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大師開講

奧運之後的儒家


分類 / 大師開講
作者 / 傳佩榮
期數 / 第189期

    奧運之後的儒家


朗讀:

這三句話,第一句是孔子說的,第二句是子夏轉述孔子的話,第三句是有子說的。三句話的重點都是:人與人可以互相尊重,彼此欣賞,依禮而行,永保和諧。這樣的觀念不只是華夏子孫的心聲,也道出了人類共同的願望。

儒家有助於現代化社會的發展
今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我在深圳作了一場演講,題目是:「儒家文化在當下為什麼重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考慮兩點:一是儒家有助於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二是對於現代化社會所造成的後遺症,儒家也有辦法加以化解。
關於第一點,我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參考馬克斯韋伯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理解。依韋伯所說,資本主義能夠成功走上現代化的道路,是受到基督教的啟發。新教(尤其是喀爾文教派)相信人是蒙受神恩而生,因此必須發揮一切天賦能力才可以回報神恩。這種發揮自然會取得世間的巨大成就。
其次,在得到成就之後,萬萬不可耽於享受,否則又與俗人無異了。換言之,追求成就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社會、造福大眾。「入世」與「禁欲」這兩種看似予盾的倫理原則,形成無限的張力與動力,使西方世界(以西歐與北美為代表)成為現代化的領頭羊。
一九七

○年代,從日本開始,然後是新加坡、南韓、香港、台灣,這五個東亞地區也走上現代化坦途。那麼,東亞現代化背後是否也有一套倫理觀呢?日本學者首先倡議說,那是儒家在起作用。試舉一例說明,凡是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地區,都有兩點特色:一是儲蓄率較高,二是重視子女教育。這兩點所造成的資本與人才,自然會指向一個社會的進步發展。
當然,我們在此可以質疑:一,到底什麼是現代化?二,儒家早已存在了兩千多年,為什麼到了二十世紀才促成了這種現代化?
簡單說來,現代化是讓一個人可以自由追求成就(其具體表現是賺錢)的社會制度,因此它包含了合理化、教育普及、法治、人權保障等一系列觀念。近二十年大陸改革開放,造成沿海地區經濟繁榮之後,許多人熱衷學習傳統文化,形成一股可觀的國學熱。這是不是代表儒家「並非」促成現代化的因素,反而是現代化之後才產生的尋根熱潮?
這個問題很難找到簡單而讓人滿意的答案。我比較關心的是:不管儒家是否促成了現代化,它現在受到普遍的重視,那麼也就應該面對第二個問題:它能否化解現代化的後遺症?或者擴大眼界來問:傳統文化在今日還有安頓人心的正面價值嗎?
儒家三點外在特徵:尊重傳統、關懷社會、重視教育
傳統不會說話,它需要我們每一代的學者來作新的詮釋與應用。因此,我對上述問題的答覆是肯定的。理由很簡單:除了傳統,我們手上還有什麼王牌呢?並且,傳統的資源累積了二千多年,誰能斷言它無法因應今日的挑戰呢?如果我們不願承認西方有什麼萬靈丹,而事實上西方人是自顧不暇,那麼何不認真面對現代化後遺症,在儒家與道家裏面尋找重要的啟示呢?
目前大陸的國學熱聚焦於儒家,這是非常自然的趨勢,因為儒家自古以來即有三點外在特徵:尊重傳統(對過去),關懷社會(對現在),以及重視教育(對未來)。外在特徵無濟於事,除非我們也能清楚認識它的內在意涵,也就是它的基本思想。
儒家受到大家的注意,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卻要避免讓它成為像教條一般的意識型態。合理的思維是今日所需要的,儒家首先要經過的正是合理思維的檢驗。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孔子的養生之道

益生菌知多少

2002直銷大事

開始要謹慎

許下你的千禧宏願

重新思考職場人際溝通

環境造就不一樣的你

到荷蘭尋找救贖的答案

從技術到藝術

變身重生的喜悅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