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保健食品生活化VS食品食材保健化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謝邦俊
期數 / 第218期

    保健食品生活化VS食品食材保健化


朗讀: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德國一位名叫賈斯特斯‧維恩‧里比格的化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將自農田中取得的農作物樣本燒成灰燼,然後分析其中的礦物質含量,結果分離出約17種與農作物生產有關的礦物質,其中最重要的是氮、磷、鉀。據此,以氮、磷、鉀為基礎,結合其他被認為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即所謂的化肥從此被開發了出來。里比格實驗不但改變了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為農業奠定一個新的基礎,還同時指劃出一個迥異於往昔的農作方向,為快速而大量的農業增產做出重大貢獻。然而,他當時卻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犯下兩個嚴重錯誤,而替全人類的健康埋下難以消除的禍根。

礦物質攝取不足造成營養不良
里比格的第一個錯誤是只關注植物的營養需要,卻忽視了依賴植物的動物(包括人類)與植物的關係。里比格總結出植物生長只需要一些特定的礦物質,這是對的,也是相對成功的。但是,他忽視了植物作為營養從土壤到動物這樣一個過程與事實,儘管植物可以用17種礦物質來生存和成長,但人類卻需要多達70種不同的礦物質來達到最優化的健康水平,故而現代人類從此與營養不良建立了牢不可破的關係。
里比格的第二個錯誤是忽視了植物與它們成長的土地間的關係。土壤不僅僅是由泥土構成,其中還有大量的一系列微生物與土壤顆粒和植物根系間的相互作用;這些數量龐大的微生物與生化作用,以一種平衡的方式為植物提供了大量的養分。然而不幸的是,現代化肥中的工業鹽卻富含許多可以抑制或殺死土壤中維持植物健康生長所必需的微生物。所以,在這樣的「死土壤」中,即使存有高水平的養分,植物也無法有絲毫的吸收,而只能幾乎全部依靠人工所施加的化學肥料。這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為了達到想要的結果,將會需要越來越多的化學肥料;最終,這些難以消化的化學成份大量的進入並堆積在人類與動物體內。
人類的生長方式與植物不一樣,無法直接從岩石與土壤裡自身合成食物,而只能攝取現成的有機化合物,例如蔬菜、水果、穀物、肉食等等,例如嬰兒就是從母乳或者經過特別調理的食物中獲取成長所必要的營養,因此人類必須依靠不斷的飲食,以滿足機體對食物的需求。作為有認知能力的人類,在攝取食物時,應該辨別得出是否可以從其所飲食的食物中,獲得身體所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而這也是身為人類的你我的天生職責。經由新陳代謝,機體可以產生為達到人類健康所需要的物質,包括脂肪酸、各類激素、細胞呼吸的電子載體、氨基酸與其他化合物等等。
至於長期飲食沒有營養的食物,後果是什麼呢?我們的身體將不再能生成健康的細胞,更難以達到完美的平衡。即便是已經生成的細胞,也將會因為缺乏必要的礦物質而無法實現它們的潛在功能,結果使得身體快速老化,首先是精神不振,接著容易罹患一些器質性疾病。您或許能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已經屬於下列的那一個範疇:營養缺乏,最先的臨床表現是器官組織和身體營養元素儲存的損耗;如果營養缺乏進一步發展,那麼第二步的臨床表現是生物生理功能的改變,再下一步就是細胞正常功能的減退,繼之則是出現臨床症狀如過敏、糖尿病或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發作等等,接著是病變,最後當然就是死亡了。

濫墾森林造成地球氧含量下降
今天的環境,不但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嚴重不足,即便是我們從空氣中呼吸氧氣的質量也都已經不足以維持應有的健康了。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古代大氣中的氧含量為38~50%,是有益於健康的,但今天地球的氧含量卻下降到20.9%,至於都會城市中的含量則還要更少,這樣的含氧狀態已經開始對人類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了,而這一切災難都是源於濫墾森林,以及對於地球肺的嚴重傷害。其實人類早都已經意識到化學物質對大氣層與臭氧層的破壞,如碳氟化合物與各種廢氣的排放,但卻始終麻木自私的視若無?。還有更糟的呢,請仔細的檢驗一下我們日常所飲用的水,早都像生化試驗品,而不再是純淨的營養飲料!
為了滿足日益擴大的人口壓力,人類的食物生產從自然狀態被逐步改變成有機化,以提供更多的食材;接著為達成追求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文明成果,有機食材更進一步的被化工化,於是幾乎全面性的成了加工食材。自然食材能夠維持原有的營養質,而有機食材則只能選擇部份的營養質,到了加工食材時卻製造特定的營養質,至此人類應該維持的健康平衡全面失控。
食品食材保健化與保健食品生活化是人類飲食健康尋求改善的一個思維下兩個面向。尊重自然生態、恢復自然飲食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企圖在「自然的環境」下促使食材能夠逐漸回復原本應該存在的營養成分;而為了補充食物因營養成分不足所導致不均衡狀態的保健食品,同樣被要求能夠擺脫藥劑的面貌而落實生活化成為一種期待。
保健食品一直以來都是直銷產業中的主流,但名為食品卻與一般食品界防甚深難以相容,如何讓是類產品能夠自然的融入生活,將會是一個新的食品文化發展趨勢,更是水波不興麻木頹喪的台灣直銷市場激情再現重見豐華的契機。許多老直銷人,尤其是自認為事業經營者的前輩們總是刻意的忽視消費會員的權益,他們不但很少用心於產品知識,大多數還堅持的拒絕基層消費會員也有獲得紅利或回饋的權利,或許,食品食材保健化與保健食品生活化的新思維可以為直銷世代帶來一些新的轉變。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提升競爭力,就從開放學習起步

打破凝固的印象 越南專題報導(三)

揭開五大銷售行業佣薪最高機密

數位直銷---e化從「電子郵件」開始

善用個人網路行銷術,業績節節攀升

大提案,教休閒不得閒!

寓教於樂,結合休閒渡假多功能組合!

變質直銷行為人要面對的法律責任

打破凝固的印象 越南專題報導 奠定越南攀越高峰的基石 越南的教

周冬心:用家的模式、付費制度 RUN 中心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