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為了有更好的收入,林珮雯應徵了「電話行銷人員」,自此投入直銷經營,18年來,協助無數女性開創家庭生活外的一片天,至今仍害羞內向、不擅言辭的她認為,經營直銷,貴在真心,要獲得成就,堅持就對了。
圖片提供/台灣雅芳公司
林珮雯小學時,經營油漆工程的爸爸將支票借出去,不料被朋友倒了帳,當年違反(票據法)可是要坐牢的,為了免去牢獄之災,家裡的房子只得賣掉變現還債,從此成為無殼蝸牛,舉家搬遷到蘆洲租屋,生活水準也大不如前。
學美術設計的林珮雯,高中畢業後不是想著上大學「由你玩4年」,而是立即投入職場掙錢,第一份工作在書局,即使薪水只有1.3萬,仍每個月固定拿5000元給爸媽貼補家用,對美術設計、繪畫的興趣,讓她工作再辛苦都覺得很值得。
後來,陸續做過保齡球館、MTV、房仲業的美術設計,當時沒有電腦繪圖、排版,一切全靠手工,大型海報是跪在地上畫出來的,有時還要佈置櫥窗,從買材料到完成都靠自己的一雙手。
看報紙找到「美商公司」
「其實我那時想存錢繼續升學,」林珮雯說:「聽說百貨專櫃薪水較高,就去做了一陣子。」對美術設計仍難以忘情的她,沒多久又回到喜愛的領域中,前前後後做了7年,薪水從最初1.3萬升到3.5萬,但想要用當美術設計的薪水完成她最大的夢想——買房子,恐怕這輩子都無法實現,加上年紀漸長,擔心自己過了30歲,是否還有體力搬大型看板、爬上爬下,「興趣果然不能當飯吃」,於是她決定轉換跑道。
在經濟不寬裕的環境中成長,排行老大的林珮雯,心疼父母的辛苦,只想快點長大幫他們分勞,工作幾年後,薪水增加了,但家裡還是苦哈哈,翻找報紙求職欄時,「雅芳公司電話行銷人員」吸引了她的目光,心想:有規模的美商公司,只需要在辦公室打電話,不用出去做業務,就有底薪和獎金,應該可以勝任。「比起之前做牛做馬,『似乎』輕鬆多了。」父母看到她在知名美商企業任職,心裡也覺得踏實。
一支電話圈出一群忠實客戶
雖說是電話行銷,正式上場前,公司依然安排了教育訓練,不只教產品知識、美容知識,也教導基本話術、銷售技巧等,不過林珮雯內心依然忐忑,打出第一通電話時,話說得結巴,臉熱心跳,腦中一片空白。萬事起頭難,第一通結巴、第二通淡定,打到第三通,林珮雯已經可以清楚地向電話那頭的潛在客戶說明來意,詢問地址,寄型錄給對方參考。
不需面對面,只要靠著打電話就能完成銷售任務,曾斷定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做業務的林珮雯,漸漸習慣這種工作模式,也學著開發客戶。她像其他學姐一樣,打開厚厚的電話簿,翻開黃頁,搜尋與美相關的產業,如花店等,一家一家打去,先自我介紹破冰,再取得對方同意,寄出型錄,3到5天之後再打去問型錄看了沒,瞭解對方需求,並推薦適合的商品。
「坦白說,沒經驗,一切從零開始,剛做的時候還滿吃力的。」林珮雯看到辦公室裡的學姐,有的資歷只比她多半年,不常加班,薪水竟也有4、5萬。想起以前經常加班到深夜,卻沒有領過加班費,「如果我在下班後繼續多打幾通電話開發,薪水一定可以很快追上的。」
果然,在她每天比別人多努力幾小時的累積下,經過兩年,已經開發出數量可觀的消費會員,穩固的顧客群,讓以往不敢做夢的林珮雯,不僅敢夢,更開始計劃朝買房的夢想前進。
成為獨立美容代表
雖然林珮雯一開始應徵的是電話行銷人員,但公司其實將她們視為直銷商,所有的客戶開發、服務、維繫,都交由「電話行銷人員」獨立完成,「表面上,我好像是天天在公司打電話,但已經逐步建立起我傘下的組織。」
