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你還在吃嗎啡賣健康食品嗎?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南方甫
期數 / 第140期

    你還在吃嗎啡賣健康食品嗎?


朗讀:

潛能激勵在直銷事業中一直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同時也替專業的內在開發教育訓練機構帶來了雄厚的商機。
從世界各國直銷事業重視潛能激勵普遍性來看,作為一個直銷商,適當的時候進行適度的激勵,不失為一項成長的良策。
不過,在很多時候,這一項原本具有相當正面意義的輔銷活動,常常被過度使用,成為直銷活動中的全部。

好像直銷就是激勵,激勵就是直銷。
有些激勵就好像一個大火爐,直銷商在激勵當時全身發燙、渾身有勁,但是激勵過後,莫名而來的熱力也就跟著莫名渙散;甚至產生了各種對於直銷事業的懷疑與負面思考。
激勵其實有一點像嗎啡,尤其碰到了喜歡誇大激勵效果的「大師」,激勵就更像高純度的嗎啡,使人High到最高點。問題是,嗎啡的後果,退效後的委靡不振,也常常會發生在這種過度倚賴激勵的情況中,嗎啡之害,莫甚於此。
事實上,要把直銷事業做好,有很多比單靠激勵來的更好的辦法。
如果你是一個對直銷事業有願景、也願意做出更多付出的直銷商,你就必須建立一個比較全方位的經營觀。所謂全方位,就是必須對於直銷的大環境、內在開發、外在行動、產品認知、制度解析、時間管理與組織領導等七大領域都要下功夫。
一個有心把直銷事業做好做大的專職直銷商,如果能夠經常把直銷事業的這七大領域放在心上,細細推敲,其成效才會全面而且穩固。否則,在一個負因子抵消三個正因子的現實下,一旦組織大到相當程度以後,單純的激勵可能永遠也跟不上組織成員間負因子感染、擴散的速度。
何況激勵跟嗎啡一樣,每一次都要追加劑量,激勵到最後都成了重口味,只要口味變得清淡一點,就會變成味如嚼蠟、隔靴搔癢。
對於一般兼職的直銷商而言,單純倚賴激勵也非良策,由於一心二用,過度激勵更容易產生疲憊的後遺症。
根據公平交易委員會的統計,台灣目前的直銷生態,有百分之六十六的公司是健康食品,而且這個數字在許多傳統產業對直銷企業的肯定與加入之下,很可能還會繼續增加。
所以說,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直銷商以販售健康食品為主。
做為一個提供人體健康為主要訴求的直銷商,如果倚賴激勵像吃嗎啡,自己就不健康。很不幸的是,這種不健康的現象其實相當普遍的。直銷界裡面有一句話說「吃嗎啡賣保健食品」,就是對於這種現象的一種反諷。
專職的直銷商可以在七大領域下功夫,兼職的直銷商如何擺脫對激勵的倚賴還能夠達到令人滿意的目標呢?
專業化可能是最好的策略,與其花過多的時間在內在的激勵,不如提高自己對健康食品的專業化程度。
這種專業化程度有兩大基本方向,第一,鑽研人體健康的專業,比方各種人體器官構造、功能的專業知識,以及飲食對健康可能造成的各種影響。雖不必然要像醫學院一樣的專業,但是至少說起人體的健康,也要能夠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與說服力。
第二,是產品的專業,不論銷售維生素、酵素、甲殼素,總要做到說起維生素、酵素、甲殼素都能頭頭是道,甚至入木三分,才能夠打動消費者的內心吧。
以目前的市場趨勢而言,服務導向則是銷售健康食品另外一個重要的趨勢,很多人的身體健康是需要被提醒的,也需要被關心的。一個出色的直銷商,不論是全職或兼職,如果能夠在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問題上扮演一個關心與諮詢的角色,就有更大重複銷售的機率。
透過重銷行為所深化而來的組織,可能是所有組織架構中最穩固、最忠誠也最具市場作戰實力的一種模式。
如果你的產品是健康食品;如果你已經對激勵產生了疲乏效應;如果你是直銷的嗎啡族,換個角度思考看看,或許可以在熱滾滾的保健食品市場上取得更耀眼的表現。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您真的瞭解有機認證與標章的真相嗎?

腸道造血與保健理論

複方原料衍生價值市場活絡

新流感自保之道

均衡營養是健康的根源

腹腔鏡

逆轉因果,簡化疾病

中老年 性 3 大說不出口的毛病

2020年預估將有840萬人慘遭「煙害」

天然的最好!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