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雄:珍惜擁有,態度能改變一切!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沈世玲
期數 / 第117期
吳伯雄:珍惜擁有,態度能改變一切!
朗讀:
從伯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伯雄14樓高的辦公室遠眺,台北盆地周遭層疊起伏的綠野山巒一覽無遺,所謂「大隱隱於市」,窗外清朗無雲的正藍色天空,正好與屋內主人的心情相呼應:飽滿、自在。
對於自己在「直銷人心目中的大明星」票選活動中獲得高票,吳伯雄表示,很榮幸也很意外,因為他認為如今自己已非政治人物,對政治的涉入很淡了!他強調,現在的生活以公益為主。「不過,這樣的結果也反映直銷人對許多政治人物太把『競爭』掛嘴邊感到反感,『尖酸刻薄』並非大家所樂見的。」
雖然謙稱自己在政治圈已無競爭力,但「大老級」的影響力仍具份量,尤其在向來互動頻繁的直銷產業,吳伯雄的魅力依然無法擋,當然,相對的,他對直銷人的期望也很高。「直銷是重要的經濟活動,直銷人千萬不能妄自菲薄,要向上提升、走向正軌。」
積極鼓勵直銷人向上提升
吳伯雄說,他十分鼓勵直銷人向上提升,這也是他不斷參與直銷產業活動的原因。「在失業率高升的今天,直銷業提供了增加收入的事業機會,對社會貢獻很大。」他指出,過去直銷業有「老鼠會」的陰影,但如今法令建全,消費者也比以前懂得自我判斷,整個產業水準已慢慢上升,所謂「優勝劣敗」,體質不良、不法經營者自然會被市場淘汰。
至於現階段(市場環境丕變、競爭白熱化)直銷人應如何自我經營、企業又如何永續經營呢?
關於個人,吳伯雄提出兩點建議:一是肯定自我、二是向成功者學習。他認為,首先是選擇上軌道、正規經營的直銷系統,然後就要從工作中肯定自己,建立自信,心安理得的投入。「不要因為做直銷而得罪所有朋友,另一方面,如果是很『正向』的事就要好好堅持下去。」
他說,同樣一份工作,有人抱怨連連,有人樂在其中,快樂與否全在一念之間。事實上,我們可以從工作中訓練自己,向同業或其他行業的成功者學習,「工作是自我成長的好機會。」
企業文化成功契機
談到企業經營,吳伯雄說,自己真正的本行是企業管理(成大企管系畢業),曾擔任過民間藥廠、銀行總經理及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局長,他認為企業要成功,企業文化很要緊,尤其直銷產業最需要的是高凝聚力、高向心力,內部要有氣勢互相鼓勵、維持信心,對內看似彼此競爭,但對外卻要一起開拓市場,如何平衡運作,一切都要以「文化」為基礎。
吳伯雄特別說個故事來強調企業文化的重要。他說,有次跟朋友反應,他公司員工接電話的態度很差,朋友不相信,自己打電話試了一試,結果接電話的人態度真的很差,於是這位董事長便說:「你知道我是誰嗎?」
對方:「我怎會知道你是誰?」
董事長:「我是董事長!」
對方:「哦,那你知道我是誰嗎?」
董事長:「我不知道!」
對方:「那就好!」接著就把電話掛斷。
「每個人聽這故事都覺好笑,但企業文化必須從『小處』著眼,當公司員工、夥伴都能感受、認同並身體力行,企業才能永續經營。」而若從行銷角度看,吳伯雄說,直銷業有很公平、激勵人的競爭文化,如果再加上物美價廉的產品,那就更好了。
投身公益行善天下
28歲當省議員、33歲當縣長,一路走來,吳伯雄的政壇閱歷恐怕「豐富」兩字都難以形容,但他認為,政途走到一定程度,有些事就要由「命」來決定,他說,朋友稱他全身的「政治細胞」不足,但「公益細胞」倒很多,現在他每天只想多做善事,多些慈悲心、智慧心。
「當初原本只想找30個好朋友,每人100萬成立基金會做善事,沒想到有一百多位朋友來贊助,於是把基金會名稱由『伯雄』改為『伯仲』,象徵兄弟般的情誼促成好事。」
吳伯雄表示,伯仲文教基金會以從事社會公益活動為主,透過舉辦公益演講、音樂會、助印好書等方式,來表達對弱勢族群、防治犯罪、災難救助及保護珍貴文化遺產等文教相關議題的關懷與盡一份心力,「像我們辦了7年的身心障礙者音樂會,每一次都是含著眼淚參與,一生下來就聽障視障的孩子卻能演奏樂器,我們被這些不屈不撓的父母親及支持者的真情感動,也更珍惜、感恩擁有的一切。」
他強調,無論身在任何職務他都關懷弱勢,熱心公益,並樂在其中,「快樂與否取決於你的態度」
感覺上,吳伯雄「政治明星」光環其實並未褪去,只是影響層面更大、更有意義,不僅照亮自己,更讓很多原本在暗處的人都變亮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