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學術

明哲保事事-直銷禁區,成員止步


分類 / 直銷學術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67期

    明哲保事事-直銷禁區,成員止步


朗讀:

《總論篇》


進出直銷叢林,小心誤觸法網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連地球轉動也有一定的軌道依循,這個世界存在著各種法則,只看你遵不遵守。然而,法則有明法也有暗規,恪遵明法的人不見得了解暗規,而暗規的力量有時甚至大於明法,不遵守的人也許不會受到法令的強制規範,卻得面對輿論的龐大壓力。

看不到的法律才傷人


同樣的情形也在職場上發生。老闆從來不會在員工會議上宣布:「今後公司男性員工不准追求女性員工,」但是,聰明人對這未見公佈的「法令」永遠心知肚明;老闆更不會在公告欄上明令:「今後公司員工彼此之間不得發生金錢往來關係」,但是,當你對同事「吸金」被發現時,主管會把你請進會議室促膝長談。

所以,辦公室求生守則中,絕對少不了這幾項「看不到的法律」,只要是都市叢林老鳥都曉得躲避吃獵人子彈的方法,也只有那些搞不清楚狀況的菜鳥,才會誤觸法網。
傳統企業裡的員工,若不幸中彈,被主管記上一筆,頂多請調他處或大不了回家吃自己;直銷事業可不能讓你這麼玩,影響所及是十人百人甚至千人的事,也是整體組織發展、興亡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不是「本人願負一切責任」可一言以蔽之,不但可能被下線夥伴群起圍攻,更有可能從此組織崩盤、名譽掃地。
事實上,這些非明文的規定並無關乎道德,但有尺度的限制;沒有對錯,端看個人能否處理得當。就拿「集資」來說,正當合理且合法的集資,某方面來說,讓組織夥伴有適當的理財計畫,確實有助組織正面發展;但是,只要有一顆老鼠屎存在,便會破壞了原有的正面和諧。於是,倒會、開芭樂票等情事澆熄了熱情,大夥視「會」如蛇蠍,碰不得也,而「會不會」這檔事,自然也就成為直銷禁忌了。
一般來說,因觸犯暗規而引發組織爭端的事雖然時有所聞,但公司方面多不會介入,也不會公開禁止,只會由各組織領導人各自規範,如642體系就公開禁止組織成員違反以下5大禁令:
1.凡有新的想法必和上線討論。
2.凡有未經確定的消息,或消極的想法,不可下傳或旁傳。
3.凡屬個人的問題不得困擾上下線。
4.金錢關係須清楚。
5.男女關係要正常。
除此之外,宗教、政治等話題也不宜在組織當中談論。
為什麼這些話題會成為禁忌呢?問題當然出在直銷組織與一般事業不同的特質上。直銷組織成也是人,敗也是人,只要有人氣,就可讓組織發光發熱;但也因為眾口爍金、人言可畏,謠言耳語也可使組織潰散。所以,直銷禁忌多不勝舉,絕大多數的問題都是出在人的身上。

金錢感情不能兒戲
感情間糾紛在直銷組織中是最八卦的話題,許多無心於直銷事業卻加入直銷組織的人,成天心裡想的、嘴裡談的都是這檔事,比如:那個誰誰誰和那個誰誰誰,前幾天私下相約咖啡廳。某組織中的上線和下線發生非正常的男女關係;某人和他太太已正式離異……等等。但是,有人說當然得先有人在「做」,空穴不來風的道理相信你我都了解。
不要談感情,也不要談論別人的感情,這似乎是直銷組織的金科玉律,只不過每天還是有不少人「身不由主」地墜入愛河,還是有人話匣子一開就是別人的緋聞八卦,彷彿禁令愈禁愈有趣。
金錢交往在直銷組織裡不但屢見不鮮更是難以避免。「開玩笑,上線賺那麼多,不向他借些錢周轉怎麼可以?」一位直銷商說。事實上,許多體系由於了解倒會的連鎖反應難以承受,於是嚴禁組織成員跟會,但是不跟會可以,當下線有貨款周轉問題時,卻難免需要用到上線的荷包,當然鈔票出去了還會回來的也不多見,弄到最後,明明是來直銷賺錢的卻搞得賠錢不說,還被下線套牢。
更難避免的是,和本體系或旁線夥伴合資開設訓練中心或成立公司行號時,常發生彼此理念不合而拆夥,或資金被股東抽回的事情,建議你,不管借貸金額多小都要立字據,合夥時更要立下合約書並到法院公證,才能在遇到問題時,讓法律保障好人。

