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領袖的格局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沈世玲
期數 / 第114期
新領袖的格局
朗讀:
郭台銘舉例說,當他離開學校步入社會時,就認為自己未來的簽字一定很重要,所以就苦練英文簽字,30年來,任何重大的合約簽定,都是以相同的簽名完成。
另外,他認為企業發展必須有如葡萄藤的成長:釀出優質美酒的葡萄藤生長地通常都十分貧瘠,為了尋找水源,植物的根會一直往下伸長〈可長到12公尺〉,生命力十分旺盛。其次,它會盡量伸直枝椏、開展葉面,只為吸取充足的陽光。簡而言之,就是想盡辦法讓生命繁衍、茂盛。
近幾年來,經濟景氣不佳,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包括上班領薪水的「個人」,也都面臨到「生死存亡」的考驗;只不過多數人一蹶不振、格局越來越小,少部分能逆境求生,經營規模日益龐大。為何兩者差別這麼大?就如郭台銘所說,你有沒有想「大」的格局,如果有想,自然就努力去做「大」、去學習「大」,最後的結局當然就很不一樣。
從失敗中學習、向成功者學習、針對工作需求再學習,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本期的專題企劃,我們試圖為想開創大格局的未來新領袖們,勾勒出更上層樓的基本學習課程;同時,呼應郭台銘的「葡萄藤成長故事」,本期的「直銷人事物」,我們也有一個精彩的「葡萄藤團隊」操作經驗分享,看他們如何發揮葡萄藤蔓生的驚人生命力,上下線一起達陣成功。
根據過往的採訪經驗,成功領導人在接受訪問時,總會認為現在的成果只是過去經驗與挫敗的累積;「我的事業才正要起步!」沒錯,他們總是這麼說,這就是領袖的格局:永遠不會滿於現狀、永遠往前行。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