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度、態度與速度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70期
氣度、態度與速度
朗讀:
— 談實戰潛能
新時代的直銷領導者不一定要擁有什麼樣的高學歷,或是傲人的經歷,但是一定要具備相當的智慧,才能掌握在工作實務上的挑戰,例如:如何開發自己和別人的潛能、如何提升自己的視野和格局、如何創新、追求卓越以求最大的可能或是能以最快的速度來完成目標。換言之,要能懂得在實戰中歷練出生命智慧,也懂得將心靈潛能的原則用於工作上。
開發人類潛能、致力於生命教育這項工作,是我一生無怨無悔的選擇,事實上,我更是樂在其中,因為你可以親自領略到那造物者所賜給人類無限的智慧和力量,蘊藏了多大的奇蹟;你也可以發現,人的生命有無限的可能,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變化,只要心念一轉,未來就可能完全不同,因為有了新的契機,你絕對無法鐵口直斷任何一個人的命運,除非他已經接受了宿命,並且任其擺佈。ㄧ個人竟然可以決定自己的一生是成敗、是榮辱,試想,這是上蒼多麼仁慈的恩賜,能否領略、悟出這個道理,實在是吾人生生世最大的功課。
三度修為 實戰利器
近幾年來,無論是公開場合或私底下,許多直銷領導者,甚至是公司的經營者,都問我一個相同的問題:一個領袖,應該具備何種的修為,才能充分激發出生命的無限潛能並且在工作上有卓越、頂尖的表現?被問多了,久而久之,我也整理出了一些答案,那就是「三度修為」— 氣度、態度以及速度。這三度修為完完全全影響著領導的品質,也間接使組織內的文化與氣質逐漸成型,最後則變成每個組織各異其趣的獨特個性。
氣度
也可以寫成器度,氣度就是指一個人的才華、視野、心胸和度量,或者說他所呈現出格局的大小與風範,簡單的講就如同是一棵樹的種子一樣,它蘊藏了將來長成大樹原貌的潛能,而一個人的格局,就是決定他未來際遇的種子和原型。而氣度來自於你對事情的認知和理念是否正確、深入,對人是否尊敬、禮遇、信任並且充分授權,以及對未來局勢和競爭環境是否能觀察入微,並且有效找出一條安身立命之道。其實統理一個五個人的組織,和五百人、五萬人的組織,其領導原則是相去不遠的。對一般人而言,氣度或許不是那麼受到重視和要求,但是對一個領導人而言,它卻是決定了日後成就大小跟事業版圖最主要的依據。而要想使一個人的氣度恢弘、器宇軒昂,最佳的途徑是能跟從一位出色的領袖,在他身邊,耳濡目染,就近學習,要不然就是退而求其次,盡量從成功名人傳記中擷取其智慧精華,培養其大開大闔的度量。有氣度的領導者在他們身上特別具有一種「賞識力」,他能洞濁機先,看得出環境的變化與趨勢的成形,找得出隱藏的機會點和準確切入的時機與角度。當然,他們更懂得在人力資源上用心投資,只要人才到位,格局形成,終究是穩操勝算的。
態度決定高度
態度
這是人盡皆知也經常討論的主題,它更是平庸人和頂尖成就者之間最大的差異所在,它不只關係到你做事或工作上的績效,也影響到你的人緣、人脈以及人際關係,此外,它還能影響到你的不只是有關身心的健康,甚至是你整個生命的品質。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事夠不夠主動、積極,能不能堅持到底、無畏失敗;能不能求新求變,追求卓越、永無止境。我門對人是否充滿熱情,永遠帶著微笑和善意與人接觸、交往,並且隨時伸出雙手去幫助別人。此外,對自己是否有良好的自我印象與自尊,充滿自信,知道何去何從;更能激勵自我,一方面有偉大的夢想,一方面又能腳踏實地。當然,擁有良好的EQ管理,能夠面對一切的挫折和失敗,愈挫愈勇,不達目地絕不中止……這些都是態度的範圍與內涵。十多年前我曾經寫下一篇「座右銘」,可以說是針對態度而言最能闡述其中精髓的一篇小品文,特別列於後與讀者們分享:
盡其在我
你不能控制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深度;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要求結果,但你可以決定過程;
你不能樣樣勝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力。
速度
顧名思義,就是凡事要講求效率、速度,身處在這十倍速的資訊爆炸時代中,單單只靠實力硬碰硬尚不足以構成稱霸一方的條件。速度,絕非是某些人所誤會的以為是在抄捷徑、炒短線,妄想一夜致富、一步登天,而不腳踏實地,不實事求是。速度的真正意義是:一切求新求變,不遵守既有成規,不拘泥繁瑣細節;能自我要求,不斷革新、檢討,永遠在推翻舊的自己,一切求進步、講效率,追求卓越、止於至善。速度來自於不斷學習、蒐集新的知識和資訊,打從心底相信「好,還要更好」,能產生源源不絕和更棒的創意或辦法;速度來自於重視研究發展並且領先同業,眼光看到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未來,不戀棧過去,不滿足於現狀;速度也來自於雄心壯志,要做就做最好的,視商品為個人的代表作,是無價的藝術品;速度也來自於專心致力於本身的核心專長,心無旁鶩,不受誘惑,有阿甘奉獻的傻勁,工作應該看成事業,不,甚至應該視為生命,這才會令人尊敬並享有無限的榮耀。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