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管理位什麼講求金字招牌?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曾仕強
期數 / 第183期
中國式管理位什麼講求金字招牌?
朗讀:
這些行為的目的,無非在企求死後留名。資治通鑑記載陶侃說過的一句話:「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我們中國人不但生前想揚名,死後也希望能夠留名。
留名,留什麼名?當然是好的名聲,我們把它叫做金字招牌。不論是自己的名字、公司的名稱,乃至於產品的命名,都十分講究,為的就是留下好名。
當年孔子和墨子兩位大師,為了熱心濟世,都是棲棲皇皇,奔走天下。有時候剛坐下來,蓆子還沒有坐暖,便又忙著趕往別處。然而墨子對於後世的影響,我們都知道遠不如孔子。是不是由於他的墨子名號,致使他幾乎全軍覆沒呢?
我們當然不應該相信這些,?也很不容易完全不加以理會。姓名學之所以獲得很多人的關注,想來也不無道理。取個好名字,是揚名、留名的第一步。聽起來響亮,容易叫、容易記。所用的字眼,最好與眾不同,以免攪不清楚。印一張好名片,做一個好招牌,也是大家的共同做法。留下良好的印象,慢慢打出名氣。這時候最要緊的,莫過於誠實無欺,值得信任。
我們常說一個人的信用,等於第二性命。可見人除了身體健康之外,最為重要的,即為信用。若是有才無德,只靠耍花樣來求名取利。那怕名字取的再好,也只能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惡名昭彰,還不如不揚。
金字招牌的真正基礎,在「不欺騙自己」。一般人很注意不要欺騙人,卻不料由於欺騙了自己,搞得欺騙別人,自己還不知道。許多人不自覺自己的認知不是,選擇不慎,以及判斷不正確,便認定自己不欺騙別人。
雖然說不知,仍然是欺騙。因此,養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習慣,便是建立良好信用的不二途徑。現代訊息爆炸,充滿了扭曲、錯誤和不實。如果再加上望文生義、不求甚解、自以為是,即使金字招牌好不容易建立起來,也很容易隨時遭受破壞。
反過來說,名人效應所產生的謬誤,也是大家應該小心防備的。一方面不要敲了自己的金字招牌;一方面更要提醒自己,不為金字招牌所迷惑。用金字招牌騙人,一定不持久。為金字招牌所欺騙,並不值得同情。各方自作自受,很平等。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