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連法公爵楊益維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南方甫
期數 / 第190期

    連法公爵楊益維


朗讀:

南方甫
過去很多人都強調直銷一定要專職才會成功,但真的是這樣嗎?連法公司公爵楊益維對於這個觀念並不認同,在他的組織裡面,很多人透過兼職的模式也可以做得極為出色。
他說:「這個問題,在我組織中是不成立的,我個人以為必須『專業』,而不一定『專職』。」

直銷的收穫可以由努力的程度來決定
楊益維從事直銷時,並沒有辭掉教書的本職,楊益維的學校以教學嚴謹著稱,而且成為一個傳統,教育部每次進行考核,都跳過他所服務的學校!因為認真嚴謹的校譽是必須從平時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所以在這種學校教書,他只能利用每天下課後的時間,以及星期例假來從事直銷事業。即使直銷事業已經做得相當出色了,他也從不向學校請假影響教務。
每天下午4:30之前,楊益維的身份是老師。下課後,他就變成一位「企業家」,剛開始,身分的變化似乎有點困擾,但是一、兩個月後,習慣了,轉換身份只要五分鐘。
楊益維認為要兼職,釐清什麼是「職業」、什麼是「事業」很重要。以他自己為例,當老師是職業,再怎麼努力收入是不變的(也就是說努力無法決定收入!),而直銷是一份事業,直銷事業與教師職業之不同,在於它的收穫可以由努力的程度來決定。直銷事業就好像斜坡推球一樣,剛開始是多勞少得;努力一段時間會進入多勞多得;當把球推到山頂端,就是勞而倍得(或者說,同樣的努力可得到倍數的成果)。
同樣每天兼職耕耘直銷事業四小時,一開始可能收穫少得很令人氣餒,幾個月後,收穫可能跟一個上班族差不多,但是數年之後,即使還是兼職,每天還是只耕耘四小時,卻可以獲得比一般上班族數倍收入的結果。楊益維認為,世間行業千百種,直銷卻是達到這種境界的唯一選擇。
因此,他用業餘的時間、用專業的態度來從事賜多利事業。賜多利公司已有十七年的歷史,由於比別人整整慢了十個年頭,他知道唯有比別人更加倍努力才行。
他說:「智者要抓住機會,在錢潮來處攔腰建造水壩,等錢流過時,直接沖進早就建好的水庫中。」
因此,開始那三年,他瘋狂找人,不斷學習。做為一個老師,他更深知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性,不但鼓勵夥伴多學習,更為組織伙伴搭建學習平台。
第二年就升到公司最高聘階「公爵」,進入排行榜第六名,第三年全公司第四名,第四年全公司第三名。重要的是,這段時間他都還是一個兼職直銷商。
有很多人以為直銷一定要專職,楊益維卻以自己的耕耘過程來顛覆這樣的觀念。他特別指出,大部份的人雖然專職,很多人卻專職在混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得過且過。
直銷是做人處事、人情義理最佳檢驗場所
雖然出身教育界,但他的組織中相對比較少軍公教人員。因為他們害怕改變(都在舒適區,早已習慣朝九晚五的日子),即使想要改變,改變的速度也太慢。
「說一句真心話,我不大喜歡推薦類似公務員身份的夥伴,他們很保守,缺少冒險的勇氣,而且甘之如飴的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楊益維說。
他最喜歡的對象的生意人。因為生意人最懂得商機在哪裡?而且最懂得抓住商機,只要有機會,他們會抓住不放。
敢衝,敢拼是生意人的特色,或許他們並不懂得直銷,但學就會不必擔心這些。公司對了,產品對了,那麼決戰點就在這個團隊是否能協助夥伴成功了!
生意人雖然平常有很多事要做,但是放眼當今,那一個企業家只從事一種事業的?他們都身兼數職,這些人都是時間的主人,懂得運用時間,同時更懂得掌控時間。
生意人的好處是平常就有許多傳統的經驗,又有刻苦耐勞的經驗,只要加上直銷的經驗就可以了。其實他們學得比一般人還快,傳統和直銷其間差別本來就不大,只是行銷通路不同而已,對於生意人來說,通路行銷本來就是必要的本領,兼職做直銷,只不過增加一個通路行銷的新領域而已。
生意人比公務階層的人更善於做人處事,人情義理,這一點他們駕輕就熟,非一般授薪族所能比擬。但生意人,有的那麼忙,有的那麼有錢,如何去推薦呢?這要牽涉到各人的本領了。
楊益維表示,其實一個人就是他自己的事業最佳代言人。一個健康事業者,應俱備活力、朝氣、親切、熱情的特質;至於事業經營得好與否?從言談之中透過內外在行為就可以看得出來。太多直銷人一看到對象就高談?論、說產品有多好,事業有多棒,講得天花亂墜,只會討人厭。
楊益維則以交朋友的態度去分享,談人生觀,分析一些時勢及未來的走向,套句前輩叮嚀的一句話:「先學做人,再學做事!」經營直銷其實就是做人處事、人情義理最佳檢驗場所,任何事業都一樣,人不被信任,不被認同,事業及產品都無法被接受的,偏偏有人不信邪,把自己搞成直銷逃兵、難民,最後落得裡外不是人的地步。
大多數上班族都需要增加收入的第二備胎
台灣有句俗語,說「生意子歹生!」早期楊益維直覺認為:賺很多錢,很會經商的人就叫做生意子!經人指點,他才恍然了解所謂生意子就是「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講別人不願意講的話;吃別人不願意吃的苦;忍別人不願意忍的委曲」,才叫做生意子。
這四項,沒有一項是容易做到的,所以生意子歹生。一個人如果身邊有這樣的生意子而不懂得好好加以推薦,那是他直銷事業中最大的損失。
楊益維強調,他並不是認為上班族不適合被推薦,只是他們想得很多,卻做得很少;他們害怕未知,沒有向生命挑戰的勇氣,因此,楊益維個人還是比較偏好推薦商人,當然,如果有人能夠有辦法解開上班族自我禁錮的保守態度,激發他們願意改變的勇氣,那麼,上班族也會是很有潛力的直銷商。
由於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是大多上班族的痛,根據調查,幾乎90%以上的上班族都需要有增加收入的第二個備胎,這是時勢所趨。當社會上有九成的上班族渴望以副業增加收入之際,直銷行業的人們還有什麼藉口不主動向他們做出最佳的推荐呢?要記住的是,不要操之太急,不要一開始就教人家專職。兼著做,有心、有要領照樣會成功,當人們藉由直銷兼職獲得沒有後顧之憂的收入之後,不用鼓吹,他們自然會轉為專職,全心投入這一份事業。

