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抗老市場趨勢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71期
日本抗老市場趨勢
朗讀:
預防醫學就是充分發揮人體本身自然免疫力,預防病變的醫學。也就是利用充分供應體內細胞所需的營養和氧氣,並增進正常新陳代謝作用,使生理機能發揮到極致。當身心達到平衡狀態,自然擁有自癒力及免疫力。
日本的經濟產業省為迎接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開始正視預防醫學的重要性,其具體行動之一,為公開招募「健康服務產業創立支援事業」的各種議題或提案,並編列預算,補助實施議題所需的費用,而所選擇的各項議題鎖定預防醫學相關之開發與研究,亦即間接承認,高齡化社會對經濟面產生的衝擊,使有單位必須重視預防醫學的發展。
上述項目補助的主要目的是以創立新型健康服務產業為目的,在先進的服務產業議題中,政府補助有關事業的發展、體制的建立、人才培育、情報分析研發等費用,期望成為全國普及的範例。
公佈之後,提出申請的補助事業共計十二件,而實施基本調查的案例則有十六件。例如長野縣松本市的三洋電機公司與信州大學共同提出運動指導的企劃案,有助於預防疾病之成年體育大學的成立。而東京大學醫學部附設醫院等機構,則提出預防病症加重的概念,強調在健康狀況惡化前,喚起國民加強健康管理意識。
而承接上述功能並提出效能評估的公正第三者機構-「健康服務產業機構」,也於2004年成立,該機構以科學的根據來認定各提案或建議的績效。
日本的健康服務產業的市場規模,預估將在2010年達到二十兆日圓之多,在這一片看好聲中,預防醫學已逐漸在市場中創造出一片天,也佔有一席之地。
賣場依高齡者的需求排設商品
「長命百歲」一向是世人熱切追求的夢想,但是隨著「健康壽命」的受到重視,就應有「長壽不如健康、健康不如快樂」的人生觀。在提倡健康壽命的現在,除了個人需注重環境養生和精神養生外,依個人需要,慎選適當的養生產品(保健產品)格外重要。
目前,保健產品在許多通路上的銷售,是一種被動式的銷售。所謂被動式的銷售,是指供貨商將產品交給通路商後,通路商將其擺放在自行歸類的品項中銷售,例如某店家進了一批巴西蘑菇產品,他會很自然地將它放在同質性產品旁,也就是與其他巴西蘑菇的產一起銷售,讓產品自由競爭,消費者自行選擇,要購買A品牌還是B品牌。店家進的貨,只能等待消費者來選擇,是屬於被動式的行銷,因為它無法依消費者的需求,擺在消費者一進門,二話不說就會被盯上的位置。
科技日新月異,產品推陳出新,同質性商品多如過江之鯽,終究導致惡性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高齡化社會的消費族群,有極高的個人意識,當然也有不同的個人需求。能符合消費者的個別需求,就能掌握市場的脈動,引領潮流,進而貢獻社會。
消費者的個別需求,林林總總,每個人因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體質、遺傳等多種因素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個別需求。目前,歐美國家的保健品逐漸以個人需求為依據,做不同之主題性的陳列,以積極主動的方式,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最淺顯易懂的例子是,維他命類的產品。當消費者自覺缺乏維他命時,他輕而易舉地到店裡選購自己需要的產品。那是因為,許多歐美國家的保健品專賣店,甚至於超市,都會用斗大的招牌,上面寫著「維他命類」的字樣,主動招呼消費者來採購。
未來,保健食品的開發與陳列,就會朝向「維他命類」產品的先例,依消費者需要分類,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就是贏家。換句話說,將來消費者到店舖通路去購物,會先有自覺症狀才到賣場,而不是盲從或衝動型購買。就有如感冒的人,一到藥局,會馬上到感冒藥的專區駐足,胃痛的人,一進藥房,就說要買胃藥、胃乳片一般。
需要買保健品的消費者,會先了解自己的需要,例如覺得自己最近視力較差,當到賣場時,若看到「護眼產品專區」的字樣招牌,她會如獲至寶似地駐足下來,精挑細選自己適合的產品。而不是了賣場,看到的保健品專區,老是靈芝放一排,冬蟲夏草擺一列,問店員那個對視力保健有效,千篇一律的答案都是:「都很有效,看你要那一種?」
因此,將來某高齡者捧著大把鈔票,走進賣場,說他要找預防老化的保健品時,你會帶她到那裡?推薦什麼產品給他呢?將依個人之需要,簡述各項保健品的主要原料及功能。
各賣場的陳列,依各需要而分門別類,將是未來的一大趨勢。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