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甫
金融風暴爆發,台灣企業苦度小月!中華徵信所6月18日所發布的「2008年台灣500大企業調查」,顯示去年前500大企業中有五分之一虧損,每五家就有一家虧錢,比例高達兩成,創下歷年之最;而去年營收前十大的企業,竟然有50%去年都虧損。
選對經營模式,力抗不景氣
和前年相較,去年500大企業總稅前純益大幅縮水1.4兆元,衰退幅度高達86%,整體表現創下近7年新低。
500大企業去年平均營收僅小幅成長1.22%,和2007年44.38%相去甚遠,且受到金融海嘯衝擊,整體稅前純益僅剩1,847億元,為2007年1.57兆元的九分之一。
獲利表現不振更反映到企業人力政策上,去年500大企業僱用員工總數較前年大幅減少2萬1,418人,景氣低迷可見一斑。
去年台灣企業困境重重,但今年依然充滿荊棘,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說,今年全球股市大反彈,但大多是買盤炒作帶動,由於台灣總體經濟仍在低檔,各類產業上半年營收沒有好轉。
相對於傳統企業,去年直銷行業的表現還算不錯,同樣是面對了消費緊縮的考驗,但是在事業機會的帶動下,傳統企業的裁員,正好為台灣直銷提供了一批新血。
2008年的台灣直銷,基本上是一個經營模式的驗證年,選對了正確的經營模式,則不僅可以抵抗不景氣的襲擊,甚至還可以展現過人的逆勢成長佳績。
安麗公司
去年,安麗公司以其傑出的品牌、服務以及七大體驗中心所創造出來的消費價值,除再次以64億穩坐龍頭外,也仍舊與第二名保持著一段相當的距離。
安麗台灣總裁劉明雄表示:「消費者越來越重視消費的價值感,如何讓消費者認同企業的價值,已成為企業勝出的關鍵。安麗公司除了有受到普遍肯定的品牌行銷、廣告、多元產品的選擇、高品質的服務外,更陸續打造了七個體驗中心來為全台灣每年85萬人次的消費者提高消費價值。」
劉明雄這一番話顯示,安麗在品牌、行銷、廣告、產品、服務各方面都已相當成熟,因此可以進一步創造消費的感受與消費的價值。而安麗在台北體驗中心升級後所釋放出來的能量,也可以預見2009仍會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美樂家
美樂家於2008年以48億營業額正式成為台灣直銷的亞軍。美樂家健康生活館可以說是直銷與實體通路結合的先驅,並且也是目前直銷實體通路操作最成熟與最細膩的一個典範。
美樂家傑出實體通路操作手法,為美樂家創造了連續十一年成長的歷史性紀錄,而且最近五年來,美樂家幾乎每年都能取得二位數以上的成長。因此,雖然美樂家在台灣市場只有短短11年(至2008年),卻能夠乘著漂亮的成長曲線躍居第二,美樂家總經理劉樹崇向以行銷手法著稱,在進入50億俱樂部的門前,劉樹崇心中還有許多新點子,2009挑戰50億應該不是問題。
賀寶芙
賀寶芙從2003年的18.9億一路翻升到2009年的46.3億,並正式成為台灣第三名的直銷公司。
相對於安麗與美樂家數百種產品的特質,賀寶芙的產品並不多。不過,賀寶芙把自己定位為一家提供均衡營養的直銷公司,卻能夠以相對有限的產品創造出第三名的佳績,營養俱樂部的拓展與社區經營可以說是賀寶芙締造新猷的主要因素。賀寶芙台灣總經理陸莙函認為,假以時日,社區經營所營造出來的力量,不無可能使賀寶芙營養俱樂部成為便利商店以外,另一個具有高度滲透力的社區生活重心。一旦達到這個境界,賀寶芙也能很快成為50億俱樂部的成員。
2008年前三大直銷公司安麗、美樂家、賀寶芙有一個共通的特點,那就是實體通路的創新與落實,而不論是由公司投下鉅資的安麗大型體驗中心、美樂家生活館,或者由直銷商投資的賀寶芙營養俱樂部,實體通路對於直銷企業擴大影響力有相當顯著的效益,這是一個不可忽略的趨勢。
雅芳
