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出健康「水水」人生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張力良
期數 / 第178期
喝出健康「水水」人生
朗讀:
人體有70%是由水組成,水份可以協助養份運輸、促進新陳代謝、調節體溫、潤滑關節、保持肌膚彈性、維持體態,並將體內廢物排出,所以,隨時補充足夠水分,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關鍵!
水對人體的重要,早在中國唐朝就有相關記載;有神醫之稱的孫思邈,在其著作《千金異方》一書中,即有一卷〈服水經〉專門談喝水養生之道。而日本人更將「喝水養生」發揚光大,根據研究,日本長壽村居民維持健康長壽的秘訣之一,就是飲用號稱水質「日本第一」的水。
既然喝水關係著你我健康,那一天究竟要喝多少水才夠?喝什麼水、怎麼喝才健康呢?對於坊間充斥的各式各樣「機能」飲用水,標榜可調節酸鹼值、可清除自由基、長期使用可改善慢性病等的含氧水、逆滲透、電解水、海洋深層水、礦泉水、蒸餾水…,是否常弄得你「霧煞煞」呢?
小標:自來水煮沸就是好的飲用水
事實上,水的組成就是H2O,無論是經過電解還原、蒸餾純化或提高水中含氧量,內容物大同小異,差別不大。
專家認為,只要是乾淨、無汙染、少添加物的水就是適合人體的水,若以大台北地區自來水的水質來看,將自來水煮沸即是最好的飲用水,除非特殊狀況,實在不太需要花大錢買水喝。
以逆滲水為例,這種被應用於海水淡化、洗腎血液透析用水和實驗室的高純水,因為完全不含任何礦物質,人體需要的鈣、鉀、鎂統統不見了,長期飲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血管疾病、心臟病或骨質疏鬆症。
另外,有人推廣電解水,但電解水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其原水源的水質非常好,假如接用的水源水質不好,則經電解水機電解過後的水質,對人體健康反而有害,因為喝進去的是重金屬濃縮水。
根據中央標準局所制定的標準,包裝飲用水的硬度(以碳酸鈣表示)規定在250ppm以下,水中的鈣、鎂離子均屬於人體的必要元素,實在沒有必要完全去除,相反的,許多研究指出,水中鈣、鎂離子與循環系統的疾病有密切關係,飲水中鈣、鎂含量高者,心臟血管疾病罹患率較低。
而部分市售電解水器材,標榜可以把自來水轉化成鹼性離子水和酸性離子水,可治百病。但經過衛生署醫療器材評估小組審查相關資料,裁定電解水並無療效,因此衛生署曾以違反藥事法,在全省取締了八種電解水產品,建議民眾不要再被誇大不實的產品所欺騙。
小標:包裝水要注意添加物及生菌數含量
飲用水依水源可分為軟水、硬水,一般自來水經消毒、過濾,酸鹼(PH)
值約呈中性,而山泉水、地下水等礦泉水或海水等來源,由於礦物質含量偏高,多是偏鹼性的硬水;而國外的含氣泡碳酸泉,則是偏酸性的泉水。
無論是偏酸性或偏鹼性的泉水,飲入後,人體細胞內液可自行平衡調整,並不會對人體酸鹼值造成大影響,要注意的是,市售包裝水除了強調水的來源外,也有部分產品為了口感,添加糖、鹽或維他命C、礦物質等,如果民眾把這些有過多添加物的飲料當水喝,則會喝下過多的熱量、鹽份,對身體不利。
另外,有不少包裝水水源來自地下水或山泉水,雖經特殊處理,還是得特別注意水中的生菌數含量,最好選購知名品牌較有保障;若發現包裝水包裝有破損、水不清澈、透明,甚至有發黴等絲狀物或懸浮物,千萬不可飲用,以免將變質的水喝下肚。
喝水看似簡單,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正確、安全的喝水。醫生建議,一個健康的成人,每天至少要攝取2000~2500c.c.水,大約是8到10杯的水。
簡單的計算公式:每公斤體重需攝取30c.c.的飲水量,若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就至少要喝2100c.c.的水。運動量大或體重較重的人,則需要補充比一般人更多的水分。夏天排汗量較多,也要補充比平常更多水。另外像是痛風、膀胱炎、便秘、氣喘、發燒、抽菸或腎結石患者,更需要多喝水。
至於想知道自己喝的水夠不夠,可看看尿液顏色。若尿液顏色像啤酒般黃,就代表你水喝的不太夠喔。
小標:適時適量飲水沒負擔
有水腫情況或腎臟功能不佳、尿毒症與低血鈉症的人,水不能喝太多,每天喝水量不要超過2000 c.c.,且每次喝水量不要超過100 c.c.,以免身體無法代謝多餘水份,或是水中鈉離子過低造成低血鈉症。
‧水腫:身體水份無法排除,造成水腫,若按壓小腿發現有壓痕或是眼皮腫脹使雙眼皮變單眼皮,都是水腫的症狀,要限制喝水量。可以運動及睡覺時抬高腿部10公分來改善。
‧尿毒症:因腎臟功能受損,已無法代謝身體多餘水份,所以不能喝太多的水。
‧水中毒(低血鈉症):血中的鈉含量太低,可能會出現抽搐、意識不清、昏迷的水中毒(低鈉血)症狀。這種現象通常是採低鈉飲食,服用利尿劑又加上喝太多水所造成。
什麼時候喝水才適當?每天起床喝一杯溫開水,可促進腸胃道蠕動,增加代謝、預防便秘。
吃飯前喝水或是用餐時先喝湯,能讓胃有飽足感,但若邊吃飯邊喝水(或邊喝湯),反會使食物容易消化吸收,容易覺得餓而吃更多;將飯泡在湯中吃,則會因少了咀嚼,不易消化;若吃飽飯馬上喝水,則容易有胃脹不適情況,所以最佳的喝水時間,是在吃飯後半小時到下一餐前半小時之間。
睡覺前1小時可喝200 c.c.的水,以補充睡覺時流失的水份,尤其是中風的高危險群。但也不要喝太多或在睡前1小時內喝,以免造成夜尿,干擾睡眠。
水份補充很重要,不要等渴了後再喝,尤其是小孩子,活動量大,容易流汗,要經常提醒喝水。而年紀50歲以上的人,即使身體已缺水,卻因中樞神經退化,不易感到口渴,也要記得時常補充水份。
小標:喝對水讓你健康又有型
「水是百藥之王」!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曾在1999年5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一份時間長達10年、包含近48000個樣本的大型研究成果,研究發現,每天喝10杯或以上普通開水的人,得到膀胱癌的機會,遠比每天只喝6杯或更少水的人,低了一倍。
多喝水不僅能預防膀胱癌,它的「預防保健」效果還包括:
1)提升注意力:水份充足的腦部,能保持活力,把新的資訊牢牢記住。
2) 增強活力:生產電能和磁能給身體細胞,供應天然的能源補給。
3) 避免骨質疏鬆:水份有助強健骨骼。
4) 抵抗憂鬱:幫助身體自然補足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庫存。
5) 抗失眠:是製造褪黑激素的必需品。
6) 心臟病和中風:能預防心臟和腦部血管阻塞。
7) 抗癌:使造血系統運轉正常,有助於預防許多種類型的癌症。
8) 減肥:據美國肥胖協會(Obesity Society)研究指出,以水代替含糖飲料的減肥者,每年能多減掉5磅體重。如果每天多喝幾杯水,也可再減2磅。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