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學習是人生與事業的驅動程式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孫懷萱
期數 / 第88期

    學習是人生與事業的驅動程式


朗讀:

吳伯雄

學而有方,內外兼修,進步得見
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對於以終身義工為職志的總統府資政吳伯雄而言,學習,不僅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之一,更是個人與企業保有競爭優勢的唯一方法。
雖然成長於富裕的家族,但吳伯雄也和那個年代的每一個人一樣,非常珍惜僅有的讀書、就學機會,甚至於在進入事務繁忙的政壇服務之後,依然在本身所學的企業管理領域之外,多所涉獵各方知識,並期許自己能隨時接觸、學習最新觀念,將之運用在日常作息與工作領域當中。

停滯就是退步,不學將被淘汰
因為,吳伯雄深切地體會:當他人在努力向上、奮力向前之時,如果個人停滯不前,或是進步得太慢,無論自己目前處於何等優勢的社經地位,最後亦將被持續往前邁進的大環境所淘汰。
於是乎,當直銷大學在策劃之始,吳伯雄便概然允諾參與這個極有意義的「大事」,並樂於接受直銷大學榮譽主席的職銜,與眾多直銷人在學習之路上併肩向前。
根據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於1998年「台灣地區直銷事業經營概況」調查顯示,即使業界產值幾達新台幣400億元,但產業未來經營所面臨的問題,以64.88%「不法直銷業之破壞」及51.24%「同類產品競爭加劇」居前兩名,頗值得有心從事直銷事業經營者注意。
因為,「劣幣驅逐良幣」的事實自古有之,而不論是業者的破壞或產品的競爭壓力,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強化本身競爭力」!
而一旦優質從業人員愈來愈多,其所帶動的良性循環,將會促使整體產業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擴大對整體經濟的貢獻度。

資訊膨脹,更要學得有方法
然則在資訊泛流的今天,究竟何種資訊才是直銷人最需求的?哪些知識或技能是直銷人最必備的?什麼樣的經驗傳承可以減少直銷人的摸索期?有問題或是有所心得時,又該如何分享予更多的直銷人?……
正如吳伯雄對直銷人與直銷大學的期許一樣,直銷產業需要更有系統化的學習方針,才能協助眾人達到學習的真正效益,進而帶動整體產業與社會經濟的發展。
吳伯雄表示,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的學習管道只有「學校」這個地方,而一旦學業修習結束了,也就代表著個人只能在社會的歷練過程中自我學習,或是從各類書籍裡自我充實,不再有太多機會進修、成長。
而後,社會進入了工商發展時代,競爭步伐截然不同於農業時代,反而讓人們容易流入「囫圇吞棗」的假象,即使不再有機會進入學校就學、研習,也四處尋找某些課程,填鴨式地努力學習最新管理知識或語彙,意圖讓自己不「褪流行」於社會的演變當中。
吳伯雄認為,這樣毫無章法、系統化的學習,並無濟於真正的成長,對於直銷經營管理的發展助益也有限,尤其是在21世紀資訊時代來臨的此刻,直銷人必須加緊整合現有資源,調整學習方向與步伐,以強化個人競爭能力,屹立於直銷產業當中。

發展專屬的戰略、戰術、戰技
正如軍人在上戰場打仗之前,必須先學習擬定正確「戰略」、沙盤推演各式「戰術」、培養優秀「戰技」一樣,吳伯雄指出,直銷人也該因應現代社會的演變與需求,發展出個人專屬的直銷戰略、戰術與戰技。
戰略─直銷人除了要認知並了解公司的產品所有專業知識之外,更應拓展宏遠的國際觀,注意國內外直銷最新趨勢,培養正確的直銷觀念,並以「知己知彼」的決心與行動,發展個人及組織的短、中、長期經營策略。
戰術─為了因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直銷人絕不可以墨守成規、故步自封,只以過去的成功模式來挑戰新世代的來臨,而該多參與各類社團,多與人交換經驗、彼此分享心得,以靈活學習各家專長,減少付出摸索、嘗試錯誤的代價。
戰技─正確的直銷態度、良好的溝通技巧、廣結善緣的人際關係、專業知識的解說能力、系統化的組織發展等等,都是直銷人需要一再溫故知新的技能,也是直銷人培養下線、發展組織的法寶。
吳伯雄表示,「人情味」是中國人固有的美德,「人際關係」是直銷人經營人脈網絡的管道,當直銷人不斷地學習、持續地成長,並發展出愈來愈強而有力的競爭力之際,直銷人對整體社會的影響力及貢獻度就會愈來愈大,產業的整體形象就會愈來愈正面,直銷人的社會地位也就跟著水漲船高了起來。
因之,吳伯雄呼籲:成長、學習、發展競爭力,有志的直銷人,大家一起來!
鄭優

用心讀書,眼光遠大,業績倍增
在出版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去年一整年,國人每人平均購買、閱讀4.6本書;而許多人在踏出校門、進入社會之後,除了報紙,再也不曾在忙碌的競爭過程中,「撥空」親近書本,閱讀知識,成長心靈。

