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基市場之條件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陳志明
期數 / 第186期
利基市場之條件
朗讀:
統治者的思考、目標,乃至研究的方向,都應專注於戰爭和其相關的法則與學問之上,這是責無旁貸的。
─馬基維利
「利基市場」指的是有利潤而又專門性的市場;Niche這個名詞源自於法文。法國人在建造房屋時,常常在外牆上打鑿出一個神龕,用來供奉聖母瑪麗亞。這個空間雖然不大,但內外分明,因而後來被引用,形容主流大市場中的小縫隙市場。在英語裡它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懸崖上的石縫」,人們在攀岩時,常常要倚靠這些微小的縫隙作為支點往上攀登。
結合這兩種解釋,利基市場是一個雖微小但分明,能讓我們作為支點繼續向上的空隙。
圓圈與圓圈間的空白處,即是利基市場。
美國商學院的學者們,將這一名詞引入市場行銷領域:Niche Marketing—利基市場,是指在市場中通常被大企業所忽略的某些細分市場。而利基戰略,則是指企業根據組織自身所特有的競爭優勢,通過專精化策略,來佔領這些市場。簡單地講,利基市場就是:選擇一個細分的消費群體,以獲得最大的邊際收益。
利基企業與客戶是共生共榮關係
行銷學大師菲利浦‧科特勒指出:「在面對更廣闊的市場,甚至是全球市場時,跨國企業一個普遍的錯誤,就是在所有行銷地點採用標準化、統一的廣告和產品包裝模式。儘管這樣可以降低成本,但從長遠來看,這樣卻會提高成本。我認為,企業必須根據具體的行銷地點,來決定具體的價值方案、資訊、媒體和管道,否則,企業將被那些價值方案和原料當地語系化的產品,擠出所在市場。」
利基企業與客戶之間,往往是一種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關係。一方面,利基企業的服務對象是特定的小眾,另一方面,利基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品質優勢,使得客戶很難找到其他的替代品。越是品質好、服務水準高的產品,客戶的轉移成本就越高,客戶的忠誠度也就越高。
當Dell最初涉足個人電腦業務的時候,IBM和康柏(Compaq)正統治著個人電腦市場。當時,所有產品還必須與IBM電腦相容。而二十年後,IBM已經終止了個人電腦的生產,康柏也不得不與HP合併以求生存。而Dell卻用獨特的直銷模式(Direct Method),主宰了個人電腦市場。
沃爾瑪(Wal Mart)進入零售百貨商店市場的時候,席爾斯(Sears)是這個市場的統治者。沃爾瑪用「天天最便宜」在阿肯色州一個大約5000人口的小鎮上建立了它的登陸點。四十年後,沃爾瑪是全美最大的零售百貨商店,而西爾斯正在掙扎以求生存。
本田(Honda)在1970年代末期進軍美國小型汽車市場的時候,豐田(Toyota)、福斯(Volkswagen)、日產(Nissan)等主要汽車公司,已經建立起了非常穩固的地位。「乾淨汽車」的潛在屬性,觸動了以環保為訴求的消費者,如今本田已經是全球汽車工業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廠商之一。
無論企業規模的大小,利基市場策略已經成為一種生存選擇。持之以恆的利基觀點,再加上不斷創新的利基手段,才是讓企業永續成長,並達到基業長青的根本法則。
理想的利基市場具有以下特徵:
1.市場規模夠大:具有足夠的規模和購買力,能夠盈利。
2.若不夠大,則市場需求彈性要低:市場過小、差異性較大,以致於強大的競爭者對 該市場不屑一顧。
3.具備持續發展的潛力。
4.符合組織的競爭優勢:企業具備所必需的能力和資源,以對這個市場提供優質的服務。
5.市場進入障礙高( Entry Barriers )。
6.有顯著的市場獨特性。
7.市場的可接近高。
如果一家公司把全部有限的資源,用於解決精心挑選的一個客戶群的問題,那麼該公司就能興旺發達。
善用利基市場行銷站穩腳步
找出小眾客戶群,發現利基市場的三種生存策略:
1.收費站策略:佔據某個流程中不可或缺或替代的市場。
兩岸尚未直航前,香港和澳門正扮演這種無可取代的收費站,以賺取過路費,在關鍵性的技術製程或服務流程中,掐住一個重要關卡,「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要過路去,留下買路財。」
2.專門技術策略:掌握必要的專業技術。
影印機裡最重要的掃描感光鼓、DVD播放機的雷射讀寫頭、飛彈的追蹤導向系統、電腦的中央處理器CPU、數位相機鏡頭的光學鏡片,即使如Panasonic數位相機大廠,仍需向萊卡Leica取得鏡頭;而索尼Sony則使用蔡司Zeiss的鏡頭一般,就如同衣服的領、袖,掌握了牽一髮動全身的位置,雖然只是整體產品中極小的一部分,但因為難以取代的技術而產生利基。
3.專門市場策略:活用對市場的專業知識。
大陸改革開放前後,大多數想和中國做生意的企業,不約而同先來到台灣設立分支機構,作為挺進中國的灘頭堡,初期也派遣不少台灣的專業經理人前往大陸開疆闢域,原因無他,就是利用台灣與中國文化類同的市場專業瞭解,降低學習經驗成本,取得先機。
由此可以瞭解,利基市場行銷是企業發展中的一個戰術,將有限的資源及能力,投注於經過細分的小眾獨特市場,避開大型企業的競爭,在一個小領域裡做出世界最大,通過利基策略站穩腳跟後,再尋找適合的發展機會,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累積成功的經驗和資源,再求圖謀更遠大的格局。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