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不合的夥伴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張証瑋
期數 / 第212期
八字不合的夥伴
朗讀:
人的問題常常是組織人數多到某個程度時會碰到的狀況。身為團隊的顧問和外聘訓練師的身份,有時候成為諮商的對象,有時候得出面處理,甚至調解,有的時候很棘手……
故事
昨天剛結束一場兩天一夜的訓練,今天早上起床覺得體力尚未恢復得很好,吃過午飯正想打個盹小睡一下,手機響了,電話那頭傳來一個壓抑住情緒低沉的嗓音,「張老師,有件事可以當面請教嗎?我是正國。」正國是某公司的高階領導人,組織人數有兩、三千人,平常帶組織總是客客氣氣的,是個溫和型的領導人,擅長理性分析,常有新的夥伴原本並沒有很強的經營動機,經過正國的分析後,立刻積極投入直銷運作,所以很受到夥伴們的尊崇與愛戴。
兩天後,我依約來到星巴克咖啡館,原來先想找到座位再出來點咖啡(各自買單是我在這個領域養成的習慣),一進到座位區就看見正國迎向前來,握完手後硬是拎起我的公事包,導引我到角落的位子上,我正嚷著還沒點飲料呢!正國已經回頭端了兩杯「每日精選」,笑盈盈地走了過來。坐定後,寒暄了兩句隨即切入主題,正國告訴我,這兩個月組織中發生了一件令他非常生氣的事,我知道這時候必須沉默聆聽,所以靜靜地聽他敘述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秋菊是正國傘下的大線,平常總是特立獨行慣了,對於團隊的活動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配合,更別提什麼「聽話照做」了。有一次正國帶著中高階夥伴做短期的目標設定,當然秋菊和她的夥伴也在場,正逐一地分享並設定時,秋菊竟然回應說,她覺得維持現狀就好了,所以不想再設定什麼目標,搞得當場上下線都很尷尬。或許有人會問,像她這個樣子組織怎麼做得起來,我想或許是福報夠,或許是運氣好吧!這次問題就發生在秋菊身上。
因為秋菊發覺正國的上線簡仁義有一套很好的訓練課程,所以希望正國帶著大家一起去學,正國不願意,導致秋菊帶著自己轄下的組織離開團隊,越級到簡仁義的團隊上課,不跟正國的團隊合作,使得正國心裡非常不舒服,所以找我商量怎麼辦?
我好奇地問正國為什麼自己沒學到上線簡仁義那一套訓練課呢?正國此時才緩緩地說出經營直銷事業初期發生的一件往事。
當初剛投入經營時並不是很懂得正確的運作方式,也不太會說明事業機會,當然得請上線簡仁義協助;沒想到簡仁義竟然搶了正國的下線,轉換成自己的組織(此種行為在上一篇「搶線」的主題中曾作說明)。正國很不屑簡仁義的行徑,從此帶著自己的組織脫離了上線的團隊獨立運作至今。當聽到秋菊想和簡仁義合作時,一股舊仇新恨的情緒湧上心頭,按捺不住那股怒氣,真想找簡仁義理論,讓我給勸阻了下來。
我告訴正國先穩住情緒,如果上線簡仁義習性不改的話,秋菊很快將自食惡果,如果簡仁義已經不像先前惡劣的話,那麼有人幫助輔導一個跟你八字不合的夥伴,樂得輕鬆業績也持續成長,有什麼不好?重點在於做上線的要像父母一樣,孩子犯了錯還是自己的小孩,雖然不在一起運作依然是自己的組織,不要把關係弄僵,只要他們肯回來,團隊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千萬不要惡言相向,導致他們永遠回不來,萬一在簡仁義團隊運作不如預期,那麼他們待下去也不是,回來也不是,最後是會致使組織跳槽去別家的,那不是三敗俱傷嗎?
一年後,得到的消息是,秋菊主動要求想將轄下的組織帶回正國團隊,道歉認錯且承諾會配合正國的運作模式。致於未來的運作是否真能依照既定的承諾執行,得看秋菊頓悟的程度了。
故事背後
「國王是不能選擇子民的」,團隊領導人的氣度,將決定組織的寬度與深度,尤其門檻低、人人可為的直銷事業,組織裡充滿著形形色色各種想法的夥伴,無一不在考驗著領導人的智慧與耐心,就像一位樂團的指揮,團員演奏著各種樂器,的確,有些是荒腔走板的,有些是濫竽充數的,如果不是太「離譜」的,我們雖不認同,接受他就可以了。只要仍在管轄範圍內,薰陶久了,總是會「同化」的。自己的枕邊人八字都不見得跟我們合得來,組織夥伴就別太計較了吧!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