前年的第二名雅芳公司在去年因「消費導向鮮明,而事業導向可揮灑空間較為有限」的主觀因素,並受到客觀的景氣衝擊下,雖在第一時間即祭出相當優惠的事業導向策略,其效果並無法彌補消費緊縮所造成的營業下滑。
因此,當雅芳從44億下滑至40億,已被美樂家、賀寶芙趕上,無法保住第二名的寶座,暫時成為台灣直銷的第四名。
不過,雅芳畢竟是一家百年的公司,在消費者心中仍有重要的品牌地位,一旦荷包緊縮的客觀條件不復存在,雅芳的實力仍舊不容小覷。
如新
如新公司近年來一直維持在32~33億的水平,不見明顯成長,也不致大幅縮水。不過,如新在2009年作了一次制度的調整,這一項協助新人存活的策略性調整,在美國先行施行有相當不錯的表現,台灣如新也預期這項調整可以使如新展現全新的活力。
美安
美安自進入台灣市場以來,即展現相當不凡的競爭力,這股競爭力,主要來自於兩個領域的結合,第一個領域是多元網路平台的充分運用;第二個領域則是產品的發展速度與廣度。美安台灣總經理胡殿群指出,除了不斷推出自有產品,至今已達168種外,透過異業結盟而開發出來的產品更超過一百萬種。
美安公司去年營業額為17.6億,帳面上並無成長。不過,這個數字並未包含異業結盟產出的業績,也因此無法實際反映出美安網路與異業結盟雙箭頭的獨特優勢。
簡單而言,美安追求的是一種將通路效益極大化的境界,把經營者、消費者、甚至非正式會員的消費力量全部引導到美安的網路平台消費,如果說安麗、美樂家、賀寶芙三者是直銷與實體結合的應證,那麼,美安就是直銷與虛擬結合的一個重要典範。
丞燕
丞燕公司2008年業績為16.8億,較前年略為下滑2%。對此,丞燕公司有深入的自我分析,丞燕公司表示,環境其實不是最大的因素,台灣丞燕的微幅下滑,主要原因還是戰力的分散。
去年,很多直銷商協助拓展人氣正旺的香港市場,一口氣把香港市場的成長率拉到四成。但是,主力戰將遠攻異地,難免導致台灣主力市場整體戰力減弱,這個現象過去也曾經發生在安麗及如新公司上面,相對於過去安麗與如新為了拓展大陸市場所造成台灣市場的動盪,丞燕在不景氣及戰力分散的情況下只下滑2%,其實也是相當不錯的表現。
葡眾
葡眾是2008年另外一家極為值得注意的公司,2008年年營業額為16億,較2007年成長了29%,為前十大直銷公司中唯一近兩年連續成長超過20%的公司,而2008年同時也是葡眾公司連續第五年的高成長。
一般認為葡眾以靈芝產品為主力,不過,2008年葡眾最暢銷的產品卻是益菌「康貝兒」,此一產品年營業額3.8億,佔總營業額24%。
葡眾的成長顯示,在實體通路、虛擬通路的走向之外,相對比較傳統保守的直銷公司如果能藉力優勢的新產品,以嚴謹踏實的腳步深化耕耘,也能夠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發光發亮。葡眾的成功,無疑也為台灣本土直銷企業帶來了一些啟發與信心。
科士威
科士威公司經過數年的努力,終於正式躋身十大行列,這一家在馬來西亞直銷市場中數一數二(與馬來西亞安利互有領先)的直銷公司,總算在地基穩固之後展現了應有的能量。
2008年,科士威年營業額為15億台幣,較2007年成長超過30%,為十大直銷公司中年度成長率最高的公司。
科士威的穩固地基主要在於產品的開發能力,任何有市場性的產品,科士威都能夠很快的「以量制價」開發出高品質也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例如,去年最熱賣的酵素液產品,就是科士威產品開發能力的最佳寫照。
傳統通路相似酵素產品價格約為1800~2000元之間,但是,做為直銷產品,科士威酵素液定價就比傳統通路同類產品便宜一半價格(890元),如果是會員價則還會打七折;遇上促銷,甚至只賣500元。也因此,單單酵素液一個產品,2008年在台灣就賣了60萬瓶(若含外銷則超過100萬瓶)。以最低的促銷價每瓶500元計算,酵素液在台灣的年營業額最少有3億。
