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投資術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謝晨彥
期數 / 第190期
定期定額投資術
朗讀:
45歲的Stanley退伍之後結婚、生子,也買了一間可以遮風避雨的家,並費心地培養一對子女陸續上了大學,在即將卸下人生重擔之際,開始準備規劃退休生活。
大多數人都像Stanley一樣,希望能享受快樂的退休生活。這樣的目標必須有足夠的財務基礎作後盾,所以從理財開始。但一般人很少及早做準備,為什麼呢?不外乎是「我還年輕,離退休年紀還遠的呢?!」或是應付生活費用都不夠了,哪還有餘錢投資?也有時間太忙,理財的事有空再說;市場波動太大,投資令人無法安心;金融商品太複雜,難以搞懂。
這是一般人的寫照,加上投資市場環境日益艱困,投資工具越來越複雜,不要說投資,要搞懂投資的工具是什麼都有些困難。
國際不景氣的衝擊效應浮現
美國知名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佈破產,國際知名保險集團AIG傳出財務危機,為整個國際金融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也讓投資人再度捏把冷汗。國際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升高,地球村效應所產生的股市連鎖反應,加上台灣投資環境的落後,都讓國內的投資人面臨資產的大幅縮水。
行政院主計處公布8月失業率4.14%,較7月上升0.08%,創近三年新高;今年1-8月平均失業率3.93%,較去年同期微升0.02%,平均失業人數42.5萬,也是三年來最高水準。景氣不佳衝擊產業僱用員工人數,1-8月因關廠歇業而失業的人數有13.3萬人。
國際經濟環境不景氣,除了影響就業情況,薪資水平也受到影響。主計處公布今年1-7月上班族平均薪資水準,在扣除物價因素後,衰退2.72%,是近28年來同期最大跌幅,平均每人每月減薪954元。
雖然國人月薪呈現成長趨勢,今年1-7的平均月薪年增率為1.34%,但是物價飆漲速度太快,造成薪水趕不上物價。短期內物價回檔不易,「實質減薪」恐將維持一段時日,長期加薪又可能無望,只好自己給自己加薪,投入投資市場還是最好的辦法。
只是近期投資環境波動大,實在很難掌握一個好的進出時點;加上資訊的掌握不容易,對於一個忙碌於本業的投資人,業餘的投入很難花上職業的投資精神,因此定期定額的投資,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方式。
定期定額以分散投資時點降低風險
空手者若有意在低點進場布局,在不確定市場是否還會下探的情況下,此時就是利用定期定額徐徐布局的好時機。定期定額的功能是「強迫儲蓄」,用零存整付的概念逐漸為自己累積第一桶金;相較於單筆投資,定期定額也有藉分散投資時點以降低風險的功能。
定時定額是一種申購共同基金的方式,每月自存款帳戶中自動扣繳一筆固定金額投資共同基金,最低通常為3000元。此種方式類似銀行的零存整付,每月強迫儲蓄投資,在淨值上漲時買到較少的單位數,反之,在淨值下跌時買到較多的單位數,透過平均成本法降低風險。
透過定時定額投資的方式,不必費心思考進場時機,也不必一次拿出大筆資金,長期下來仍舊可以累積一筆可觀的財富。
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好處之一,就是克服人性追高殺低的弱點,透過紀律扣款來降低平均成本,一旦市場反轉向上,才有機會獲利。相較於單筆投資,定期定額不必挑選進場時機,優勢就在「低檔多買、高檔少買」,因此自然能夠降低風險,在市場低檔的時候,就發揮這項優勢,不斷扣款降低平均成本。
依據景氣循環的經驗,在一個五年計畫中,股市處於相對低檔的時期不會超過兩年,當年美國科技股泡沫加上安隆的假帳事件,造成股市的空頭期也不過兩年。2000年美國科技股泡沫化重創全球股市,即便如此,從當年3月高點開始定時定額買進波動率較高的各區域新興市場基金,只要連續扣款2年,報酬率普遍都有10%上下的水準。
越早開始投資複利效果越大
其實年輕就是本錢,越早開始投資複利效果越大。尤其是定期定額,更是積沙成塔,如果Stanley從25歲開始投資,若平均年報酬率8%,一個月只要投資約3千元,預計到65歲退休,40年可以累積1千萬元的退休基金。當然在開始投資之前,還是要告訴自己減少消費強迫投資,應用「收入-儲蓄=消費」的觀念來強迫儲蓄,並且馬上開始。
根據晨星(Morning Star)資料庫顯示,若用五年時間,定期定額投資日本市場的基金,截至今年7月底,表現最優的績效僅有4%左右報酬率;反觀新興市場基金,同樣定期定額投資五年,最差卻可有超越30%的報酬。
由此看來,長期穩定的投資還得搭配成長趨勢向上的標的,才能將定期定額的功效完全發揮。所以定期定額要能發揮最大效益,必須掌握市場趨勢,投入到趨勢向上的市場,並且採用長期投資不中斷的方式,即可將定期投入的固定金額,發揮至最大的效益。
雖然掌握到趨勢,單筆投資也可達其功效,除了少了定期儲蓄的效果,還必須承受市場多空交戰的大起與大落。因此單筆投資的方式較為適合資金充裕,且風險承受度高的投資人,一般投資人還是建議花些時間好好挑選市場趨勢向上的基金,長時間投入並持有,才是王道。
適時調整停利及停損點
什麼樣的基金適合定期定額投資?定期定額投資要特別留意哪些要點呢?
