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壞習慣帶壞了你 ──作息篇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何蔦子
期數 / 第174期
別讓壞習慣帶壞了你 ──作息篇
朗讀:
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造成職場人際關係成功的因素有許多,如樂於傾聽、善於溝通、懂得自我推銷等等,大部分都可以猜得出來;然而,造成職場人際關係最大的殺傷力因素,「不良習慣」卻意外出線成為關鍵。
什麼是「不良習慣」?事實上,許多看起來是「習慣」的問題,深入瞭解之後會發現,這些不好的習慣已經形成重大缺失,甚至影響心靈發展、社會關係;更重要的是,連身體也被這些日復一日的壞習慣拖累。
一個小小的習慣,卻可以有如此致命的殺傷力,在健康意識抬頭的今天,現代人都應下定決心,痛除壞習慣以快之。
抽煙-吞雲吐霧快樂似神仙?
就拿吸煙來說,很多人以為吸煙最多只是一個壞習慣;事實上,吸煙不只是一個壞習慣,甚至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不但有害自己的健康,所產生的二手菸也危害他人的健康,當一根菸被點燃時,會在空氣中產生4,000種以上的化學物質,其中,至少有200種成分會損害健康。
社會上有高達九成五的民眾,支持公共場所室內禁菸,可見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身邊有個人在那裏吞雲吐霧。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此不良嗜好的人,在職場上難以有好的人際關係。
吸煙更是一個致命的習慣。它其實和吸食海洛英、安非他命毒品一樣,都有中毒上癮的問題。根據WHO估計,2000年,全球有490萬人死於菸害相關疾病;台灣也趕上潮流,每年有超過18,800人死於菸害相關疾病。看到這樣的數字,你還會認為,吸煙還只是一個習慣嗎?就算它是一個習慣,恐怕也是一個致命的習慣。
吸煙最可怕的地方,是可以讓人逐漸成癮而不自知。吸煙會讓血管收縮、使心臟負擔加重、血壓升高、使血液變得更為黏稠、動脈容易硬化。吸煙時,尼古丁迅速地穿過肺泡進入血液,並隨著循環系統運行到腦部;氣體進入肺部後,直接傷害肺臟,增加肺炎、肺氣腫、甚至肺癌的機會。
吸入的一氧化碳和紅血球結合,會影響帶氧能力,使人因缺氧而容易疲勞,缺氧的女人不會美,吸煙當然也會加速老化現象,當然更有可能增加癌症罹患的機會。
吸煙讓人短命還不打緊,更讓人活著也很難看、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吸煙會使手指變得黃黃的、牙齒變得黑黑的、身上變得臭臭的、皮膚變得鬆垮垮的,甚至會傷害視力、聽力、味覺、呼吸及循環系統、骨質流失,甚至影響性功能。
戒煙-多喝白開水、多吃蔬菜水果!
想戒煙嗎?戒煙的招數因人而異,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生活習慣,規劃一份屬於自己的戒煙成功法則。衛生署建議,戒煙時應避免喝酒、咖啡、濃茶、可樂、辣椒,以免刺激煙癮;而應改喝蔬果汁、牛奶等健康飲品;另外,多喝白開水,可有效抑制吸煙的慾望,並促使體內的化學物質加速排出;增加蔬果攝取,則可有效降低菸癮。
想吸煙時,來個10多次的深呼吸,將吸煙的情緒轉移出去,此時,可以用力伸展四肢,做個擴胸運動或原地跳躍;精神不濟時,可以清水沖臉,振奮精神,讓整個人神清氣爽。
此外,戒煙期間應該多運動,藉由流汗加速排除體內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並且因戒煙後味覺恢復、產生食慾,會有體重上升的情形,適當的運動以及節制飲食,也是此時所必須的。
目前各大醫院都有開辦戒菸門診,對於抽煙上癮的人來說,如果嘗試過許多方法仍無法成功戒煙,不妨藉助專業醫療方式,讓香菸再也無法綑綁你的人生。
熬夜-老得快、毛病多
就和吸煙一樣,熬夜過量同樣有礙健康。上帝創造日和夜,就是要人在白天努力工作,夜晚歇下勞苦進入休息,熬夜違反生理時鐘,長期熬夜,當然無法擁有健康。特別是因應酬而養成的壞習慣,則非常危險,因為伴隨熬夜而來的,通常是煙、酒、打牌等惡習,對身體的殺傷力就更為驚人了。
怎樣才算是熬夜?從生理時鐘的角度來看,晚上11點還沒睡,就已經構成熬夜的條件。晚上11點到凌晨3點,血液流經肝、膽部位,這個時候如果身體還在工作,肝膽的代功能謝就會受到影響。
所以,如果你無法把握11點上床休息的時間,也應儘量在12點前上床睡覺,以把握肝膽修護的最後時間。晚上1:00以後還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由內分泌燃燒,其中所產生的毒素將使體質變酸。
相信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年輕時不論熬多久的夜,睡一天的覺就補回來了,但是隨著歲月增長,現在別說熬夜,就是晚睡個幾小時就全身酸痛,一個星期也脫離不了疲累感。事實上,熬夜一天過後的精神疲累,身體累積的毒素、壓力,不是睡一天就可以補回來。