科士威的產品不只能夠以價格優勢進入市場,另一方面,科士威的產品品類也是直銷行業中的一絕,至2008年,科士威的產品種類已超過六百種。
產品為科士威綁住消費者的最大利器,而實體通路包括公司出資的營業所(20家)、特惠屋(69家)及直銷商出資的領袖中心(220家),成功幫助科士威吸引大量的消費者,並透過前述產品優勢創造消費能量、引導出經營者。
在科士威的三類實體通路中,營業所(大多鎖定家樂福)及領袖中心為過去多年長期經營拓展的成果,兩者的營業效益佔總營業額的60%;而特惠屋則是2008年借鏡香港屋村經驗的全新展店策略,透過聚焦社區經營,取得了佔總營業額40%的顯著成果。特惠屋的成功,乃使得科士威能夠從10億成長到15億,除進入十大行列之外,並奪下年度成長率之冠。
秀得美
秀得美每年都成長,但是成長的速度並不快,從12億到13億一共歷經了3年。不過,秀得美在2008年終究還是以13億的年營業額進入了十大之列。
秀得美的入列,為台灣本土公司在十大行列中再保住一個席次,而這個難得的名額,也等於給這家相對保守的公司一次重要的激勵,未來,秀得美公司能否採取較為積極的策略,則是能否長期守住十大的關鍵。
東震、妮芙露、善美得
前年十大中的仙妮蕾德、東震二家公司,皆因各種不同因素而退出十大行列,仙妮蕾德已於今年初正式撤銷報備,不再屬於直銷;而東震公司則因為於去年做了部份制度的修改,導致業績震盪,無法固守前年取得的佳績。不過,從2009年起,東震似乎已經走出修改制度的陣痛,每個月平均業績約有1億元台幣,在未來,這一家以五行命理為產品開發依據的特殊公司,仍有機會再次問鼎十大。
而躋身10億大關之列的妮芙露公司目前仍在調整中,2008年雖未回報業績,不過,據估計應該仍保有10億,顯見妮芙露已不復失血。而如何走出近年日系公司在台灣市場的挫敗,恐怕是未來妮芙露調整經營策略的重要思考方向。
另一家過去曾經有30億實力的日系公司善美得,預估去年的業績約在8-9億之間。
優莎納
做為第一家以雙軌制在台灣獲得成功的優莎納公司,於去年仍維持在8億的水準,實際營業額為8.2億。雖然未見明顯成長,不過也算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優莎納公司表示,影響2008年的表現主要有三大因素,其一是提供更吸引人的額外獎金計劃;其二是推出忠誠計畫,以提高留人的效益;第三,為不活躍的直銷商創造再一次啟動活力的雙贏計畫。
營養補充產品仍為優莎納的主力產品,此類產品2008年營業額超過7.5億,佔優莎納全年產品營業額的92%。
綠加利
綠加利公司是另外一家雙軌制公司,同時也是目前僅存三家較具競爭力的日系公司之一,不過,在2007年取得較高成長之後,2008年綠加利顯然也遇到了一些瓶頸,全年營業額並無明顯變化,營業額為7.2億。
綠加利的瓶頸,可能也是以單一產品為訴求的直銷公司的一個警訊,當葉黃素市場炒熱之後,市場上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葉黃素產品,雖然綠加利以品質為其對抗對手的訴求,但品質只是消費過程的一個選項,其他競爭對手也自有其可以吸引消費者的訴求,因此,市場上的葉黃素產品顯然已對綠加利產生明顯的擠壓。
表一:2008年台灣20大直銷公司年營業額一覽表

小啟
由於公平會年度產業調查報告無法於本刊截稿前出爐,以致無法於七月號雜誌上刊載相關數據。為使本刊讀者能於第一時間獲取公平會年度調查報告,我們將於公平會調查數據正式出爐翌日(預定為七月一日)將資料整理後完整刊載於直銷世紀網站,敬請期待。
直銷世紀相關網站網址
直銷世紀網站:mlm.com.tw
直銷百科網站:dswiki.net
直銷人力銀行:job.dswiki.net
直銷書店網站:store.dswiki.net
直銷e世紀網站:emlm.dswi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