政教信仰不能成話題
每逢選舉來臨,不知為何,工作環境中總是瀰漫著一股山雨欲來的凝重氣氛,彷若只要有人一開口提到政治,就會引發一場空前嘶殺,而組織和諧的氛圍就被鮮明的政治立場割碎了。所以,如果你有明顯的政治立場,或你本身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人物,要做直銷,就得先把「政治」兩字鎖在家裡,別帶出門,嘴癢得受不了,和好友私下聊聊也就罷了,可別認真地拿到直銷裡談。
宗教信仰也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巧的是,多數直銷人都有宗教信仰,從佛教、密宗、一貫道到基督教、天主教不一而足,宗教信仰確實讓直銷人更了解自己的身心靈及所從事的直銷事業,讓自己能從善念出發,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但是因宗教而產生的力量,有時會大到讓你無法想像,甚至產生極大的排他性,如果宗教介入直銷,影響所及,正面的是產生極大共鳴,整體組織朝和諧、團結的方向發展;然而,負面的影響則會讓信奉其他宗教的人,不敢輕易甚至不願加入你的組織。據說,一國際知名直銷公司德國分公司,就曾有因宗教理念不合,導致整體組織崩裂的慘事。
宗教信仰與政治信仰一樣,都會因強大的排斥性而使組織發展扭曲,如果你有心從事直銷事業,就應儘量讓自己變成「沒有顏色的人」,才能與更多的人相互融合。畢竟信仰在你的心中,而非別人的嘴裡,不是嗎?
當然,在組織裡宣揚不當直銷(如老鼠會)的概念,或一人擁有多家直銷權,也都是直銷組織發展的禁忌,足以把自己的組織及別人的組織搞得天翻地覆,屆時,不用自動消失,你會被千夫所指,人人擊鼓而攻之。
感情及金錢糾紛、政治與宗教話題,不當直銷和多直銷權干擾,光這幾個問題就足以讓一個穩健的組織垮散,在接下來的篇幅裡我們將針對這些禁忌話題,為各位深入各組織搜密,並進一步分析應對策略,讓有心於直銷事業的你,能夠趨吉避凶,遠離禁忌,與成功為伍。



《感情糾紛篇》


遠離桃花園,直銷情網怎麼解?


案例一:某公司情侶檔直銷商,男方因與女性下線過從甚密,造成女友醋海翻騰,協議分手。而女友之下線夥伴也因而決然離去,組織瀕臨破裂。

案例二:某公司已婚女性直銷商,因始終無法獲得先生支持從事直銷事業,再加上與男性上線朝夕相處、患難與共,形成無法割捨的革命情感。先生得知後,一狀告到公司,一段畸戀就此搬上檯面,引發組織中各種揣測與謠言。

直銷環境是戀情的溫床
感情,原來是件多麼美好的探求民隱,相愛的男女絕對想不到,也不願承認,當感情與工作相互牽扯時,會面臨如此無情的考驗。於是,衛道人士大聲疾呼:「讓感情遠離工作場所!」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賀爾蒙作祟,該發生的總是這麼發生了,又那裡會選擇適當的時間或地點呢?
完滿的戀情結局讓所有人欣羨,但這是就結果來看;如果戀情發生在工作場所,相信這個戀愛會很辛苦。想想,為避免落人口實,熱戀中的男女同事想在走廊上聊天都有困難;而一旦戀情曝光,主管約談不說,各種你想也想不到的謠言也紛紛出籠,弄得人不走也不行。
直銷戀情有過之而無不及。曾有一段轟動海內外直銷界的戀情,故事的發生沒有蓄意,故事的結果倒頗教人愁悵。
某直銷夫妻在海外經營直銷時,時日一久,女方與男性下線逐漸培養難以割捨的情感,於是,夫妻雙方協議離婚;但是故事尚未結束,新的鴛鴦配亦因不合而分手,留下三人各據一壘的殘局。由於三人均已登上公司最高聘,每年公司年會時,三位主角共同列席的尷尬局面,成為人人茶餘飯後的話題。
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有人的地方就擺脫不了情感的糾纏,直銷是一個「人」的事業,當然成為集情感糾紛之大全的地方,再加上直銷組織層次紛亂、龍蛇雜處,每個人進入直銷領域的出發點也不盡相同,來直銷裡尋覓夢中情人的單身王老五,不勝枚舉;希望事業、婚姻一舉兩得的人,也大有人在;管不住自己、不鬧緋聞無法證明自己存在的人,比比皆是;先天環境適合戀情發展,再加上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造成直銷戀情與畸戀不斷。

