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向脂肪宣戰---減重瘦身大家一起來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ROME
期數 / 第115期

    向脂肪宣戰---減重瘦身大家一起來


朗讀:

當減重、塑身演變成為一種時代趨勢,伴隨而來的就是市場龐大商機;台灣約600多萬減重人口,有近七的人因恆心、毅力不足,而退出;也有約三成的人,因擁有正確心態與觀念而塑身成功。
從陳水扁總統在4個月內瘦了3公斤,消去如「TOLO(黑鮪魚)」般的圓滾肚型到台北市在市長馬英九帶頭「減重」下,預計9月底前要抖掉全體市民100公噸的肥肉。在這一片由上到下的減重風潮中,你是否懷疑過自己也該瘦身了?

肥胖自我檢測的3種方式
現代人追求健康與美麗,不喜珠圓豐潤的身材,也不愛身輕如燕的身段,究竟標準身材該如何衡量?首先,可以「理想體重」為測量準則,理想體重的計算公式為:22 x 身高(公尺)x身高(公尺)= 理想體重(公斤),若體重在理想體重的10﹪範圍視為正常,若體重介於理想體重的10﹪~ 20﹪之間則體重過重,如果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20﹪以上稱為肥胖。
再者,可根據衛生署修正國人肥胖定義,作為肥胖指標,該定義是以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為基準,BMI小於18.5表示體重過輕,介於18.5 ~ 24之間屬正常體重,超過24為過重,大於27為肥胖,介於30 ~ 35之間是為中度肥胖和大於35的為重度肥胖;最後,量量自己的腰圍,看看腰圍數值男性是否在90公分以下、女性是否在80公分以下。
肥胖標準如何訂定?據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陳樹功表示,依照「國民營養現況及國民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成人在BMI超過24時,罹患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代謝症候群危險性明顯增加;BMI大於27時,有85﹪的人罹患與肥胖相關疾病,BMI超過24時有6成5以上罹患相關疾病,而BMI在24以下則近7成無相關病症。
此外,中廣身材者也要特別小心。根據統計,成人中有15﹪的人擁有「中廣」身材;也就是,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35.43吋)、女性超過80公分(31.5吋)的「中央型肥胖」(俗稱「蘋果型」)身材。這種身材易將脂肪囤積在腰腹內臟,而與各種肥胖相關代謝疾病的關係更加密切。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黃伯超指出,這類小腹凸出者,由於脂肪大量累積在腹部,易引起脂肪肝、高血脂等問題。
經過以上3種方法檢測,倘若計算出的數值偏離任何一種標準範圍,你的體重就需要「認捐」了!據統計,台灣BMI大於24的有32.65﹪的人口數(約有1/3的人過重);BMI大於27的有11.48﹪(一成的人肥胖);據資料顯示,腰圍大於90的男性有10.73﹪;腰圍大於80的女性則有19.92﹪。如以台灣2千萬總人口數計算,則約有6百多萬人過重。

健康享瘦,塑造健康體態
據市立陽明醫院長達7年的研究分析指出,有高達9成7的減重者,曾經嘗試各式各樣的減肥方法,不過其中只有3成7的人成功,有6成3的人不論多努力,都還是失敗。
該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減肥方法多樣化,有近3成(29%)的人是服用醫師處方;其次分為:食用減肥茶等食品(21%)、透過朋友直銷介紹(19%)、去藥房買減肥藥吃(17%)、自己少吃(13%)和其他(1%)等。

分析減肥失敗原因,大部分都是沒有對症下藥,其中有47%的人,僅除去水份卻沒有消去脂肪;39%的人出現暴食症或厭食症等症狀,而23%則使用了交感神經興奮劑(23%)、利尿劑(5%)、瀉劑(4%)等做為減肥藥物,以及因為使用其他疾病藥物治療而引起肥胖(3%)。
然而,減重族群中仍有三分之一的人瘦身成功,他們是如何辦到的?陳水扁總統在4個月內瘦3公斤,他的減重秘訣是進行一連串的節食、運動計劃。首先運用少量飲食控制法,厲行「飲食不公平待遇」將所有的份量減半食用;再者,每天晚上抽空1小時做運動,每天做60個平式的仰臥起坐、40個坡度的仰臥起坐和半小時的跑步機。
至於隨身攜帶「肉」製泳圈者,可以土地銀行董事長魏啟林和華銀董事長林名成的減重方法為範例。他們兩人皆是採用另類「蘋果餐」減肥秘方,前者搭配高爾夫球運動,在2個月內自然瘦了4公斤;後者則在半年瘦18公斤。而這裡所謂的蘋果餐,並不是坊間書籍所說的,三餐不吃任何食物僅以蘋果果腹,而是在用餐前先吃一粒蘋果,讓肚子有飽足感後,再吃其他東西,此時吃進肚子裡的份量就會減少。
當然,坊間還有許多另類減種方式,像影星姚黛瑋是採用中醫熏肚臍減肥法,以維持身材;或有減重者採取藥物體重控制法,有鑒於減肥藥物浮濫,衛生署在「肥胖處理原則」中指出,成人肥胖應先以飲食控制、運動及生活習慣修正3 ~ 6個月之後,若仍無法達到減重10%目標時,才可使用減肥藥;BMI超過35者可進行外科手術。

