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心故事
圓一個「光宗耀祖」的願美商婕斯 林宗瑤、呂文騫
愛賺錢、勤創業,林宗瑤與呂文騫夫妻倆在傳統產業拚搏了20多年,卻仍無法經營出值得驕傲的事業;母親期盼他們能事業成功、光耀門楣的遺願,在經營婕斯事業之後實現,他們更將母親無法親眼見證的遺憾,化為助人成功的大願,將健康與財富帶給全世界。
文◎林忠成 圖片提供◎林宗瑤、呂文騫
「來到故鄉的海岸
景色猶原攏總無變化,當初離開是為啥,你若問阮、阮心肝就疼……阿母啊,已經無置遐……」江蕙的落雨聲令人感慨的歌詞,林宗瑤聽來分外心酸。每次回到雲林老家,站在未改建老屋前的稻埕,用了幾十年的農具仍擺在屋簷下,小時候睡過的床,還在房間裡,景物依舊,只是他最愛的母親,已天人永隔。
出生在雲林虎尾溪旁的林宗瑤,從小就在貧窮中品嚐各種人情冷暖。父親是幾個兄弟姊妹中經濟狀況最差的,經常受到嘲笑;而沒上過學、從1寫到10都有困難的媽媽,更飽受親戚與「厝邊頭尾」的欺凌。看在年少的林宗瑤眼中,萬分不捨,除了在課餘時盡力幫忙家中農務,更立志長大後要闖出事業、光耀門楣,讓曾經賞他們白眼的親友與鄰居無話可說。
立志創業,三折肱未成良醫
高中畢業後,林宗瑤考上世新報業行政科,成為手足中學歷最高的孩子。求學期間就不斷四處打工的他,只想賺更多錢,因此畢業後並未走入媒體產業,更沒有像同學一樣進入公家機關,「他的興趣是賺錢,當時的他認為在那邊賺不到錢。」呂文騫說。
離開學校進入化妝品貿易公司工作,勤學肯做、業務能力極佳的他,為公司帶來很高的業績,讓老闆眉開眼笑地買了好幾棟房子,承諾未來要讓林宗瑤入股、送他車子,支票開得天花亂墜,沒有一張兌現。失望的他,黯然離開,決定自己創業。
當老闆跟當員工畢竟不同,很快地,創業初體驗宣告失敗,林宗瑤又成為受薪階級。「到一家公司當一級主管,把公司管理得不錯,」自我感覺良好的林宗瑤又想創業了,豈料接二連三都以「暫停營業」告終。「爸爸說我沒有當老闆的命啦,但我就是不願跟命運低頭。」
經歷產業全盛到衰頹
鍥而不捨的夫妻倆,並沒有被失敗打倒,後來還是創業了,代理國外保養品牌來台銷售,90年代的經濟榮景,帶動了一波美體雕塑與皮膚保養風潮,幾家知名美容品牌在全台各地都開了分店,那段期間,著實讓他們享受到賺錢的滋味。
可惜好景不常,隨著經濟開放,不少連鎖美容中心開始自行代理國外保養品,不再需要他們供貨,接下來幾年,又因著開架美容保養品日益普及,沙龍級的美容保養品已不如當年吃香。
而近幾年醫美中心興起,更讓他們這類獨立代理商的市場空間壓縮到幾無立足之地。「其實,不只是我們,不少中小企業,隨著大環境轉變,都來到生死存亡的關頭,大筆資金壓在進貨和周轉上,獲利卻可能還不如上班族的薪水。
曾是直銷逃兵
在接觸美商婕斯環球之前,林宗瑤與呂文騫其實曾加入某家直銷公司,對直銷產品的品質十分肯定,然而他們發現,若直銷公司不能在制度設計上,讓夥伴有安全感、可以長久經營,那麼,即使產品再好,硬衝上來的業績也僅是曇花一現。
當年他們遇上的就是這樣一家公司,林宗瑤超強的業務能力,讓他很快就推薦出一大票會員,然而隨著責任額持續增加,不久就面對囤貨的窘境,收入也十分不穩定。當他們發現公司的瑕疵之後,即使再喜愛產品,仍決定離開,退回並不舒適的「舒適圈」,在自己的貿易公司繼續奮戰。
這段蜻蜓點水的直銷經驗,讓他們日後幾乎不願再與直銷接觸,但面對傳統產業卻是黔驢技窮,無法施展,即使曾有朋友帶他們到中國去考察市場、找機會,但人生地不熟,一想到還要投入更多資金就卻步。
懂得創新,才有活路
2009年10月,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產帶來的全球金融危機剛滿1年,林宗瑤與呂文騫又看到了他們人生的轉機。「當時一家配合的店家負責人告訴我們,有家新創的美商公司,是透過網路經營的。」呂文騫回想當時,林宗瑤原本不願再接觸直銷,當她轉述婕斯包含健康、網購以及營利三大元素的核心系統時,他起初還有點抗拒,而後轉念一想:「在傳統中已經碰壁,若有創新的道路可以走,何不放手一試?」
夫妻倆決定投入這家顛覆他們以往直銷觀念的公司,學習新型態的直銷獲利模式。「優質產品是基礎,它讓我們可以找到有健康需求的人;網路平台的輔助,則讓我們的事業超越時空限制,在經營初期,即使未出國開發市場,透過間接人脈,在某個意想不到的國家,早已發展出傘下會員。」
不想經營直銷,並不代表不適合經營直銷,林宗瑤與呂文騫多年的貿易事業累積了可觀的人脈,秉著誠信與人「交陪」的原則,形象一直不錯。再次經營直銷,兩人分工作業,林宗瑤負責拓展事業機會,呂文騫則以貼心、溫暖的柔性訴求,做好推薦服務等工作。他們在婕斯重新出發之後,很快就建立起組織系統,曾經信誓旦旦:「不再碰直銷!」現在他們感恩說:「還好有直銷。」
成就別人換來更大的成就
「很多人會說自己不適合經營直銷,我認為是因為還沒碰到適合的公司。」呂文騫強調,心態歸零,相信公司,更要相信自己,「我常說:什麼星座最好?聽話照「做」最好!」
她舉例,有一位夥伴,3個孩子音樂學得很好,當音樂老師建議孩子要買一把大提琴來進階練習時,望女成鳳的媽媽遲疑了。「孩子教育不能等,來婕斯完成買琴目標吧!」呂文騫邀她加入經營,要她聽話照做,一年之後,這位夥伴終於憑自己的力量,送給女兒一把要價7位數的大提琴。諸如此類的故事不勝枚舉,林宗瑤說:「我們曾經不只一次失敗過,更能理解想成功的人的想法,也懂得如何協助他們。」
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缺,林宗瑤與呂文騫為平凡人在直銷產業發光發熱做了最佳示範。牢記母親彌留時的叮囑:「一定要拚出一份事業,光耀林家的門楣。」於是他們將團隊命名為「光宗耀祖」,而今,衣錦還鄉願已成,媽媽卻看不到了……感慨的同時,他們將這個願念,化為幫助更多人健康富足的動力,繼續把愛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