戀情發酵,曖昧處處
除了先天環境適合戀情生長之外,更有以下的原因,促進戀情發酵:
1.金絲雀不再歌唱:當婦女走出家庭、步入職場,甚至為數眾多的家庭主婦陸續加入直銷行列,原來陽性充斥的工作場所,就變得更為有趣了。於是,內線戀情、傳紙條、相約後花園等假公濟私的曖昧,更讓戀情的發展加速進行。
2.朝夕相處患難與共:有心於直銷事業的人會花許多時間在直銷工作上,而在與夥伴長時間相處的情形下,至少得不討厭對方才做得到,既然不討厭,時間久了也難保不愛上對方。再加上,直銷之路挫折處處,既為夥伴,自然患難相守、互為奧援,為彼此打氣,這種同舟共濟、經歷苦難而換來的共同成就,使得夥伴情感從濃實進展為密不可分的階段。
3.盲目崇拜:站在講台上的那位上線,意氣風發地揮灑著他對事業及人生的看法,他恢宏的氣度、專業的表現,攝住每一位女性下線的心……。許多莫名其妙的直銷畸戀都是出自於這種「隨便冥想」,盲目地、虛榮地崇拜起組織中的傳奇人物,而將單純的欣賞與愛劃等等號。講台上的上線或講師,若個人操守道德有問題,或表現出一副人盡可妻(夫)的模樣,不騙你,黃××事件很快就換你上檔。
4.搞不清楚目的:若問加入直銷的最初動機為何?恐怕許多直銷戀情當事人都會低下頭來。加入直銷當然是為了做直銷,否則何苦來哉?但為什麼走到後來卻走岔了路呢?原因出在搞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只憑直覺做事而非依計劃行事、用理智思考於是為情所苦,兩袖清風。

別讓桃色染紅了你
也許你身邊充滿了這類桃色事件,但他們的面貌可不止一種:
1.夫妻檔情侶檔鬧分家:當兩者意見不俗而要拆夥時,整體組織運作將受影響,分線之說於是爆發,當然,公司方面亦會人性化處理,如將兩者照片分開拍攝,儘量讓兩人王不見王……等等,但傷害畢竟已然形成。
2.曠男怨女思春期:單身男女在直銷組織中比比皆是,蝶戀花、花戀蝶情事本來無可厚非,若能共結連理也是美事一樁;但整天眉目傳情、小鹿亂撞,自己受得了,別人可不見得;又如果兩人鬧情緒甚至走向分離,一人鎮日以淚洗面、一人借酒澆愁,直銷事業還是靠邊站吧!
3.不倫情事:公司行政人員與直銷商徹夜不歸、已婚直銷商與上(下)線產生曖昧、講師與學員牽扯不清……,這些不倫事件,你一定聽多了。若在以前的傳統企業中,結局多半是女主角被迫離職,男人則沒事或最多下放、調職;現在可不同了,開除、挨告的都有可能是男人。
當然,還有一種是被誤會、被謠傳、被戴綠帽子的桃色糾紛,但這也有可能會引起同樣的組織瓦解效應,不可不慎。
怎麼挽救?如何解決直銷戀情?如新公司鑽石級直銷主任吳佳展認為,這種連對方父母都得兩手一攤的事情,上線又能怎麼辦?「完全得看當事人要不要解決,上線的功用在此並無發揮的餘地。」但不同體系對這棘手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雙鶴公司鑽石級直銷商李寬榮、楊雅芳夫婦則認為,關心是其體系最大的特色,所以,當事件發生時,從引導發展到圓滿結局,上線一定一路陪伴。
不論上線介不介入,當事人面對感情事件可以做的是:1.坦然面對;2.儘快解決;3.將事件結果與下線交代;4.被切斷的「感情線」,交由他人(最好為同性夥伴)輔導。否則連兒女私情這等小事都理不出頭緒,還談什麼事業成功呢?
桃色事件發生時,雖有可能影響組織發展,但吳佳展認為,真正有心直銷事業的人,並不會受到別人的影響,會受到影響的多為原本就想放棄的人;蓮龍公司總經理蔡宏明也表示,直銷囿於其神秘性,本就易於為人揣測,從事直銷的夥伴更應將直銷事業單純化,「要了解,因為有共同的目標及事業,大家才會相處在一起,其價值在我,而非在其他附加價值上,為什麼要做直銷?自己應該要弄清楚。」
當然,多帶另一半出來給夥伴認識、避免與異性上(下)線單獨相處、避免直接輔導異性下線,或是每天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不斷宣揚自己不婚觀念、或把婚姻幸福掛在嘴邊,也會讓「有企圖」的異性遠離,減少危機的發生。只是,你覺得有可能嗎?



