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研究中國式管理應該具有什麼態度?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曾仕強
期數 / 第154期

    研究中國式管理應該具有什麼態度?


朗讀:

對一般人來說,哲學是一種莫測高深、難以瞭解的學問。尤其是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不一樣。不重結構,也不講求純粹的知識。沒有太多的理論和方法,卻始終以大道為目標。透過經驗的體會,孕育出救世的使命。如果採取西洋哲學的觀念,來看中國哲學。很可能牽強附會地,把中國哲學分解得支離破碎,得不到整全的認識。中國哲學的特色,即在合大於分。剛開創時,有一個共同的源頭。經過諸子百家的各自發揮,最後又歸入同一條河流。殊途同歸,構成我們的道統。
這個共同的源頭,其實就是易經。可惜易經的小用,如卜卦、堪輿、看相、算命,都是相當受到歡迎。真正的大用,並沒有引起重視。以致高明的管理哲學,反而成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暗盤行為,豈不可惜!
易經是一種生命的哲學,把宇宙看成天、人、地三才(三種不同的才能)所構成的整體。天生萬物,並不是天所能單獨完成的。一陰一陽,表示天和地配合,才能生成萬物。人則是萬物之靈,必須扮演好共同創造者的角色,擔負起「贊天地之化育」的任務,使宇宙生生不息。而且人居天地之中,依據易經「居中為吉」(中國人習慣,三者並列,中間的最為尊貴)的道理。以人為本。在「天定勝人」(有天地然後有萬物)的大前提下,義不容辭也責無旁貸地完成「人定勝天」的使命。
管理是人定勝天的必要途徑,但是,這一條途徑,卻明顯地,接受了天定勝人的侷限性。
西方哲學家,一直困惑於「自由」和「決定」的爭論。自由論者認為人具有選擇的自由;決定論者則主張任何事物的發生,都由前因所決定。中國哲學家有易經的基礎,很容易明白:人享有選擇的自由,卻必須接受機會的限制。每一個人所獲得的機會,實際並不相同。這種不相同的待遇,並非人所能決定,反而是人不能避免的限制。在這種限制的範圍內,人具有選擇的自由。自由也對,決定也對,構成中國哲學廣大的包容性。管理者最好抱持孔子,「無可無不可」的態度,來分辨、選擇並且善用現代西方管理科學,以求用得合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避險基金大觀園

鳳凰花下的夢想

投資致富金律

從直銷商成為直銷領袖的條件

締結法則

績效衡量的指標

誠信、關懷、專業、盡責、穩健、服務、服從

如何擬寫教案

其實你可以做得更好

成功重在選擇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