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的服務,成功的捷徑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期數 / 第95期
精緻的服務,成功的捷徑
朗讀:
服務業已凌駕所有行業
過去,我們以為「服務」是服務業或銷售工作的核心價值,也只有在這樣的業種內,其服務人員才需要擁有良好的服務態度與服務精神;但是,時代不同了,現在我們所身處的,是一個服務業與製造業疆界破壞的時代,製造硬體的科技公司,也有可能生產軟體,更可能將其軟體放到網路上付費下載,這時候,這家科技公司就不再只是製造業,而成了服務業;美國家電大廠奇異(GE),不僅製造家電設備,還跨足電視傳播與金融業,其營收已有4成來自服務業;中華電信以往只定位在電信事業,民營化、自由化之後,面對更多的競爭,現在得花費更多的心力,在服務舊有客戶及開發新客戶上。
業種、業態之間的疆界,被數位化、自由化競爭破壞後,絕大多數的企業,均被迫將「服務」二字,從此與之劃上等號;服務的領域,不再侷限在那種行業、什麼身份,每個企業所涵蓋的領域、每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均得與服務息息相關,其間只有多少的差別而已。
以往,專家不斷呼籲:「一個滿意的顧客平均和5個人分享,不滿意的顧客則向12個人抱怨」、「開發新顧客的成本,是維持舊客戶的5倍」...,這些發現,現在起,對每一個人都開始有意義了,不論你是百貨公司的專櫃小姐、電腦科技公司的軟體開發設計師,還是市政府裡朝9晚5的公務員、搖筆桿的作家...,只有將顧客服務的精神輸入你的行為程式中,你才能在數位競爭的環境中,得到救贖。
創造忠誠顧客的不二法門
彼得‧杜拉克說:「企業的目的,就是要創造顧客並且留住顧客。」但是,只憑藉服務,並沒有辦法做到。原因是今天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同質化競爭的環境,你有的,他一定也少不了,你懂服務,也許他做的比你還好,如果服務只是停留在鞠躬哈腰、微笑致意上,或者再擴大些,運用最時髦的宅配服務,藉以滿足售後服務需求,而這樣就夠了嗎?這些就是客戶想要的嗎?
要想在同質化競爭中殺出重圍,唯有服務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更好、更精緻、更出人意表的服務,有人稱它做「精緻服務」或「驚奇服務」,就是指,這個服務並不只滿足客人「想得到」的服務,而是在顧客還沒想到,或想也想不到的時候,你都幫他做到了。
如果你是顧客,為你開車門的服務,固然令人心悅;但是,當你在餐廳中打翻午餐,心慌意亂時,服務人員熱忱的為你再送上一份免費的、同樣的餐點,是不是更令人窩心?如果你是顧客,售後服務固然令人方便,但是,如果服務人員可以為了你珍愛、卻已絕版的配件,不惜奔波尋得,哪一種會令你發自內心的感激?
精緻的服務,並非遵循規定,為一種訓練後的反射動作;而是人性化的處理、真誠的、同理心的對待;如果精緻服務代表一百分的話,滿足顧客的教條式服務,只不過是及格而已,要做哪一種?不言可喻!
讓服務與成功劃上等號
服務,基本上是無形的,顧客無法在拿到產品時,單從瓶罐上的080專線即感受到服務的力量,如何讓服務變得立體有形,不只從事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需要學習,更需要企業文化的養成才能達到。當員工身處非顧客導向的公司中,第一線的服務或銷售人員,就無法以顧客為導向,所言所行自然將顧客摒棄於外。每一位創業者都需要顧客以完成創業大夢,沒有服務,哪來顧客?沒有精緻的服務,哪來忠誠不貳的客戶?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向來強調關係行銷、口碑行銷的直銷,當然深諳此理。但是,只做到生日時寄卡片、送貨到家、維修、退換貨服務...,就夠了嗎?就能滿足顧客,讓他們心甘情願成為你不支薪的推銷員嗎?你能做到的別人也能做到,那麼你的競爭優勢到底在哪裡呢?
要與眾不同,要讓自己在同質化競爭中異軍突起,進而殺出重圍,精緻的服務,是一條能夠畫出你與競爭對手的分隔線,也是一條通往成功的終南捷徑。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