《金錢糾葛篇》


避免內部金錢風暴,荷包禁止交流


案例一:曾有直銷商因為在組織裡起互助會,最後會首倒了,從此避不見面,受害者不僅在金錢方面有所掛失,心情更遭受重挫,最後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所幸參加該互助會的直銷夥伴不多,因而未對線發展造成太大影響。

案例二:情同手足的多位組織夥伴金錢往來頻繁,不僅起了個互助會,還一同參與土地投資,最後,因其中一人周轉不易,導致其他人皆受牽連,失敗者飽受責備,被牽連者中有人憤而退出直銷組織、有人因而舉債度日,手足感情從此破裂。

金錢是感情的最大雙手
誠然「朋友有通財之義」、「錢財乃身外之物」,但在直銷組織發展的五大禁忌中,卻發現「組織成員不得有金錢往來行為」的禁令條列於上,原因無他,只因金錢是最容易引發爭執、破壞情感的萬惡淵藪。
三多美黃金經理何佐軍表示,直銷是個靠人際關係形成網路的組織架構,若因金錢問題造成糾葛,錢丟了不打緊,造成成員間互有心結,那問題可大了。

錢來形象去
由於直銷講求「創造財富」、「倍增收入」,若上線一面鼓吹此類訴求時,卻向下線借貸,下線難免會懷疑,難道倍增收入的直銷魅力全是一派胡言?而一旦產生懷疑,下線對上線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持保留的態度,上線的形象受損,往後拓展市場將有困難不說,就連組織的領導統御,也難使上力。
而若下線向上線借錢,雖不至於影響形象,但也有弊端存在。一般情形,負債者遇上債權人時,必有矮了一截、說話不敢大聲的不對等感覺,感覺不對,情感如何凝聚?而若債權人是自己的上線,何佐軍認為,當直銷商在會場與人談銷售、講事業,眉飛色舞之際,遇見上線翩翩到來,只怕氣勢會當場削弱了一大半,甚或有些下線會產生受制於上線的束縛感、覺得拳腳施展不開。
借貸關係之外,互助會是台灣民間相當盛行的一種集資活動,也是直銷組織中常見的金錢往來行為。幾個人湊在一起,每個月定期碰一次面,除了可以讓需要錢的人先湊合著用外,會員每月一次的定期聚會,也具有增加接觸機會的「功效」。雖然起會有這兩點好處,但是聖佳郁金鑽級直銷商李春蓮一點也不贊成組織夥伴之間有這樣的往來關係。
李春蓮認為,互助會形成的基本根基為信任與安全,若在組織中起會,可能產生公平性的問題,「你在招募互助會會員時,邀A入會卻不邀B,他會不會感到不愉快?若有個令人感覺不甚安全穩定的下線要求加入時,你要不要讓他參加?招員時被嚴詞拒絕,當事人如何自處?心情會不會受到影響?」基於這種種問題可能會影響心情,甚至使組織情感分崩離析,所以李春蓮遇見下線們難組織中尋覓互助會的「會腳」時,總會加以制止。
此外,三多美黃金經理陳玉燕也表示,若互助會的成員是在加入直銷前便熟稔的朋友,體系領導人比較沒有立場制止,但若招募的對象全是組織裡的夥伴,那可就不太好了,除了感情因素外,由於直銷商的流動率大、關係瞬息萬變,一旦「直銷夥伴」的關係結束,問題也隨之而來,「而且凝聚感情的方法很多,不一定得牽扯到金錢。」

