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好話一句萬事成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高信譚
期數 / 第51期

    好話一句萬事成


朗讀:

縱觀歷史、環顧全球,在各行各業中,真正能夠把握機會登上舞台,展現智慧、激發潛能、完成理想者,大多數都是善於溝通的人。
但是我們卻不是一個善於溝通的民族,我們是一個「夢裡尋他千百度,見他一話說不出」的民族。從小到大,很少有人訓練我們如何「說話」及如何「聽別人說話」,重視「剛毅木訥近乎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卻忘了如今是一個群眾時代,有溝通才會有群眾,有群眾才會有力量,有力量才會成功。

說好話的事前準備
想要成功嗎?先學學如何「說話」吧!話要說的好,必需要「言之有物」,使話說美、好、動人、有建設性。語言是經過長久追求和摸索的結果,而這種結果和過程叫做「語言的基礎」,分述口:
1.經常的閱讀:多讀詩詞古文,語言比較優美;多讀新資訊,語言就有時效性;多讀傳記、演講,語言有影響力,所以一定要經常閱讀。
2.充份的準備:多走、多看,行遍天涯、壯遊七海、聽得多、看得多,信手寫來,皆是文章。
3.充份的準備:天下事靠準備,不靠智慧。因為智慧與記憶都不會持久,但是記錄卻永在身旁提醒我們。我以前曾得過兩次金鐘獎,得獎時的致詞還頗受歡迎,原因無他,而是我在將近一年前便將致詞準備好了,「不怕沒機會,就怕沒準備」呀!
4.不斷地練習:古謂「熟能生巧」,想要說話說得巧、說得好,就要把握每一個機會練習,即使講不好,甚至想打地洞鑽進去,仍是一次有用的練習,寶貴的經驗,要知道「從來沒有失敗經驗的說話者,便永遠無法成為成功的說話者」,不斷地練習是學習說話的唯一途徑。
5.凡事不強求:對於不同的認知、看法,要傾聽他人的意見而不堅持己見,溝通時,心情要放輕鬆,避免爭執或吼叫。

溝通無礙八大要訣
學會了說話的內涵後,溝通便無障礙了嗎?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話說的不清不楚,即使再有內容的談話,別人仍是聽得一頭霧水。溝通無礙有那些秘訣呢?
1.發音清楚:說話不要含含混混、咬字不清,也就是嘴與舌頭不要偷懶。我有個朋友,他說「紅花紅,黃花黃,紅花開在黃花上」,常常會說成「馮花馮,房發房,馮發開在房發上」。好像火星人學說地球話,變得不倫不類。
2.音量適度:說話時要認清場所、調整音量,聲音太小或太大都不得體,因為聲音太大令人覺得目中無人,太小則是缺乏信心。
3.邏輯簡單:語言觀念的結構不要太複雜,要易於瞭解,簡單地說,把一個簡單的道理說得使自己明白的是普通人;把一個簡單道理說得使大家明白是成功的人;把一個簡單道理說得所有人都不明白,那就是哲學家啦!
4.偶爾停頓:停頓是一般說話和公開演講中很重要的一點,不僅是給自己一點思索的時間,給對方一點考慮的餘地,也是給雙方一點迴旋的空間。懂得停頓的人才不會顯得咄咄逼人、妄自尊大,也易於使對方好奇,使說話更有韻味、更易接受我們的意見。
二次大戰時,英國首相邱吉爾談到蘇聯佔領東歐的問題,他認為各國應共同努力,通過自由選舉,使蘇聯放棄東歐國家,有人問道:「首相,你打算如何進行?」邱吉爾遲疑了一下,引起大家的注意,然後說「呃!現在,嗯,現在」,眾人以為他要宣布重要決策,便全神貫注地聽。他每吐出幾便停頓一下,說:「現在─你要我做的─無異是走過那條─架在老生常談與洩漏機密之間的─窄窄的獨木橋!」他這樣一緊一鬆的說話方式,不僅製造了懸疑,也造成別人期盼,形成語言獨特的趣味性,知名度也水漲船高。
5.真誠詢問:在說話時,要重視對方反應、徵求對方的意見,並關心其需要。避免說:「你懂什麼!聽我的!給我閉嘴!」,要常說:「你覺得呢?你認為呢?」,如此溝通才能和諧順利。
6.引用恰當:溝通的時候難免會各自表達各自的理念,誰的理論可信度高、見解有說服力,才能得到對方的支持與尊敬。所以不少人喜歡旁徵博引、論古說今,東一句孔子說、孟子說,西一句國父說、毛澤東說,用來加強自己的論點,藉以證明「英雄所見略同」。不過,引用時要注意時間、局面,以免自討沒趣。
例如在中國大陸,最好別引用李登輝、蔣中正的話;對於佛教徒要避免引用「聖經說……」,否則不引用還好,一引用之下,反倒惹得對方面紅耳赤、暴跳如雷。
7.重覆的必要:重覆的必要在於加深對方的印象,使對方記憶深刻,抓住談話的要點。
8.趕快閉嚨:談話的時候,無論事情談成或沒談成,都要做個適當的結尾,改天再繼續談,不能因為沒有結論便一直喋喋不休,聽得對方哈欠連連,猛打瞌睡,自己還跑過去,扶著對方的頭說:「我再講3點,這是我的第8個3條,這8個3條說完,大概差不多了。」對方一聽之下,若不當場暈倒,也會口吐白沫不省人事!能適時把自己的談話做一個結束的人,才是會說話的人。

