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領導力

斗米養恩 擔米養仇


分類 / 領導力
作者 / 劉樹崇
期數 / 第384期

    斗米養恩 擔米養仇


朗讀:

誰都想過好生活,然而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送人魚,不如給他釣竿。有智慧的經營者,應該懂得如何訂定讓直銷商首先做得到的一斗米,產生信心後,再逐步往前邁進。

 

在11月初全世界都關注美國的總統大選,經過激烈的競爭,最後由共和黨的川普勝選,贏得美國第47任總統大位,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二位當選不連續兩屆任期的總統。

 

許多評論家表達了各種川普為何勝選的理由,也評論賀錦麗失敗的原因,但若仔細觀察川普在關鍵的七大搖擺州都拿下不少選舉人票,尤其在賓州的19張,這個功勞來自川普競選總幹事蘇西威爾許(Susie Wiles)的傑出策略,極力安排川普到各搖擺州的工會拉票,因為這些搖擺州藍領工人居多。

 

人民最在意的永遠是溫飽

 

美國現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由於川普主張製造業回歸美國,驅逐非法移民,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同時提高關稅,保護本土產品,增加稅收,改善財政困難,這些都打動了底層百姓的心,把票投給川普。

 

美國勞工的心態是,把就業及經濟問題怪罪於外國人搶了他們的工作,而川普正好抓住了這個心理,獲得認同、贏得選票。一位競選團隊的卓越總幹事,由於她的卓越洞察力,影響到總統大選,幫川普贏得勝利。

 

所以,從民生的角度看,人民百姓感受到肚子飽不飽,才是選民最關心的事。通貨膨脹,經濟不振,也造成了美國中產階級減少,從30年前有6成到現在只剩4成,本來中產階級一直是穩定社會的關鍵群族,也是民主黨的大多數支持者,如今每況愈下,經濟衰退造成中產收入減少,自然惡性循環。

 

縱使美國社會福利尚可救濟溫飽,然而許多人無法擁有住房,只得流浪街頭,在舊金山這個大城,遊民人數高達上萬人,露宿街頭或地下道,影響社會觀瞻及安全,尤其加州允許偷竊小於950美金者免罰,這種零元購實在令人不解,也造成社會安全動盪及阻止商業的發展。

 

白吃的午餐還怪菜色不好

 

說到如何振興經濟,讓貨出得去、錢進得來,長期以來都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問題是方向要著重在科技業還是中小企業?同時在社會福利方面,如何有效幫助弱勢族群?是物質補助,還是輔導回歸社會?

 

有一個現象值得深思,美國的福利補貼,不足以滿足各大城市數萬名被救濟者的生活實際要求,許多街友拿去買毒造成藥物濫用,死亡率不斷上升;我個人也曾參加某個義工團體,每個星期都會去基隆華山安心站發放便當,大多數街友都心懷感恩,接受我們義工媽媽做的愛心便當。

 

但有一次聽到某位街友抱怨便當菜色不好,令我們相當驚訝。我們的愛心便當內容豐盛,有魚有肉有菜,比我在外面買的池上便當還要豐盛,免費便當居然還有人抱怨,這個反應讓我相當難過,也讓我想起老祖宗留下的俚語——「斗米養恩,擔米養仇」。

 

助人也是一門學問

 

這個俚語的由來,是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家比較富裕。有一年,天災導致田中顆粒無收,窮的一家收成不好、面臨斷炊之危;富的一家,因存有很多糧食,知道鄰居的困境,一生善心,就給窮人家救急送去了一斗米,讓窮的一家熬過危機,窮人感恩之餘,前去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又慷慨地再送窮人家一擔米,窮人千恩萬謝地拿著一擔米回家。

 

回家後,家裡人說,這擔米能做什麼?根本就不夠明年糧食及地裡的種子,他們太過分了,既然這麼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及種子;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裡,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壞人一樣記恨,於是,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從此形同陌路。

 

這個故事呈現出人性的貪婪,當人遇到飢渴逼迫時候,我們適時給予一塊麵包,伸出援手,他會把我們當作恩人,然而一般人的心態,一定是能夠獲得免費的東西愈多愈好,但是免費的東西也不可能永遠無止境地供應,就像上面故事所講,窮人鄰居在獲得富人一斗米的幫助時,仍然無法知足及感恩,索取無窮,在自食後果後,沒人會再幫助他。

 

話說回來,富人也不應該那麼大方再給他一擔米,造成窮人感覺得來那麼容易,造成胃口大增,為何不再給我二擔米?由此可見,人心不古,如果給人過多幫助,他可能會認為我們還可以給得更多,結果到頭來,我們反而成了對方口中的壞人。如何適時適地適量地幫助別人,真是一門大學問。

 

沒有產值,哪有收入

 

我們在直銷設定的獎金內容有許多名目,傳統獎金設計,涵蓋了進人(推薦)獎金、輔導(留人)獎金及分紅(高層忠誠)獎金,然而運作一段時間後,直銷商不滿足傳統的這三大獎金,因此,增加了層碰、互助、級差及快速晉階等等獎金,琳瑯滿目,雖然獎金項目增加,但仍有許多傳銷商抱怨收入不好。

 

這種現象就好像拿到了一斗米,仍然不知足,期待公司再給一擔米,但不要忘了,就算把領獎金的門檻降低,這樣的獎金也是發放給能夠達成條件者,若沒有產值,哪有收入?就像政府已提高法定最低工資,不見得就能帶動整體勞工的收入增加,事實上,在受雇的職場上,仍需靠資方認同你的價值,薪資才會自然提升。

 

誰都想過好生活,然而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送人魚,不如給他釣竿。有智慧的經營者,應該懂得如何訂定讓直銷商首先做得到(Doable)的一斗米,產生信心後,往前也可以達到(Achievable)期望中目標的一擔米,如此一來,向心力倍增,更能邁向(Accomplishment)上層樓的十擔米,這種人性化的獎勵方案,不正是帶動社會富足、擺脫貧窮、改善民生經濟的最佳良方嗎?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瀏覽次數: 770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當有特殊待遇要求,給還是不給?

陪壯世代吃苦 跟撞世代瘋狂 全美世界 蔡佩芯 改變自己

斗米養恩 擔米養仇

重新培育新紀元領袖的時刻到了

掌握適應型領導5元素,搶著學超前部署

有內耗衝突,還需要敵人嗎?

直銷商的產品培訓不能吃大鍋飯

老智慧 新啟發 環境險惡,人心難測,古人會怎麼做?

團隊領導人常犯的4大錯誤

慧眼識英雄 識的是什麼? 掌握開發領袖潛能的要門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