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打電話的機率越來越少、當社群軟體越來越興盛,其實我們的直銷事業已開始網路化了。
社群軟體已經普及到每個人有至少2種,LINE、FACEBOOK幾乎人人都有,微信則是與大陸往來的首選,社群軟體越來越盛的情況,導致電話使用率越來越低,而直銷依賴通訊最深也最多,是故這種社群軟體藉為通訊之用就更普及,當然也節省許多通訊開銷。
另一種有趣的現象,兒童人手一支手機似乎不稀奇,畢竟鑰匙兒童需要一支電話跟家長保持聯繫,但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家手拿一支智慧手機,也許旁人就會好奇:這不是年輕人的玩意兒嗎?這老人家會使用嗎?不要懷疑,也許老人家用途不多,但使用的時間卻不比年輕人少。
從上述兩種現象看來,直銷已經悄然地做了一個很大的變革,如果我們的眼睛還沒看到網路直銷,勢必被直銷網路給淘汰,所以直銷的從業人員,不論您扮演什麼角色,只有瞭解網路直銷,才能迎接新的直銷變革。網路直銷的方向規劃,可以從三個面向來談起:
一、網路獎金制度規劃
筆者從事直銷顧問講師超過20年,直銷產業經歷過許多變革,但不外乎兩個方向——「事業面」與「消費面」,獎金制度的規劃也是如此,許多直銷公司業者會有共同的疑問,直銷公司的網站為何跟一般購物網站的消費行為完全不同?同樣都是把產品放在網路上,但一般購物網站吸引的是陌生消費者,進而變成慣性消費者,然而直銷網站吸引的卻是經營者購物,甚至連一般會員上網購物的機率都不大,更不用提陌生消費者購物。單從獎金制度來看這個問題:
- 入會手續繁瑣
直銷公司入會一定要繳交入會費及身分證影本,同時還不得在網路上加入,光是這幾個原則就等於對網路直銷判了死刑,一般網路購物很簡單,只要登錄成為會員,或是只要第一次下單就已經是會員,對一個單純的消費者而言,我只是要消費,沒有囉嗦的一堆原則,這時候只有一種直銷公司可以經營得很好,那就是沒有落地的非法直銷公司,而非法直銷公司必須由哪個單位來「主動查證」?很抱歉,中華民國沒有任何一個單位認為他必須「主動查證」,也因此,中華民國的網購這一塊業績並沒有直銷產業的份兒。
- 加入消費還要繳稅
我們在任何一個網站上購物,買一輩子也不需要繳稅,但在直銷公司,只要您是入會的合格直銷商,除了在7萬元以下有個自用額度,超過這個自用額度會視作營業收入,必須繳交零售差額的所得稅,我想任何一個消費者都會對這個條款產生很大的疑慮,撇除網購,實體直銷購物都會買越多、稅繳越多的情形下,直銷的稅法就阻擋了消費者,更何況網路直銷會引來的消費爭議。
- 消費者的優惠
直銷經營者的收入來自於獎金制度,公司要撥獎金還要對消費者做促銷,直銷公司的利潤從哪兒來?尤其網購之所以會吸引人,有很大一個區塊來自於促銷,因為便宜就能吸引衝動購買,然而直銷公司要便宜就等於是犧牲經營者的利潤,因此無法吸引網購客戶。
直銷公司想要經營網路,必須從公司的規劃著手,倘使礙於法律或自身的問題,就必須設法從其他角度切入或規劃,否則沒有解決這三個問題,網路化就只是一個夢想。
二、網路佈局
網路佈局指的是公司或組織或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佈局,例如「關鍵字」的曝光,在網路的世界裡,沒有人會了解你的生意做多大?公司規模又如何?但是現在的人只要是買東西,多半會搜尋一下,只要搜尋的資訊有您,那麼購買的機率就會大增,網路的佈局有哪些呢?
- 免費網站
這是一個不花錢但是可以複製很多個這樣類型的網站,你可以是形象網站,也可以是購物網站,當然有購物功能就必須付費,就連個人沒有龐大資源,都能自己動手做網站,並運用各種方式曝光與露出,有相關需求的消費者,只要搜尋得到這個網站,看到精美的圖文解說,至少對產品就有進一層的認識,一般公司也都會開設一個網站,但筆者說的這種類型是你可以開無數個,內容相同或不相同的網站,光是這樣網路的曝光就很高了。
- FB粉絲專頁(社群)
粉絲專頁跟各公司官網一樣,但又能在社群裡悠哉遊走,不論在任何瀏覽器、任何搜尋引擎,都要能找到我的組織或我的產品,FB也是搜尋重點,於是社團與粉絲專頁扮演的角色就很重要,同時粉絲專頁具有打廣告的功能,既然能夠打廣告,在行銷上的變化以及策略的運用就無遠弗屆,除非您不想在網路上做生意,否則沒有理由不開個粉絲專頁。
- 部落格
部落格除了跟形象網站一般,還能放一些文章,用文章形式來表達產品的使用心得,甚至一些比較個人化的想法,然而近來使用部落格的人口減少許多,各個搜尋引擎也對不同的部落格有不同的優先順序,要掌握更大量的曝光,透過不同的部落格的確會給您更多露出機會。
- 影音網站
影音太重要了,但是點選影音的人口還是比文字少一些,可是這幾天新聞報導指出,台灣居然看影音人口是全球之冠,可見影音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影音也不難,如能學習一些簡單的剪接軟體,便可以發揮更多創意來彌補圖文行銷的不足,重點是創造您在不同平台上的關鍵字搜尋。
我們前面所提的這些佈局其實一點都不難,只是比較耗時費工,但是這些都是一次性的功夫,也就是您建立起來以後,維護的時間不會太多,但卻是個人行銷和組織行銷的利器。一般而言,這應該是公司做的佈局,再讓組織運用,但若不了解網路行銷,也就不知做這些佈局的意義何在!日後我會在這個區塊多著墨,以便讓從事直銷的人更了解網路的運用。
三、網路行銷技巧規劃
筆者遇到很多業者對於直銷跟網路之間的關聯性質疑,總認為我要做的是直銷,跟網路就不是同門同路的人。其實不然,如果任何產品都能放在直銷來銷售,那麼任何行銷都可以在網路上執行。如前言所說,每個人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如果溝通都可以放在FB、LINE上面進行,其實直銷已經網路化了不是嗎?還有很多直銷技巧是可以藉助網路的,例如:網路進人、網路留人、網路育人,礙於篇幅,筆者會在日後為大家一一詳述。
以網路進人為例,捷運上不乏看到坐在一起的學生,兩個人溝通不是對視著對方開口聊天,而是坐在一起卻使用通訊軟體聊天,雖然這是笑話,但可以窺見人性,在網路上認識人比在實體上認識人更容易。邀約OPP不如以往容易,但如果邀約的方式與內容改變,網路邀約可能比實體邀約容易100倍。
我輔導公司或組織時做了很多類似的規劃,證明用網路進人確實可行,那麼網路邀約不是問題,而邀約來的實體運作就回到過去的會場運作,其實這跟O2O (ONLINE 2 OFFLINE)線上線下相互運作是一樣的,甚至直銷在網路策略的運作技巧,是這一階段的培訓新課題。及早進入網路規劃與網路運作培訓,絕對會是下個10年的優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