組訓中心亦為金錢糾葛引爆點
直銷商加入直銷事業無非是為了賺錢,當有其他的賺錢機會時,有的人便「好康道相報」,於是幾個夥伴湊了一些錢,一同做個快樂的投資人,但結局又是如何呢?
李春蓮認為,賺了錢,大家的感情自然是百尺竿頭,但是那有穩賺不賠的投資?一旦賠了錢,抱怨就會接踵而至,而何時該把投資的生意放掉,也可能各有意見,共識無法達成,爭吵也就不可避免了。
除了一般投資外,組織成員們集資成立教育訓練中心,也歸類為投資的一種,既是投資,金錢往來可能引發的問題也在檯回下蠢蠢欲動。
直銷世紀雜誌社社務顧問林榮茂指出,共同籌設教育訓練中心時,有幾個問題點需要格外注意。
1.定位問題:所謂定位問題,林榮茂表示,組訓中心的設立是以培育更多直銷商為主要目的,在收支平衡的原則下,是教育訓練、輔導、跟進的單位,而非以營利為目的。因此,所有參與投資的夥伴都應有這層共識,不可陷入營利的迷思中,處處與夥伴斤斤計較,辜負了共同創設教育訓練中心的美意。
2.財務會計應明白清晰:每一筆進出帳都應該交代清楚,每個月也應該詳列明細報表以供大家查閱,若帳務的收入支出總是模糊帶過,只怕會影響彼此間的信任與共識,造成誤會。
提及組織間的金錢往來行為,相信大多數直銷領袖的回應都是「能免則免」、「最好不要」,因為金錢往來可能引發的問題防不勝防,令人頭痛難解。
但是,當組織當月整體業績只差千元之譜便可達成目標,當下線身邊就因為缺這麼一小筆錢而無法進貨、前來向你「吸金」時,這筆錢(貨),借是不借?
金錢往來,其實純屬個人行為,雖是直銷發展的禁忌,但卻不是可以完全規避的。當面對下線前來借貸的天人交戰時,直銷商不方以「利人利己」為考量原則,若支出這筆帳款能幫助人,並使自己從中受惠(或是金錢的回饋,或是精神的饗宴),那麼,Just do it!



《政治&宗教篇》


誠信擺中間,政治、宗教放兩邊!


熟悉台灣的人都知道,在這塊彈丸之地,政治無所不在。政治不僅在議場、也在市場、工廠、職場、甚至小學的運動場。每逢選季,分屬不同政治立場的群體、個人,便隨著投票日的逼近而動作頻頻;部分企業亦紛紛在此刻表態,披掛起不同顏色的旗幟,一時間藍旗、綠旗、黃旗滿天飛舞、相互爭輝。

政治在直銷業內消音


傳統企業裡政治立場鮮明的例子數見不鮮,就算沒有大張旗鼓、大肆宣揚,從企業文化、精神理念甚至員工制服顏色、公司logo也可略窺一二。

台灣人做什麼事都要來點「政治味」,但在直銷產業卻不講這一套,原因無他,直銷談的是人的行銷,組織團結和諧最重要,口舌之爭、吹噓、毀謗、比較都是顛覆團隊的毒素。而熱衷政治者,當彼此立場對立時,話不投機半句多,場面失控更是常有的事,因此在組織運作上,忌談政治話題。
蓮龍公司總經理蔡宏明表示,直銷公司在經營管理及組織運作上最好都遠離政治,即便是公司開幕酒會或激勵大會所邀約的貴賓也要多做考量,儘量不要邀請政治人物,以免直銷商引發不必要的聯想。而對於私下聚會喜談論「政治理念」的夥伴,因應之道就是不回應,不要讓他有講下去的興致與機會。
衝突性強的政治話題不談,屬於軟性訴求的宗教信仰在在「禁聲」之列。談起宗教,曾經轟動社會的宋大力案及妙天禪師案,想必大家都還記憶猶新。這兩件案子因傳有直銷商出錢供養及以直銷方式賣蓮座,而成為直銷產業的年度焦點新聞。迷信與歛財使直銷業遭到池魚之殃,也擴大了宗教與直銷間的「敏感地帶」。

