷商品,你會覺得一大早聽到很「衰」的聲音很倒楣,有可能你立即把電話掛掉了,反之,如果你聽到的是一位聲音甜美又有精神的女生打電話給你,你會覺得精神為之一振,心想今天真是個好日子,一大早就聽到令人舒服的聲音,今天生意一定會很好。由此可見,在電話溝通中聲音技巧是多麼的重要。另外,在電話中你看不到對方的肢體語言及面部表情,也無法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或面部表情來影響對方,因此,你必需依據對方所使用的語詞及口氣來決定該如何表達。例如:和一般上班族打電話,不可以用粗俗的言語,但和勞工階級溝通,又不可以用太文雅的語句,否則就會和對方產生距離感。
雖然在電話中,只能靠聲音傳遞訊息,但是這也有好處,第一是對方看不到你的長相或服裝,因此不會對你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第二是你可以看電話話術腳本,避免說錯話或被對方問倒,對方因看不到你在看腳本而覺得你很專業。
三、電話溝通是你來我往的溝通模式:
在與別人通話時,要保持你來我往的模式,千萬不可唱獨角?,造成客戶反彈或不耐,如果你不是用這樣的溝通方式,將無法達到你想要的目標,最好的方式是自己?1/3的時間,而讓對方說2/3的時間,如此做可以維持良好的雙向溝通模式。
四、在通話的過程中,打電話的人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和接話者建立良好的關係,讓對方願意和你談下去,但是在電話溝通中雙方經常會產生一些心理因素,這些因素會干擾通話的過程及品質。
要探討這些干擾因素,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
(1) 發話者方面:有下列幾種心理因素,會影響到通話的有效性:
一、害怕被拒絕的憂慮:「我打電話過去的時候,對方會不會

排斥,甚至掛我的電話?」
二、找錯對象的憂慮:「我找的人有權做決定嗎?」
三、時間不夠用的憂慮:「我有足夠的時間將重點說完嗎?」
四、銷售的憂慮:「我可以在電話中成交嗎?我能成多少生意?」
五、成交時機的憂慮:「在電話中是適當的成交時機嗎?」
(2) 在接話者方面:他的心裡會產生下列疑問:

一、這個人為何要打電話給我?

二、這通電話要花我多少時間?
三、我能信任這個人嗎?他是不是騙子?

四、我是否要馬上做決定?

五、我有能力做這件事嗎?

六、我可以隨時改變我的決定嗎?
以上的感覺都可能在通話中產生,你必需很敏銳地發現這些感覺,並對其採取適當的行動。

段標:了解對方的認知
另外,一個人的主觀認知也會影響雙方在通話中對事物看法上的不同。例如:我們向一個客戶推銷一部汽車,業務人員對一位客戶說這部汽車的價格是中價位,假設這部車的價格是150萬元,對一個有錢人來說,150萬確實不算多,但對一個中產階級的人而言,150萬已算是高價位了。因此一位好的業務人員針對2個背景不同的客戶,所用的字眼及銷售方式也要跟著調整才對,不可以一廂情願地用自己的主觀

認知和對方溝通。
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禪學有趣的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行腳僧雲遊四海,到處訪求名師辯論佛法,他給自己立訂一個規矩,那就是他到了任何寺廟,向寺中的和尚要求辯論佛法,如果他贏了,就可在寺中借住一宿,如果他輸了,就繼續走到下一間寺廟。
有一天,他走到一間山上的寺廟,這寺廟住了2位和尚,他們是親兄弟,哥哥精通佛法,博學多聞,弟弟粗魯愚笨,而且瞎了一隻眼。
按照慣例,這位行腳僧登門求見,表明自己希望和寺中和尚辯論佛法,哥哥和尚經過一天的讀經及工作,覺得很累,就要弟弟代替自己和行腳僧辯法,於是對弟弟說:「和他以一場無言的對話方式來辯論佛法」。所以,弟弟就要求這位行腳僧到寺中佛堂前坐下,開始以無言的對話方式辯論佛法。
沒過多久,這位行腳僧站起來並走到哥哥那裡說:「你弟弟實在是一位得道高僧,他贏了」
哥哥和尚說:「請將你們之間對話告訴我」
行腳僧回答:「首先,我舉起一根手指,代表佛祖,你弟弟舉起2根手指,表示除了佛祖還有佛法,接著我舉起了3根手指,代表佛、法、僧,你弟弟在我面前搖他緊握的拳頭,表示佛、法、僧三者完全來自同一本源。因此你弟弟贏了,而我也沒權利再停留。」之後這位行腳僧又繼續趕路了。
接著,弟弟跑進來找哥哥問:「那個行腳僧到那裡去了」

哥哥說:「我知道你贏了這場辯論」
弟弟回答:「我那裡有贏他,我是想打他一頓」

哥哥問:「告訴我你們辯論的過程」
弟弟回答:「這傢伙一看到我,就向我舉起一根手指頭,暗示我只有一隻眼睛,我當時就很生氣,但因為他是客人,為表示禮貌,所以我舉2根手指,表示恭喜他有2隻眼睛,接著這個無禮的傢伙舉起了三根手指頭,表示我們2人加起來只有3隻眼睛,因此,我非常生氣就開始向他握拳並在他面前晃動,警告他不可以再罵我了。之後他就起身到你這裡。」
一個人的主觀認知,是由生活背景、教育背景、社會階層所造成,而主觀認知將會決定一個人的溝通模式。因此,我們在電話溝通時,一定要很快找出對方的主觀認知模式,然後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及用詞,以便配合對方的認知模式。
綜合以上所討論的,電話溝通可能比面對面溝通還要困難,原因是我們只能憑藉聲音及敏銳的傾聽能力,才能準確地抓住對方的心理狀態及主觀認知類型,而這些技巧必須要透過不斷地練習及使用,才可以達到目的,讓我們學習好好發揮電話的妙用吧!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透視你的人際關係

直銷「停」、「看」、「聽」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今晚誰來登場

直銷T字訣訓練是成長的開始

談裸露的藝術與智慧

回顧與期許

如何建立2006旺年的品牌策略

你可以感覺到直銷在呼吸

找對人,組織擴展無界限!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