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危橋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沈世玲
期數 / 第96期
搶救危橋
朗讀:
今年,活動確定要如期舉辦,只是這一年,山區的氣候極不穩定;夏天陣日陰雨、該冷的天氣卻豔陽高照,像這陣子,原本應是乾冷的季節,反常地連續來了兩個颱風,大風大雨侵襲下,城裏到處滿目瘡痍、亟待整頓。
「只剩5天時間了,活動廣場及進城的主要幹道務必要清理、整修完成。」活動總幹事忙著交辦相關準備事宜,歡喜城左右環山,前後大川流過,出入都要靠橋樑,因此在極短的時間內,工作人員必須把遭風雨破壞的大橋修繕完成。
「動作快些,我們必須早點進城到廣場上佔個好位子,生意才會好做。」賣餡餅的老張挑著擔子,邊走邊碎碎唸,瘦小的兒子推著車,跟在後頭不發一語。緊接著是3個雜技藝人,3人穿著色彩鮮豔的服裝,腰間繫了鈴鐺,走起路來叮叮作響,煞是好聽。然後,是賣糖葫蘆的小販,然後,1個孔武有力的彪形大漢……。
這一群人浩浩蕩蕩趕著路,準備從北方的橋進城,只是當他們抵達橋頭卻發現橋面龜裂,可能無法承受人車過橋的重量了。
「怎麼回事?橋壞了完全沒人知道嗎?這下該怎麼辦?」老張氣的跳腳,他心裏掛念的是,嘉年華會這個大好的生意機會不能丟啊!「哎呀,如果誤了表演時間,我們可就沒錢賺了。」雜技藝人中的老大也急了。一夥人吱吱喳喳、各自抱怨,卻沒有產生任何交集。
「各位可否安靜一下!」原本佇立一旁默默無語的彪形大漢突然發聲:「不管什麼原因,橋壞了是不爭的事實,大家該做的是設法過橋,而不是在這裏抱怨、浪費時間。」他說的一點也沒錯,問題是怎麼做?
這一群來自不同地方、目標互異的人,現在有了共同的「方向」--過橋,唯有過橋進城,才能繼續各自未完成的計畫。於是,在大漢的統籌下,大家開始展開行動。
老張的兒子個頭瘦小、體重輕,先在他腰間綁上繩子,讓他慢慢沿著旁邊橋面未龜裂處走過去,然後將腰上的繩索繫在對面的大樹上,在橋上拉起兩條平行的繩索。另一方面,其他人到附近撿拾堅硬的樹幹與石塊,由力氣大的大漢及身手敏捷的雜技藝人,以繩索將這些材料固定在橋下支柱與橋面裂縫處。所有的人卸下身上重物,手扶橋面上繩索,慢慢移步過橋,接著,隨身物件以繩索拖拉過橋,最後,是老張的餡餅攤子。
雖然花了比平常多很多的力氣,但重要的是,所有的人、車都平安通過,趕在天黑前進了城,沒有耽誤到活動時間。
啟示:團隊成員合作的能力與意願,是組織茁壯或凋萎的關鍵所在。如何凝聚共識、建立共同目標,進而發展出強大的戰鬥力,是每個組織領導人該思考的重要課題。而身為團隊中的一份子,更該拋棄成見,放下身段、徹底歸零,跟著組織的目標與步伐邁進,以團隊力量為後盾,將比單打獨鬥更有效率。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