宗教使人性心靈有依歸
宋七力、妙天事件雖屬「錯誤示範」,但背後也反映出某些現象:即人們對心靈追求及對自我實
踐的渴望。兩者能在短時間迅速擴張組織、販售產品牟利,在於深切掌握了人性心理並深諳「心靈管理」之道,而這也正是多數傳統企業在經營管理上尚缺乏的要領。
事實上,宗教企業化在目前社會上已比比皆是,宗教團體以心靈管理、愛為出發點,興學、設醫院、經營傳播媒體,不論前款、動員,都受到大眾的熱烈迴響,對社會也具一定的教化意義。而傳統行業裡,也屢見因經營者的宗教信仰,公司上下多數成了教友,或公司的例行活動中,安排了宗教靈修的課程。
以宗教為團隊凝聚主力的現象在直銷產業並不多見。基本上,各直銷公司雖未明令規定旗下直銷商不得以宗教力量經營組織,但幾乎所有的體系領導人都和公司有這樣的默契;為求組織正常發展運作、不突顯個人崇拜,通常都將宗教信仰設定為個人行為,不和組織操作混為一談。
就以宗教色彩較濃厚的雙鶴公司為例,也是把握同樣原則。該公司鑽石級直銷商李寬榮表示,雖然公司處處可見經營者個人的宗教信仰特色,但並不影響直銷商原先的信仰及組織運作,這也是公司行政與行銷空間區隔規劃的用意所在。「公司只強調宗教信仰的重要,至於信什麼,就完全尊重個人的選擇。」
本身篤信一貫道的仙妮蕾德執行經理商吳招妹則認為,宗教信仰帶給她的助益是在人生處事之觀念與態度上。20幾年的信仰歷程讓她凡事坦誠面對,不以私利為出發點。「在宗教聚會不談生意,在組織活動裡不談信仰,是我非常堅持的原則,而我也一直協調得很好,完全未造成困擾。」
吳招妹表示,事實上她的組織成員中只有約十分之一的人和她有同樣的宗教信仰。這些夥伴多數是她的道友,因相同信仰而熟識,進而對她從事的行業有興趣,接著試用產品,然後才踏入直銷事業。完全是一種緣份的結合,沒有半點勉強與鼓動。
「當然也有的是組織夥伴,餘暇時偶而談到宗教信仰,多數人是不排斥但沒有時間投入(認為做生意較重要),所以一切都看個人選擇,就是『隨緣』兩個字罷了!」

關懷與愛有助組織發展
無可諱言,宗教正向、以愛為基石宣傳教義的方式與直銷運作的部分精神相契合,多數直銷人在經營事業、帶領組織時亦懂得將自己信仰的精神與體系文化結合,創造出雙贏的局面。
像泰瑞公司執行董事蕭淑珠就認為,以愛為出發點則一切困難迎刃而解。本身是虔誠的基督徒又曾任教職,蕭淑珠在進入直銷領域後,就充分發揮過去「傳遞教化」的特質,以寬容、奉獻的心情來激勵、讚美組織成員,並進而激發他們的潛能。觀察入微加上小題大作,下線在這種「無微不至」的鼓勵下,者能有優於往常的精彩表現。
特百惠巨星隊督導陳盈方則是以閱讀宗教書籍做為提升自我的管道之一,她認為,在潛移默化中,讓自己的心胸更寬、眼界更廣,能包容形形色色、不同資質的夥伴,並待他們如自己的親人般。必麗康皇鑽級直銷商劉煥祥則特別推薦佛學,他表示,佛學是生活哲學精華,拿來做為入世的生活準則,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當一對一行銷觀念興起,人性化管理、心靈改革已成為新主張,尤其是以人為發展主軸的直銷產業,更是不能忽略此一趨勢。
1993年8月,全球數十種不同宗教組織之6000位代表曾聚集美國芝加哥,共同簽署一份「世界倫理宣言」,其中提及承諾四大基本原則:1.承諾非暴力的文化與尊敬每個人的生命;2.承諾團結的文化與公平競爭的經濟秩序;3.承諾寬恕的文化與忠於真實的生活;4.承諾平權文化與男女平等的夥伴關係。固然宗教信仰若處理不當,會造成偶像崇拜、神化的負面影響,但如取其良善面,形成自律自組的文化倫理,亦不失為一股直銷商可資應用的凝聚動力,值得深思慎行。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直銷產業客戶關係管理之研究

醫藥分業將引發的另一場挑戰

直銷與老鼠會

直銷產業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

強化服務-「消費者滿意」的保證

直銷商捲入對滿意度與忠誠度的影響

意見領袖影響力--以直銷業為例(上)

參加人解除或終止契約後,直銷事業可否主張「運費」的扣除?

公平會啟動說明會列車

直銷事業籌組商業同業公會所面臨問題之探討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