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社區化,創造雙事業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南方甫
期數 / 第189期
落實社區化,創造雙事業
朗讀:
南方甫
在不景氣中,還是有人會賺錢,同樣的,也還是有許多直銷公司展現了過人的抗跌性,這些公司不僅會是新人衡量事業機會的首選,也將會是直銷洗牌過程中那些想要做第二次或第三次選擇的人考慮的焦點。
為什麼有些公司經不起洗牌,而有些公司卻能夠在大洗牌中越戰越勇呢?丞燕公司近年透過許多細膩的策略運用,表現相當傑出,特別是在大環境不佳之中,更能夠凸顯丞燕的穩健。
貼近市場趨勢
丞燕總經理解名忠表示,市場趨勢是直銷企業乃至絕大多數企業所無法自外的重大影響因子,做為一家企業,在保留恆遠不變的企業價值同時,也必須明察多變的趨勢走向,設法貼近市場的變化與需求。
而如果企業的核心價值剛好能夠與市場趨勢共鳴,那麼,貼近市場變化就有了相當有利的基礎,市場趨勢中的人口老化、保健意識抬頭等強烈需求之下,丞燕所主張與傳遞的營養免疫概念,可以說為所有貼近市場的策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基礎。
一旦企業能夠貼近市場的變化與需求就有抗跌力,在不景氣中即使不會出現飆漲,卻也不會落入淘汰賽的危機之中,等到景氣變燈,市場大好,這一種抗跌力將很有可能變成一股強大的成長力。
當然,所有靈活的企業市場部門都可以研擬出一套貼近市場需求的策略,於是,當多數企業都在貼近市場的時候,品牌的價值就會被凸顯出來。
解名忠認為,一家成功的直銷企業,品牌的資產有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司所長期經營累積的企業品牌;第二部分則是人員品牌,解名忠特別強調,做為一家直銷企業,人才也可以被視為另外一種形式的品牌資產,透過教育的落實,直銷商其實是可以成為一種品牌的象徵,他可以代表自己,代表體系,甚至可以代表公司,詮釋公司的價值。
教育可以把人品牌化
「多數人把品牌與Logo畫上等號,事實上,我覺得一個透過教育而成熟的直銷商,遠比簡單Logo更能夠代表企業的品牌。」解名忠說,理念與文化的教育傳承,使得丞燕的大多數直銷商總是把「分享與傳遞」擺在「行銷與財富」的前面,經營事業變成一種善意的熱情。
而這種善意的熱情與行銷最大的差異在於,善意的分享熱情一般並沒有景氣不景氣的問題,而把行銷擺在前面的思維,往往只會造成造就少數銷售高手,無法被多數伙伴複製。
解名忠認為,直銷商以行銷為上還是以分享為上,不僅要看企業創建者的初衷,更要檢驗創建者後面的堅持,一家直銷企業的創辦人如果將事業發展定義為分享傳遞一份有價值的生活模式與事業,那麼就會吸引到喜歡被分享也喜歡分享出去的人;相對的,如果創建者以利益為出發,最終所吸引到的難免就會是一群錙銖必較,事事盤算的人。定義不同,發展的結果自然也就會出現巨大的差異。
雙事業引出新人新市場
當然,面對大環境的不景氣,即使體質健康的企業,也還是需要一些因應的方案,否則,善意的分享熱情在購買力下降的因素之下,也會被影響,因此,提出避免景氣衝擊的獎勵方案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這一方面,丞燕從開發新市場領域、讓消費者在沒有壓力之下試著轉變為經營者、壓縮挑戰時程等等,都是讓分享與傳遞甚至比景氣時更認真更有動力的策略。
以開發新市場領域為例,當初丞燕以雙事業模式進軍美容保養市場時,並不被廣泛看好。不過,基於有些人真的不適合一開始就經營保健品事業,有些年輕消費者對美容保養品的需求顯然遠高於保健品之下,丞燕仍在一年之內開發了二十項美容保養產品,其營業額至今年中已逼近總營業額的10%。
更重要的是,很多美容保養品的年輕消費者(這些消費者在過去基本是與丞燕無緣的),也成為丞燕主力保健品的向外延伸(他們的長輩或有健康需求的友人)的重要傳遞者。假以時日,他們本身也可以隨時成為丞燕健康事業的傳承者。
社區化經營也是丞燕對抗不景氣的重要法寶,在很久以前,雜貨店是一般人的社區消費中心,後來便利商店取而代之,成為新一代的社區消費中心。
可見社區各種生活機能中也可以包括消費機能,而社區型的消費很顯然比較不受到景氣的影響,即使經濟不景氣,7-11等社區型消費中心總體產值依舊持續成長。
社區化經營的細膩元素
丞燕是少數以公司的力量來主導落實社區經營的直銷公司之一,直銷社區化經營,其實需要許多配套要件才能真正發揮效益。例如落實開放性組織的計畫,唯有組織間透過某種機制能夠充分發揮互助合作的精神,社區化的就近學習成長才能夠被實現。
解名忠指出,以丞燕為例,透過體系管理委員會的機制,丞燕的各大體系都能夠充分互助支援,因此,任何一個人可以在36個據點中就近學習成長。一個高雄的上線,可以放心的把在台北出現的夥伴放心交給台北據點協助,而台北的新人也不必為了學習奔波到高雄。
這種社區化的經營所具有的「地利」方便性,不論在進人、留人、育人或者產品教育與銷售都有相當明顯的效益,而這也是丞燕重回十大,並且在大環境不佳之時,依舊持續成長的關鍵工程之一。
面對直銷大洗牌,解名忠指出,企業平時多做一些品牌建設、少做一點傷害品牌的事,面對洗牌風暴時就不會落得手忙腳亂,從而可以從容找出產品面、經營面、獎勵面的微調適應策略,減輕傷害,甚至在不景氣中創造出令人驚艷的成果,解名忠說:「畢竟,不景氣中還是有人賺錢,香港這兩年其實也有景氣不佳的困擾,但是,香港丞燕在新移民生力軍的加入之後,硬是在不景氣中出現47%的成長率,可見,不景氣中還是充滿著有待大家發現的好機會。」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