少吃多動減肥不二法門
「減肥不能追求速效,可先從飲食著手並配合適當運動,漸次減重才能真正健康減肥。」台北醫學大學公共暨營養學院院長謝明哲表示,理想的塑身方法應該重視「三養」,即是營養、保養和修養。營養是注重適度減量及營養均衡,多攝取低熱量、水分多、高纖維的食物;保養意為適度做有氧運動,以有助於脂肪燃燒與分解;修養是指有強烈的減重意願與決心,並持之以恆。
安法診所院長王桂良認為,減肥必須循序漸進,把減肥的正確觀念與生活作息融入日常生活中,才不會造成後遺症。他表示,控制、節制飲食是減肥的第一步,「控制」食物的烹飪,「節制」食物的量。所謂「適當、均衡」的飲食,不是為了減肥就抗拒吃東西,不能偏廢食物的營養成份,而是注重「烹飪」手法, 盡量避免烹調過度,太鹹太甜太油都非口福之物。
而肥胖者大多數的問題是攝取過多食物、吸收過高熱量,是以配合減少飲食吸收原則,減少養分攝取,例如:飯前先喝青湯(水)、進食過程細嚼慢嚥、多選擇健康食物和不吃零食等。
除減少食物攝取之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任謝瀛華強調,還要落實運動概念,平時採行能做就不要躺、能站就不要座、能走就不要站、能跑就不要走,永遠保持活動的態度,是最有效的減肥方式。

小檔案:

:理想身高體重對照表
男性
高度

(cm)

理想體重

小骨骼型 (kg)

理想體重

中小骨骼型 (kg)

理想體重

大骨骼型 (kg)

162.5

49-54

53-58

56-63

165.0

51-55

54-59

58-65

167.5

52-58

58-61

60-67

170.0

55-60

58-64

62-69

172.5

57-62

60-65

64-70

175.0

59-64

62-67

66-73

177.5

60-65

64-69

68-74

180.0

63-68

65-57

70-75

182.5

61-66

67-73

72-77

女性

150.0

39-44

40-45

44-48

152.5

40-54

42-46

49-50

155.0

4149-

44-48

47-52

157.5

43-47

49-50

49-54

160.0

45-49

47-52

51-55

162.5

46-51

49-54

53-57

165.0

48-53

51-55

54-59

167.5

50-53

53-57

56-61

170.0

52-56

54-59

58-63

172.5

54-58

56-61

60-61

175.0

55 -60

58-63

62-66

177.5

57-67

60-61

64-68

180.0

59-64

62-66

65-70

小檔案:

:成人肥胖定義

身體質量指數(BMI=kg/㎡)

腰圍(㎝)

體重過輕

BMI ≦

1..5

正常範圍

18.5 ≦ BMI ≧ 24

異常範圍
過 重:24 ≦ BMI ≧ 27
過度肥胖:27 ≦ BMI ≧ 30
中度肥胖:30 ≦ BMI ≧ 35

重度肥胖:BMI ≧ 35

男性: ≧ 90

女性: ≧ 80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保健食品“納豆”在日本紅極一時

台灣「納豆激酶」21億市場發展現況及未來展望座談會

抗老化,預防疾病產品新趨勢:水素的奇蹟

中老年 性 3 大說不出口的毛病

新生兒及血管健康成主流--2007年日本市場受矚目的機能性原料

燃燒吧,脂肪!

涼夏飲品健康選

生活壓力大,好眠、助眠商品熱銷──睡眠特集

保留子宮頸─如魚得水,「性」福美滿

食物知多少?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