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反過來做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馬文彬
期數 / 第211期
試著反過來做
朗讀:
許多直銷伙伴可能都已經看過哈福‧艾克寫的《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並建立了正向的思維模式,而逐步邁向成功,但是在組織運作時,我們除了需要正面的思維模式之外,良好的工作習慣其實也是同等重要;在直銷業這麼久的時間以來,伙伴們一定也發現有錢人除了「想」的跟你不一樣之外,有錢人「做」的跟你更不一樣;而到底是哪些關鍵的作法成就了這些領導人享受到「有錢又有閒的生活」呢?這期的專欄我就用接下來的幾則笑話與伙伴們分享。
當我也不懂的時候……
某知名生物學教授和她的助教正聊著天。
突然,助教問教授:「教授,如果您在野外上實習課遇到連自己也不認識的植物時,通常會怎麼做?」
教授回答:「為了避免同學們發問,我總是走在最前面,一旦發現自己不認識的植物,就先用開山刀把它砍得稀巴爛。」
大家在面對新伙伴時,難免都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或答不出來的提問,當這種尷尬的情形發生時,大多數人不是急著解釋,就是立刻花時間去找答案,而一時情急之下,很可能原本該簽下來的case就沒簽成,就算事後真的找到正確的解答,當下成交締結的氣氛也早就過去了。
因此,當下次再有這種情況發生時,不妨試著反過來做,直接跳過這些問題,告訴新朋友「我們是來做這個事業、用這個產品,又不是來當科學家的;況且公司這麼多年來累積了這麼好的口碑,我們今天就暫時不要顧慮這類的問題。」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輕輕鬆鬆地把新朋友的焦點再拉回當下的興奮感與認同感。
我這裡聽得到……
在訓練室,麥克風忽然失靈,講師只好開口大叫:「最後一排的伙伴聽得到嗎?」
「聽不到啊!」後排有人大聲喊道。
此時第一排的一位先生忽然站了起來,轉過身對著剛才大叫的那個人,大聲的說道:「我這裡聽得到.......我過來跟你換座位!」
演說者:「$#@%........」
這當然只是一個笑話,不過主要想表達的觀念是:有許多上線在說明會的時候都是不斷地把伙伴趕進場,而自己總是留在會場外,以「等伙伴」為理由不想進場,下次請你試著反過來做,開場前十分鐘就在第一排坐好,左右二邊分別帶好一位伙伴,一直到散場結束前,後頭不管發生多大的事情,你們三個都認真專心的聽課,如此複製下去,相信不出幾個月,會場前三~五排都會是你的伙伴,而在場外苦唱「等無人」的絕對不會是你體系的人,屆時組織的成績絕對會讓你體驗到「有錢又有閒」是什麼樣的感覺。
懷念的味增湯
阿公是個很難伺候的老人,樣樣挑剔不說,動不動就發脾氣,除了跟阿公一起受過日本教育的阿媽可以逆來順受之外,沒人想跟他共處一室。可惜阿媽年老多病,突然撒手人寰。
他們的獨生子只好把阿公接來同住,這可苦了媳婦,天天被罵;尤其阿公每天早上一定要先讓人把房裡的夜壺拿去倒掉,再喝一碗味增湯,現在小媳婦再怎麼煮也煮不出公公要的味道,每一天的早晨通常是阿公的摔碗聲開頭、小媳婦的啜泣聲結尾。一天小媳婦受不了了,她把阿公夜壺裡拉的屎尿放到煮著味增湯的鍋子裡,一邊攪動著一邊說:「怪老頭,老不死,討厭你@#$%^*...」
阿公一起床,大聲喝斥著叫媳婦端湯上桌,小媳婦抱著必死的決心把湯端給阿公。小媳婦手心冒汗,拿眼角餘光偷看阿公的反應,等著阿公的一陣痛罵...
「ㄟ?沒反應?」小媳婦發現阿公淚水在眼眶打轉,含笑對她說:「就是這個味道,跟你阿媽煮的味增湯一模一樣,我好懷念啊...」
許多伙伴總是對上線諸多要求、頤指氣使,動不動就怪這個怪那個,反而是對下線百依百順、好聲好氣,深怕他們不願意做了;其實在組織裡所有的情緒反應到頭來都會回到自己身上,只是時間的長短而已,就像上一則笑話的阿公一樣。
因為上線對於你的大呼小叫,也許一時忍氣吞聲,但遲早會漸行漸遠,不再願意陪同你運作;而下線對你的百般呵護,也許真的組織一時能夠快速成長,但也終究只是溫室中的花朵,成不了大器。因此,請大家未來試著反過來做,對上線多一點和顏悅色,也對下線多一點嚴格要求,匡正組織的文化,相信下一個「有錢又有閒」的人就是你。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瀏覽次數: 1214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