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淑華:化劣勢為優勢的年輕新貴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期數 / 第93期
洪淑華:化劣勢為優勢的年輕新貴
朗讀:
顯然,洪淑華在接觸直銷之前,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社會經驗。經營進口內衣將近10年,年紀輕輕即做起老闆,這樣傲人的成績,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已經相當了得,「傳統事業表面上看起來賺錢,但實際上卻是不斷將錢再投入本業、或面臨轉型的過程,再加上進貨、庫存等耗資,真正的收入實在不多。」於是,當洪淑華接觸到不用任何成本的直銷事業,幾乎不用與傳統事業比較,即可知道差別多大,進而決心全力以赴。
考慮了2年才專職
但是,可別以為年紀尚輕的洪淑華加入直銷的過程只是一時衝動,加入的第一個月,洪淑華就以兼職身份,創下單月15萬的佳績,但是她還是維持兼職了2年半,「做直銷,我的心態是很理性的,一定要認定直銷事業為唯一的選擇之後,才投入。」她表示,一般來說,100個接受直銷事業的人之中,只有10~15人留下,但是,別為那些離去的人難過,而應為留下的人感到驕傲,因為這些人才是清楚自己要什麼、目標在哪裡的人。
收起經營多年的店面,面對的是保養品等一竅不通的產品,洪淑華開始悶著頭學習專業知識,她認為,年輕人缺的是經驗,但有的是學習的熱忱,而也唯有經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更相信、瞭解、喜愛直銷事業,相信了,就會在無形中產生一股氣勢,這股氣勢,就是促使銷售、推薦不斷成功的法門。
過程中有沒有痛苦呢?「有啊,但是忘記了。」是她一貫的回答,因為只要「定位」清楚、目標明確,又何必在乎過程的辛苦呢?許多年輕夥伴在經營直銷事業時,遇到挫折即宣告陣亡,洪淑華或她的年輕下線,也都曾有過放棄的念頭,但這個時候,洪淑華會以「找回初衷」鼓勵別人和自己,「想想,當初為什麼來做?是希望獲得什麼?已經得到了嗎?還是已經忘記了呢?只要給自己靜下心來審視來時路的機會,就會發現放棄實在不值得。」
學會觀察、篩選強者
多數人認為,「誰都能從事」是直銷事業的最大特徵;但是洪淑華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她認為,許多年輕夥伴因為不懂判斷,錯將絕大多數的心力花在末端消費者的身上,用錯力氣,挫折當然也跟著而來,「推薦時尤其要經過選才」,她指出,怎麼選呢,「企圖心旺不旺盛?是不是做事業的人才?肯學習嗎?對新的資訊會不會排斥?有轉業的需求嗎?親和力強不強?」這些都是觀察要點。
由於組織成員多為20~30歲的年輕夥伴,所以在與年輕人溝通方面,顯得最為重要。洪淑華認為,溝通時同理心相當重要,溝通的過程以「讓年輕夥伴認同你和他是同輩」為主,但結果上卻應以「讓對方充分瞭解自己不足」為主。對年屆35歲的洪淑華來說,由於年齡介於30和40歲之間,所以可以在兩個年齡層間,做很好的互補與溝通,「30歲以下年輕人沒有的人生經驗我有,40歲以上中年人缺少的活力和衝勁我也有」,所以洪淑華的組織在她的充分溝通下,呈現相當平衡的效果。
因年齡層不同,溝通時的方式也不一樣,洪淑華認為,對於年輕人來說,上線應在給予正確的觀念後,訓練上台以激發其榮譽感,讓他瞭解,要在台上做他所做的,在台下說他所說的,通常經過訓練上台的年輕下線,要陣亡的機會也相對減小。
另外,年輕朋友最喜歡交朋友,建議你也別忘了投其所好,必須和年輕下線交心,做個無話不談的朋友;在瞭解了下線的需求、背景狀況、情緒之後,若年輕下線出現情緒上的挫折,做上線的你才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讓對方回復情緒,「如果你不曾展現和他作朋友的誠意,他的情緒和挫折感不會快速回復,如此一來,傷害就比較容易累積。」洪淑華的經驗顯然為她在這個組織裡交了不少的朋友。
洪淑華認為自己雖然年輕,但因為已經有了社會歷練,所以做起直銷並不會有太大衝擊,年輕人的一些弊病,早已經在做老闆的那幾年磨光了,因此才能將直銷事業經營得如此精彩。
直銷對許多人來說,也許是成功的入門階;但在獲得成功之前,年輕人如果不能脫層皮,所得到的成功又有什麼意義?對於一位敢於接受挑戰的人來說,直銷提供的不但是成功的快速捷徑,而且更是成為敢於接受成功挑戰的舞台。洪淑華的經驗,正說明了這一切。
洪淑華小檔案:
年齡:35歲
教育程度:高職
所屬公司:伯慶公司
加入時間:'97年4月
職階:澄階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