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健康生活第一步,維持室內好空氣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91期

    健康生活第一步,維持室內好空氣


朗讀:

正值秋冬交替時節,早晚氣溫和濕度的劇烈變化,讓許多民眾出現換季過敏的情形,而大部分民眾以為只要盡量待在室內就可以遠離過敏源,但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PA)調查發現,室內空氣的污染程度比室外要嚴重2~5倍,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指出,室內空氣污染是造成疾病的第八大兇手,所以,室內空氣品質對我們的健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健康生活的第一步,就是維持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
根據台大醫院小兒免疫過敏科林應然醫師表示,台灣氣喘病的發生率為15%,過敏性鼻炎發生率高達52%,且每5個嬰幼兒中就有一個是過敏兒。許多人深受過敏之苦,而空氣中的汙染物,最有可能是誘發過敏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空氣中常有揮發性化學物質、灰塵、黴菌、病毒等過敏原充斥其間,如果未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注重室內空氣品質,對於過敏性患者以及長時間待在室內的兒童、孕婦、老人會有很大的影響,其症狀如皮膚紅腫發癢、打噴嚏、咳嗽、流鼻水、眼睛紅腫等症狀,甚至引發氣喘、鼻竇炎的機率大增;再加上人的一生,約有超過八成以上的時間在室內度過,室內空氣品質的好壞,對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有極大的影響。

與空污有關的疾病有增加趨勢
一般說來,空氣污染對人體主要影響是在呼吸器官,不論是氣狀或粒狀污染物,當濃度太高或量太多時,都可能刺激支氣管黏膜,降低纖毛的活動力,使支氣管痙攣,甚至抑制肺部功能;在相關的流行病學研究中,亦發現污染地區民眾的氣喘、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發生頻率較高,且肺炎、肺癌等死亡率亦會增加。
人可以幾天不進食、不喝水,但不能五分鐘不呼吸,所以空氣是維持生命的第一要素,成人一天呼吸的空氣量達13.64公斤(12,960公升),可見空氣對人非常重要,又由於污染物會被直接吸入呼吸器官,有可能直接傷害呼吸系統功能。
從國內外相關的研究中可歸納出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包括:
1.急性症狀方面:引發流行性感冒除外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或使帶有慢性肺病的患者症狀惡化,甚至提早死亡;
2.慢性症狀方面: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疾病罹患率會增高,而且也會加深病情;
3.影響某些重要的生理機能,如減低肺活量、紅血球輸送氧氣的功能,以及時間間隔感等神經系統功能;
4.降低運動、駕車,甚至學習的能力;
5.某些污染物(如臭氧)會刺激眼睛或呼吸道黏膜;
6.造成生活上不適或不快的感覺,如惡臭或異味以及降低能見度等。
隨著都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能源的大量消耗,汽機車又大幅增加,使空氣污染物的排放與日俱增,因此,人們雖享受到富裕的生活,卻享受不到清新的空氣,與空氣污染有關的疾病,也逐年增加的趨勢。

老人、兒童更易受室內空污的危害
據統計,人們每天約有80~90%的時間處於室內環境中,包括在住家、辦公室或其他建築物內,室內空氣品質直接影響工作品質及效率,因此室內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影響非常巨大。
近年來,室內空氣健康危害的議題逐漸被大家重視,尤其是近幾十年來大眾生活型態的改變,使得人們在密閉的住宅或辦公空間裏享受空調系統帶來的舒適便利之餘,「病態建築物症候群」也應運而生。在密閉的建築物內,如果室內通氣量不足,污染物就容易蓄積而導致室內空氣品質惡化。
另外,室外的污染物也有可能是影響室內空氣品質的因素,包括汽機車、工廠排放的廢氣,或是因中央空調冷氣系統的外氣進氣口或濾網未定期清理而孳生的微生物等。台灣地處亞熱帶,屬於長年潮濕高溫的氣候型態,黴菌及細菌尤其容易孳生,因此必須更注意空調通風系統的定期維護。
室內空氣品質對於經常待在室內的兒童、老人和慢性病人更是特別重要。因為兒童身體正在成長中,呼吸量與體重的比例較成年人高50%,再加上兒童有80%以上的時間在室內,因此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因為室內空氣污染而死於氣喘的人,全球每年有10萬人,其中有35%為兒童。

台灣每十人就有一人是過敏體質
近年來台灣過敏人口急速增加,平均每十個人就有一個是過敏性體質。在可能誘發過敏的眾多過敏原當中,以塵?、黴菌、蟑螂等為主。人類的皮屑是塵?主要的食物來源,因此,塵?特別喜歡生長在地毯、沙發等有棉絮且富含人類皮屑的地方,在清掃的過程中若揚起大量灰塵,容易使大量的塵?過敏原散佈於空氣中,誘發過敏症狀。
而洗手台、廁所、天花板、壁紙上常可見到的霉斑,也是誘發過敏的元兇之一,黴菌喜歡生長在較潮濕的材質上,一旦傢俱或建材裝潢上成為黴菌的棲息地,則不容易將之完全清除,因此避免黴菌孳生最有效的方法是注意保持室內乾爽。

保持居家整潔、通風良好
室內空氣污染源無處不在,所造成的危害不勝枚舉,對於長時間生活在室內的民眾,會對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與傷害。
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調查,全台有82%的上班族在辦公室常常感到頭痛、疲倦甚至噁心,12%的上班族甚至天天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包括打噴嚏、喉嚨乾燥、眼睛過敏、頭痛、昏昏欲睡、咳嗽、氣喘、情緒起伏大等,許多呼吸道或過敏性疾病的產生與惡化,最大的元兇其實就是室內空氣污染。
不論是氣態或粒狀的污染物,當濃度高或毒性強時,會直接造成呼吸器官的傷害,甚至影響其他器官而使身體感到不適;即使濃度沒有高到足以產生立即危害,但長期曝露,仍會產生各種器官的慢性病變。
許多知名醫學研究更指出,空氣品質的好壞與過敏性症狀、感染性疾病、心臟血管疾病有密切關聯性,特別是近幾年來,台灣地區兒童過敏性氣喘及呼吸道系統疾病的盛行,也明顯與室內空氣品質不良有關。
總體而言,室內空氣污染源包羅萬象,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因此儘量去除家中的污染源,保持居家整潔、通風良好等,都可為自己與家人創造乾淨的室內空氣,進而增進健康生活。

小檔案:

病態建築物症候群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82年將「病態建築物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定義為:因建築物內空氣污染導致人體異常,主要症狀包括喉嚨乾燥,眼睛、鼻子過敏、頭痛、頭昏眼花、容易疲倦、咳嗽、氣喘、黏膜及皮膚乾燥、皮膚紅斑、發癢等,這些症狀通常在員工到大樓上班後才發生,下班或離開大樓,尤其在周末假日,症狀就減輕或消失。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流感知多少?小感冒可能引發健康大危機!

台灣「納豆激酶」21億市場發展現況及未來展望座談會

現代醫療困境vs.全民自救之道

保健食品未來超級新星──奇異子

塑化劑毒食品風波對台灣保健食品產業的衝擊

能抑制軟骨老化,葡萄糖胺潛在需求擴大

開拓潛在客戶,讓市場更加擴大

<健康學苑-住的健康>

花錢事小、傷身事大,保健食品怎麼吃才安心!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神奇分子──一氧化氮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