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時間運用術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20期
高效時間運用術
朗讀:
古羅馬帝國亞歷山大大帝戰功彪炳,史家譽為全鳥盛時期,在一次凱旋返回羅馬的途中,一名低階軍官滿臉愁苦的趨向亞歷山大說:「大帝啊!我自年輕就跟隨您出生入死的征戰,但是我到現在仍只是個低階的軍官。」恰巧這時有一隊載運糧草的騾子從旁經過,亞歷山大便指著其中一隻騾子說:「你看,這隻騾子也是跟著我出生入死無數回啊!」
這個故事讓我們對「時間」這項資源有個啟示:時間對萬物而言都是一樣平等,相同的一段時間,有策略,有方法的管理,會讓你成為大帝;反之,你可能只是個「時間投資」無法回收的平凡人,或者─只是隻騾子!
日本時間管理大師黑川康正,除了負責「黑川國際法律會計事務所」,每日處理事務所各項業務外,每個月還要四處演講,接受訪問,撰寫專欄,同時每年還要出書十冊以上。然而從這些忙碌的生活中,他依然安排出個人的娛樂時間,讀書、下棋;甚至一年內還能數次同家人至海外旅遊。「難道一天真的可以有四十八小時嗎?」,有人禁不住這樣懷疑的問,他笑笑的說,「沒有」。
一分鐘照亮一生
黑川康正的例子告訴我們,「時間」的運用,不是「量」的問題,而是「質」的問題。能夠將時間運用轉化為「投資報酬率」高的具體行為時,短短一分鐘的燃燒,便有可能照亮一生的溫暖。
從前述這兩個例子來探討,時間對個人一生的成敗應該具有攸關地位。然而,時間究竟是什麼?而在面對時間時,又該有什麼樣的態度?
第一,時間組成人生。人生之所以有意義,完全在於擁有時間。而時間的價值,則完全在於運用內容的充實度。惟有不斷地賦予具意義、有價值的事件時,時間才有存在的連續性,從而使得生命有價值。
第二,時間無法貯存,不會等待,它永遠是現在進行式。因此,時間在過去會是一桶灰燼,在未來只是一場夢,唯有在「現在」,時間才具有存在的意義。
第三,時間是一種沒有具體形象,無法抓到的「概念性資源」,它對所有人都一樣公平。每個人的壽命或許會有長短不同,但對於處在「生」與「死」之間的每個人而言,每一秒每一分都是相同的進行著。它的特性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而在於你用了多少。
時間管理三大要素
既然面對時間該有這樣的觀念及態度,那所謂的「時間管理」,其實就是如何將時間做分類及運用,以逐次完成個人的目標。依據這項定義,一套概略的時間管理策略,至少該包括下列三項做法:
一、決定時間運用的優先順序:時間管理既然是「質」的問題,且取決於如何運用,首要之務便是要決定時間運用的優先順序。而時間優先順序的排定,首先在於訂下目標。
目標從時序而言,有短期、中期、長期等不同目標。從「質」來說,有實質或非實質目標;而從人生範圍來說,又至少有身體、心靈、精神、社會、工作、財務等方面的目標。就時間管理長期面來說,應該每一種領域都需設定目標,然後依據個人價值觀去決定目標的先後重要性,再附上順序的時間運用。
不過在做法上卻可依據個人狀況,選擇某個領域,從短期目標做起。舉例來說,一位剛成為會員級的新鮮直銷商,便可以設定在一年後晉升一級的短期目標。而為了達成一年後的目標,他必須計算平均每個月達成多少的PV值。
為了每個月達成這樣的PV值,他就必須在零售開發(含產品熟悉、客戶尋找、拜訪、銷售技巧、成交手法等動作)及組織推薦(含人脈提親、利用,組織輔導,溝通技巧,激勵訓練等動作)上,做不同比重的時間運用,以便能在最有效率的時間內朝目標邁進,而不致浪費太多時間在對目標無助益的目標上。而對一個設定短期內成為最高階直銷商的人而言,其對於時間的運用,就或許是更著重在組織的培訓、拓展及激勵組織生產力提昇了。
二、計算時間的價值:時間就意義上而言,是無法估算價值的,但是為了使個人時間運用有個選擇的依據,我們卻可以計算出一個基本價值。其計算方式是以一年360個工作天為分母,再以預估年收入為分子,如此則可以計算出一個人一天的時間價值,再除以24小時則可以求得個人一小時的時間價值。
三、分析現有時間的運用:前二項做法提供了「選擇時間運用」的基礎,而分析現有時間的運用則提供了「診斷時間問題」的工具。其基本做法是製作一天24小時的表格,以每個小時為一單位,詳實記錄每個小時的利用狀況。類似的「時間分析表」將可協助你抓住那些不符你的時間優先順序、不夠時間價值的「時間小偷」,使你能有效的掌握時間。
時間管理是生涯規劃中,最重要的一項工具,而有了精準的時間管理,才可以讓你每天朝既定目標前進,更能樂在工作,樂在生活。不過在闡述這些觀念及做法後,「時間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有計劃、方向的踏出行動的第一步」,否則最後個人可能僅會是隻「背負時間包袱」的孫子!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