該說與不該說的話
言之有物、溝通無礙之後,便學會如何「說好話」了?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們常會說出破壞友誼、傷感情、自取其辱的話,不相信嗎?下列便是我們常會說的不該說的話:
1.髒話:除了三字經外,我們常會自視與對方很熟而說:「高信譚,好久不見了,你他媽的還沒死呀!」要知道,越深的交情,越久的友誼,越要互相尊重,因為罵人的話,不僅僅傷害對方的感情,也貶低自己的人格。
2.怨言:偶爾抱怨一下乃人之常情,但如果常常抱怨不停,使每一個聽我們講話的人在心裡上,背負著沉重的負擔,避之唯恐不及,那些抱怨就變成了友誼的破壞者!
3.刺語:每個人都有遺憾,要幫助、關懷都來不及,那還忍心冷言冷語諷刺他呢?諷刺的話只會破壞人際關係,只會傷人心,對自己有害無益。
有不該說的話,當然也有該說的話,多說這些話,可以加深我們和別人的感情,使我們處處受歡迎。到底是什麼話有這麼大功能、這麼好的效果呢?
1.感謝的話:感謝的話非說不可,心存感謝的人,才是可敬的人;常說謝謝的人,才是有修養的人。感謝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也是最有力量的語言、最親切的表現。
2.讚美的話:讚美是友誼的催化劑,也是人際關係的膠著劑,讚美別人表示自己有信心使人際關係更圓融。但是讚美不應有附帶條件,所以類似「高小姐,你是我平生所見最美的女士,雍容華貴、舉世無雙,越美麗的人越大方,高小姐,可否借我20萬週轉?」像這種讚美,等於騙子的行為,只是利用人性弱點去騙錢罷了!
3.道歉的話:道歉是智者的行為、勇者的語言,我們應隨時留意,要多用道歉的話,修正自己的錯誤、尋找改進的機會。
語言是溝通的橋樑,是過程、不是目的,只講究技巧的人,是捨本逐末,到最後一無所有。高子曰:「語言是靈魂的鏡子,不誠懇就不傳神」,誠懇是語言的戰略,是生命的指南,說話誠懇的人,不僅語言成功,一生的事業發展也會成功。
但是,事情是做的,不是說的;說得到,不如說的好;說得好,不如做得到。唯有想得到、說得到、做得到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才能在立言以外,也立功、立德,不僅說話受人歡迎,同時在行為上澤及社會,惠及同胞,變得真正成功而可愛!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種子部隊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

獨眼龍

夏天的甲蟲

成為快樂的直銷人

樂在當領袖

系統管理達成高效率

直銷人生20法則

阿金輓歌

女性如何在職場與家庭中創造雙贏

直銷人新生活提案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