波動幅度大者,較適合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波動度大的基金,由於基金的淨值高低起伏,較有機會在不同的價位投資佈局,符合低檔多買、高檔少買的投資方式。基金淨值不斷上下波動,投資人在此期間能有一定數量的低成本部位,得到正報酬的機會相對較高。
基本上,若兩檔基金的單筆投資報酬率相差不多,則標準差與貝它值較大的基金,多半較適合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介入。不過要注意的是,選擇波動大的基金仍要選擇長期市場趨勢向上的基金才行,不然越扣越低,心血就白花了。
若是希望藉由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來累積個人的第一桶金,那麼至少要有連續十年定期扣款的心理準備,才能充分利用一個完整的景氣循環,透過高低峰的波動,達到低檔多買的優勢,即使中間市場遇到大空頭,也因為經歷完景氣循環,透過多頭市場的補回,獲得正報酬的機率也相對較高。克服恐懼,讓自己的投資行為遵守紀律,利用定期定額,每月投資分攤成本來降低風險,靜待市場回升。
定期定額雖然可以幫助投資人安穩獲利,但投資人仍須適時調整停利及停損點。若市場出現過熱的泡沫跡象,則應適時的停利,獲利了結落袋為安,等市場降溫後再重新進場扣款。
若手中基金的表現欠佳,在同類基金當中連續半年績效殿後,則必須停止扣款。股市不會一路下跌,總有反漲的時候,定期定額就要抓住下跌多買、反漲時快速翻身的機會。因此,除非基金操盤無法充分掌握反彈時淨值攀升機會,否則不該隨意停扣。
資產配置加長期投資抵禦空頭的來臨
定期定額的投資必須同時具備向上趨勢與拉長時間兩項特點,才能發揮出最大效益。因此,即使想要達到定期儲蓄,同時又將風險降至最低的投資效果,慎選標的市場非常重要。
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除了「小額儲蓄」、「分攤成本」這些好處,對於一般非專業的投資人而言,還增加了無須測進場時機的優點,由此看來,似乎只要長期投資,耐心等待市場走過低潮,自然就可以利用較低的淨值成本,享受到高額報酬,不過,自從去年年中全球各地市場大幅下滑,投資人從「隨便買隨便賺」變成了「怎麼買怎麼賠」,尤其是當市場發生系統性風險,所有的投資工具都突然失靈,因此資產配置在這個時候就凸顯其重要性。
以過去25年歷史經驗分析,將股票部位減少兩成,納入債券,下檔風險大幅降低,報酬空間相差無幾。若投資部位100%持有股票,5年循環下來,最佳報酬率203.42%,最差報酬率-7.31%,平均年化報酬率12.08%。
若投資部位80%持有股票,20%持有債券,5年循環下來,最佳報酬率小幅下降至178.48%,但是最差報酬率卻大幅提高至2.93%,平均年化報酬率也有11.37%。
除了資產配置就是長期投資,以美國的S&P500指數標的,在1870年買進持有到現在,指數的平均年回報率為4.24%,假如中間熬不住,在1945年就出場,年報酬率只剩1.7%。在這段時間內,美國股市的現金股息回報率約為5%,兩者合計就達到9%的年回報率,假如每年領到現金股息,又投回股市,在空頭的時候部位增加快,多頭的時候增加慢,平均掉選擇時機的風險,有望將年回報率再提高3%-5%。台灣股市這些年股價來來去去,配息金額年年增加,把現金股利再投入,長期投資就能大幅超越指數。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投資要及早開始,透過長期累積和增加報酬雙管齊下,讓投資理財不再成為人生道路中不可承受的沉重壓力。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