時間再少,從來不是讀書的阻礙
但對於公平交易委員會直銷專案小組召集人鄭優來說,時間,從來不是看書的問題、阻礙或藉口,每個星期,他最少會進書局一趟,大包小包地帶回一大落書,而只要一有空檔,他也會打開案頭的各類書籍,三頁、五頁的吸收著。
看書的好習慣,來自於小學老師的鼓勵,初中時期更養成了課餘逛書店的休閒嗜好,讓他的思緒能條理分明,理悟力能觸類旁通,更得以從一個沒啥機會補習的鄉下孩子,一路擠進了大學的窄門。
1.80年代初期,沒有顯赫身家背景的鄭優,在著重「高學歷」的就業市場上,以一介台大經濟系畢業學士的堂堂身分,闖進了業務領域,在金融圈裡歷練了一年多的sales生活。
即使日後鄭優進入研究所就讀,並成為工商時報記者,歷任過工商時報總編輯、副社長職務,以至今日擔任公平交易委員會直銷專案小組的召集人了,但在鄭優的眼裡,sales,絕對是一項崇高的工作,是每一個人一輩子都該走過一回的經歷。
「sales,可以讓人真正的成熟─懂得如何與人應對,學會怎樣才能爭取到他人的信賴。」鄭優說。
其實,對於個性內向、不善與人應對的鄭優而言,他從沒想到過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竟是「sales」,竟要面對那麼多不認識的「陌生人」,去「拉」當時才引進國門不久的信託基金業務。
一開始,甚至連鄭優本身都不認為自己真的適合擔任sales,因為,他在學校所學的學理知識,完全跟眼前這些工作需求無關連。

看書學推銷,讀書成嗜好
「我們在學校學的是『思考架構』,從來也沒有人教過我們,要怎樣才能把現實生活中的業務工作做好,於是,我『看書找老師』,自己找了一堆如何進行推銷的書來看,邊學邊做,邊做邊修正。」鄭優回憶著。
從此,「閱讀」這個嗜好,成為鄭優在工作領域學習、成長的大功臣,不僅累積出豐厚的社會經驗與學識,更讓他在事業領域上有所伸展、發揮。
不限本科所學的需求,鄭優也喜歡看歷史書籍、人物傳記類的書,因為,他可以從中學習到眾多歷史人士的成功道理與人格特質,讓自己在鑑古知今之餘,也提醒、改善個人的缺失。
因之,強調很多事情不必一定要親身經歷過,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鄭優,不學坊間sales所重視的高超對談技巧,反而著重在培養本身正確態度,並認為:第三流的sales「會說」,第二流的sales「會聽」,第一流的sales「會問」。
所謂的「會問」,指的是在仔細聆聽對方的話語之後,掌握談話主題及重點,深入直指問題核心,才能引發對方願意接觸、往來的興趣。、這一切有賴常讀書,多看報紙、雜誌,多與人相互交換看法,用心了解對方的看法與意見後,以自己豐富紮實的內涵提供對方所不知、所欠缺的資訊。

有學習才有動能
換言之,鄭優由書裡學到:別以利害關係與人來往,而要用「交朋友」的心,實在且逐漸擴大人際關係面。
「人心是肉做的!」鄭優笑著表示,「一回生,二回熟,只要你能誠懇、勤快,對方終究會接受你,視你為一個可信賴的朋友。」
曾經,鄭優與同事天天拿著大布袋到客戶那兒裝現金,然後搭著計程車輕鬆進公司;也曾經,他數度從客戶手上,接下了400多萬無抬頭、不劃線支票,自自然然地回公司。
客戶的信賴,雖然帶來了獨掛鰲頭的業績,但在鄭優的心目中,並不認為「業績就是一切」,重要的是個人對自我的期許,能否用心投入,廣結善緣,肯定自我,將「客戶」轉化為「朋友」,自然、無目的、無負擔地交朋友,彼此信賴、重視,以勤快、誠懇來經營客層,以時間來累積人脈。
鄭優語重心長地提醒某些汲汲於名利追求的直銷人,業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個人不斷地學習、持續地成長,用心對待每一位「朋友」,終究能達「業績倍增」的結果。
「人生就像一場以耐力取勝的馬拉松競賽,或許有人起步的早、一開始跑得比較快,但是,保持耐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學習』,有學習才有動能,才能讓自己不斷地想辦法突破、超越自我,贏得最後的勝利。」鄭優表示。
多方面讀書,多角度觀察,成就事業新視野
是以,鄭優除了建議直銷人要培養讀書的好習慣,從書本裡找老師,豐富個人的學識之外,也提醒大家要多注意時事,找機會擴大客戶的視野,協助其思考不同層面的社會領域,讓自己成為客戶不可或缺的資訊提供者。
除此之外,直銷人一有機會也該多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各類研修課程,與同業或異業人士交換心得、資訊與意見。
對於直銷大學的設立,鄭優認為此為極有意義的事情,直銷人一方面可以學習最前瞻的觀念與知識,另一方面亦可以彼此交換經營組織經驗與學習心得,讓大家以終身學習、彼此互動的心,共同為直銷產業的成長與茁壯而努力。
就像讀書習慣一樣,鄭優希望、鼓勵大家能培養一個不斷學習、自我成長的習慣,讓自己贏得人生馬拉松競賽的勝利。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克流感杯水車薪 禽流感大流行如何自救?

直銷贏家的行動方案

變色龍-最能應變的協調專家

直銷數位通2

告別舊世紀風波,共創績優新願景

橋樑角色篇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游走虛實間的新行銷模式

不敗法則篇

一個不可錯失的新機會──直銷與專賣店的超完美結合

開發993萬台灣苦悶族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