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中國式管理為什麼能夠與時俱進?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曾仕強
期數 / 第176期

    中國式管理為什麼能夠與時俱進?


朗讀:

人類的共同目標,即在追求真理。然而真理是全面的、綜合的、整體的。中國式管理依據中道精神,用意即在個人自由及民族利益間、固有文化與國際接軸間、現實與理想之間,都能夠獲得平衡。
要獲得平衡,先要取得和諧。乾卦第六爻上九,亢龍有悔的「亢」字,意思是「知前進不知後退,知保持不知喪失,知獲得不知捨棄。」的作風,容易迫使自己毫無退路,所以有悔。一昧強調競爭,只許前進不許後退。這種一意孤行的態度,不可能和諧,很難獲得平衡。
「時」有內在的,操之在我。也有外在的,稱為時機。找的時未到,表示準備的不夠充分,即使外在的時機再好找,也不宜亂動。否則趁時而起,必敗興而落。
先把自己內在的「時」,把握得當,再來等候外界的時機。這樣的與時偕行,便是「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充滿著和諧。如果和眾加上敬事,那就成為中國式管理的兩大支柱:待人要和氣,處事必恭敬。大家在一團和氣的組織氣氛中,能夠秉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敬慎精神,必能立於不敗之地。
管理的要領在以往感化,而不是控制壓迫。使員工懷德,才能收到自動自發的良好效果。令員工畏威,即使為生活不得不勉強服從,也是暫時、虛假的表象,不可能盡心盡力。
我們知道「時」是變動,而「中」也不停地在調整。只有員工自動自發,由於關心組織的發展和工作的施行,主動改善,以求精益求精,才能夠真正達到「時中」的目標。
所以中國式管理,講求「以讓代爭」,用禮讓來代替競爭,以提高和諧的氣氛。在和為貴的前提下,求得良好的協調,平心靜氣地商量合作,大家發揮敬業樂群的精神,培養語默有方(應該說的才說,不該說的不能說)、儘容有度(和靄中帶著嚴肅,恭敬卻十分自然)、廓然大公(凡事站在公的立場,不因私害公)的合作態度,當然能夠與時俱進。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察言觀色-把握16個締結的機會

精進

在家也可成就事業

掌握他人密碼資訊前要先瞭解自己

組織行銷是團隊的事業上下線一起成功的事業

生命的勇者-丹尼爾神父

5大認知讓你遠離失敗

以幽默化解歧見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命運

演講,如何「演」?如何「講」?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