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大師開講

心靈也有業績


分類 / 大師開講
作者 / 傅佩榮
期數 / 第176期

    心靈也有業績


朗讀:

他們如果舉辦演講,門票千元以上,人數自然也接近萬人,然後宣傳的資料更惹眼,「去年業績三億」,比起上市公司的業績,可謂不遑多讓。據說有一位年輕大師在體育館演講時,是租用直升機從天而降,配合撼人的音響,使現場氣氛一下子炒熱。
說來慚愧,我偶爾也被誤會是這一類的大師,但是在行頭與氣派上,卻與前述的年輕朋友千差萬別。我的本職是台大教授,因緣際會,利用課餘在社會上講講人生哲學。我談得最多的是五大經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這些才是「一生不可不讀的書」。

平安要從內在尋求
我扮演橋樑的角色,用現代語詞來說,稱為「仲介」。由於產品歷經兩千多年的檢驗,需要有人以淺顯的觀念來說明它們的活力與魅力。參加我的課程,收費低廉到接近公益的程度,所以也談不上什麼業績問題。
有一天打開電視,看到一位來自菲律賓的心靈大師在演講。他年約六十,體型厚重,英語流暢,聲調懇切有如牧師佈道。他的主題是:「如何在自己內心找到平安?」
在結束時,他說他曾在印度演講,現場聽眾七萬人;由於當地有許多窮人,常在街上乞討,所以他就以乞丐作比喻。他說:有一個乞丐每天上街向人乞討,但是他住的破舊屋子底下就是金礦,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罷了。那麼,要不要告訴他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呢?
話鋒一轉,他對現場聽眾說:「這個乞丐不是別人,就是各位。各位一生之中到處尋求平安,渴望得到財富與地位,友誼與親情,以為這些可以帶來平安。於是難免像個乞丐一樣,到處向人乞討。但是各位忘記了,你自己就住在金礦上面,你內心裏就有平安!」
現場響起如雷掌聲。他說的沒錯,只有回到內心,才有真正的平安。
但是,「如何」做到這一步呢?一般人要靠大師的開示,才有可能回到內心。而這種做法本身就有矛盾之處。佛教說,「法不依人」,但是沒有「人」來說「法」,誰又明白什麼是「法」?於是,一般人進隨並且崇拜大師,表現出依人不依法的現象。當這類大師說,「我有七萬聽眾!」,他們與另一類大師說,「我有三億業績!」這兩者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讀經典提升你的心靈業績
就聽眾而言,首先應該建立「方便法門」的觀念。世間一切充滿變化,因此只要能夠引導你到「真理」或「真實之物」的,都是方便法門。並且,不論真理是什麼,或者真理在何處,都要靠自己的心來「覺悟」。
覺悟的首要條件是「目省」,是開始認識自的人心狀態。達摩祖師來到中國,慧可前去求教,他提出的問題就是,「求大師為我安心」。一千多年過去了,我們依然處在慧可禪師(中國禪宗的初祖)當初的困境中。不同的是,今天的達摩是靠廣告與媒體塑造成的,今天的達摩開名車、住華廈,甚至還有私人飛機。
我並不反對時髦的心靈大師,因為他們也是商業時代供需市場的一環,他們受到推崇的同時,也確實幫助了許多聽眾。我要強調的是,每一個人要開始為自己的心靈創業績了。問問自己:至今為止,念了幾本真正的經典?別的姑且不說,《論語》可曾細讀一遍?《老子》只有五千多字,可曾細想一遍?大陸目前的國學熱所反映的,正是心靈最深的渴望。只要認真學習經典,入寶山不會空手而回。王陽明勸人不可「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效貧兒。」他的口吻也很像現代心靈大師。既然古今同調,我們不可不拾起經典,為自己的心靈成長盡一分力氣呢!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新商業倫理的構建

行動

變身重生的喜悅

以菩薩心走直銷路

化解壓力

開始要謹慎

不以事情的表象錯下判斷

知識管理要兼顧感性

認識 醣質營養素

真心傾聽員工聲音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