長期熬夜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需要輪夜班的人,其肝功能異常的比例明顯比一般人高,常熬夜的人也容易比一般人蒼老,就是這個原因。另外,心血管病變的風險、腸胃出問題、老得比一般人快、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等,都是長期熬夜的人得面對的後遺症。
剛開始,也許你會覺得記憶力變差,甚至心煩不安、睡眠障礙、頭暈、耳鳴、口乾、舌燥等,及至感冒好久都不好、常常嘴破、月經失調、體重異常減輕等症狀出現,就表示熬夜真的熬出問題來了。
累了嗎?記得補充維生素B群
如果你非熬夜不可,在熬夜之前,應多吃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穀類、肝臟、瘦肉、豆類及新鮮蔬果。多數人一熬起夜來就猛灌咖啡,但咖啡等刺激性食品,卻會加速消耗體內的維生素B群,讓人覺得更加疲累。
必須熬夜的人,應該要把握適當的午睡以減輕壓力、降低心臟病發的機率,所以應養成中午固定小睡30分鐘的習慣,以彌補熬夜後的體能不足,幫助維持生理機能。
另外,熬夜族應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以維持身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強化肌肉以及心肺功能,讓身體保持在能量狀態。當然,能不熬夜就不熬夜,畢竟身體只有一個,搞壞了誰賠得起呢?
不運動-肥胖、疾病如影隨行!
運動的人不顯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每年有200多萬人因長時間坐著不動而死亡,且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70%的疾病,是由坐得太久、缺乏運動引起的。焦點移到國內,根據調查發現,台灣約有四成的人坐著不運動,是不是突然有一種「擁抱群眾」的恐懼呢。
記得上一次全身揮汗運動是什麼時候嗎?如果記不起來,就是需要開始運動囉!人就像是機器,一旦停止活動就像沒有加機油一樣,脂肪會開始凝固堆積起來。運動能加速新陳代謝,幫助排除體內毒素,也能有效地防止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運動更會讓腦內產生一種快樂的「運動嗎啡」 (endophine),讓我們產生積極正面的想法;運動還可以對抗壓力,當一天忙錄完畢,一個適當的運動,讓人一天的壓力與疲勞得以消除。
不運動卻猛吃,肥胖就因此產生;不運動會造成身體各器官機能退化,適當規律的運動,則可以促進身體器官發展。根據調查,保持規律運動卻略顯肥胖的人,比瘦弱卻不運動的人,死亡率降低50%之高,所以,規律運動,是健康的不二法門,而且規律的運動並不需要劇烈。
每天動一動、健康來招手
現在世界上所提倡的健康運動方式,已不再是激烈運動,中等或中度的運動開始流行,並且已經證實確實有效。
每天中等且費力的運動可以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什麼是中等、費力運動?快走、慢跑、打羽毛球、騎腳踏車、爬樓梯等,都算中等費力活動,只要做完活動後有些喘,沒法子唱歌,就算是中等費力活動。
中等費力運動,主要強調的是連續性且運用到全身大部份肌肉的運動;若是每天或是幾乎每天從事這些運動,即可達到預防多種疾病的效果。即使一天中,沒有時間可以從事長達30分鐘的運動,或是體力無法負荷,可以改成一天幾次、每次時間短一些的運動,如走樓梯到公司、多走一站坐車、早一站下車;一天三次,每次10分鐘的快走,和一天一次均30分鐘的快走,累積下來,都有預防疾病的效果。
目前已經確定,中等費力運動可以預防的疾病,包括心臟病、高血壓、大腸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並可提昇肌肉骨骼和關節的健康、避免跌倒、減輕跌倒後的損傷,同時可增進心理健康,紓解壓力。
所以,上班時多喝水,倒水、上廁所都需要起來走動,也可以把身體內的廢物加強排出。並且不要連續坐4小時以上,發發傳真、印印文件,藉機走動一下,每隔2小時、來個大約10分鐘的活動,做做最簡單的健身操,如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轉動頭部5次、將頭部和肩部向後儘量地伸展、上身向後仰,再彎腰儘量摸地面等靜態運動。另外,爬樓梯可是最方便的運動;快走和慢跑也是非常有效的健身方法。
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可以從短時間的運動開始,如一次快走3分鐘,每天三次,等到身體漸漸適應後,再增加到一次5分鐘,或是增加到每天5次;等身體適應每天30分鐘的中度運動後,就可以增加運動的時間或強度,以達到更深入的預防疾病、增進健康效果。所以,「沒時間運動」已經不是藉口囉,只要改變一點點習慣,健康就會向你招手。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