小檔案:

成功推薦生意人的秘訣
蔡承穎是南部一家特殊工業高壓氣體的第三代經營者,大多數醫院特殊氣體都是向蔡家採買,六十餘年來累積的財富相當可觀,在很早以前,蔡家是全台灣第一輛賓士救護車的捐贈者,在台南,蔡家甚至有一座佔地數甲的蔣經國唯一的民間行館。
至今,蔡家的事業仍舊屬於寡佔性質,基本上,蔡承穎應該不會參與直銷事業的經營,但是,蔡承穎的祖父及父親都因肝癌病逝,蔡承穎本身也因此被列為癌症高危險群的追蹤對象,並於三十多歲時就被檢查出為B肝的帶原者。
也正因為B肝,他才與楊益維結識,除了在交往中信賴了楊益維的為人處世,他也很認同人脈斷層理論:「寡占事業高風險事業,一個企業家應該將豐沛的人脈資源進行適當的整合運用,將會更有利於將人脈資源傳承給子孫。」
於是他不僅加入了連法,而且也是連法事業中的傑出直銷商。
蔡承穎是楊益維開發生意人的一個典型,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被大多數人視為很難被開發的生意人,事實上並不難找到可以打動他們的訴求。
楊益維說,有一些生意人一聽到人脈斷層的說法,很快就能認同適當整合人脈的觀念而加入團隊;當然,也有一些人需要長時間用交朋友的態度去開發,有一位伙伴在加入前,楊益維每個禮拜最少兩次,有時甚至一個禮拜三次,前後泡了四、五個月的茶,聊到變成知己,這位夥伴才正式加入團隊。
楊益維這種博感情的深耕態度,是他可以不斷成功推薦事業有成的生意人參加直銷事業的最主要因素。這些生意人幾乎沒有人放棄本業,可是由於能夠有效整合豐沛的人脈資源,他們兼職做直銷的表現並不輸給專職的直銷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養活現在,富裕未來

侯麗芳:直銷再次證明我能!

越戰30年 明日之星悄然登場

積極開放 割喉管理

組織育鷹篇

解構直銷零售接軌大趨勢

直銷幸福家園專題報導

組織系統與經營策略

──越南正在起飛

專注本業,為不敗奠基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