打了兩年電話,通過公司考核,林珮雯從有底薪的直銷商,變成必須獨立作業的美容代表;原本要每天到公司煲電話粥的她,並沒有因為成為「直銷商」而改變作息,每天9點,準時坐在家裡電話旁,每天打出約50通電話,開發陌生人、服務新顧客、關心老朋友。
當年沒有智慧型手機,林珮雯花了很長的時間在講電話,對王太太小孩升學問題提出建議,勸李小姐不要衝動買名牌,或者聽張小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說她最近與男友分手有多傷心——奇妙的是,這些人大都與她素未謀面,因為雅芳牽起的緣分,卻能交淺言深,分享生活與心情。
為了教人,「不得已」學會
「獨立」之後,少了底薪保障,林珮雯必須正式做起直銷、經營組織,對她而言,考驗才剛開始。儘管公司有完整的培訓系統,開發、銷售、服務技巧,該上的課她也都上了,但心虛的是:「電話中怎麼講都沒問題,要面對面講,就挫咧等!」
拿陌生開發來說,對一個經營18年的直銷商而言,想必應該駕輕就熟,甚至是「手到擒來」,林珮雯卻苦笑:「就算現在要我立即示範,我還是會不好意思!」生性害羞的她,當年第一次上台時,連「我是林珮雯」5個字都邊講邊抖,要她站上台發言難、跟陌生人交談難,沒有電話線的幫忙,與人聯繫的那條線,好像突然斷了。
不過,林珮雯沒法躲回舒適圈中打電話,隨著愈來愈多的經營者出現,「我必須以身作則,成為夥伴學習的對象。」因此,不論是在路邊發送型錄、做市調取得客資、小組會議在台上分享心得,甚至於講課,都成了她的新功課,「那時快30歲,我也算是30而獨立了。」而獨立經營第3年後,林珮雯就計劃為家裡付頭期款買房,讓父母親能夠在自家的房子裡住得安心自在。
用心打造女性互聯網
18年來,林珮雯在雅芳不斷與各個階層的女性建立起深厚的關係,推薦保養保健品、分享女人心事,更一起開創事業。有些會員即使不常見面,感情卻沒有隨著距離拉遠。
當年電話中開發出的一位大姐,經常與林珮雯聊家常與心事,兩人像知心朋友般坦誠,而每次林珮雯想送公司贈品給她,她都像叮嚀妹妹般,要林珮雯留著送給其他顧客,還會在中秋節時送來親手做的蛋黃酥,過年時包紅包來,「這種情誼很真實也很珍貴,如果不是做直銷,也許無法遇到。」
另外有個印尼夥伴,最初來台工作時兩人就認識,雖然喜愛產品,可惜因為身分關係無法經營,後來回印尼就失聯了。沒想到過了10年,那位夥伴婚後定居台灣,仍未忘記林珮雯,打電話到總公司找她,並加入經營行列。「這位夥伴住彰化,要帶3個孩子,根本不方便出門。」而讓林珮雯訝異的是,靠著社群媒體的輔助,她做得非常好,「她的下線幾乎都是印尼人,而且大多沒見過面!」
從許多夥伴的故事中,林珮雯看到女性的脆弱,也看到女性的韌性,輔導下線時,得到的回饋反而比付出還多,自謙「還在學」的林珮雯,在旁人眼中,與18年前改變不大,依舊害羞、仍然不擅辭令,也始終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如今,已結婚生子的她,白天仍舊回父母家,在自己的工作室裡「上班」,晚上再回距離10分鐘車程的夫家。家庭與事業兼顧的她,每每想到,對她經營直銷不置可否的父親,會主動在郵局幫她發送雅芳型錄,就感到窩心不已,也期盼自己透過直銷,能夠幫助更多和她一樣擁有夢想、願意堅持的女性,開創美麗新人生。
(原刊載於2017年8月直銷世紀296期,收藏紙本雜誌請至直銷世紀市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