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製菜是餐飲界不可避免的趨勢,也是餐飲界不可缺少的一種經營方式。從台灣超商的一些微波食品、速食餐飲到過年的大廚年菜,我們都可以看到預製菜的身影,中國民眾對於預製菜的接受度又是如何呢?
如果有習慣刷大陸短視頻的民眾,可能對「科技與狠活」或者「海克斯科技」(遊戲《英雄聯盟》用語,指魔法與科技的融合技術)一詞印象深刻。這是2022年一位叫辛吉飛網紅所興起的流行語,該網紅主要以短視頻的方式來製作各種生活上常見的食品,而這些食品的特色就是幾乎以食品添加物的方式來備製而成,其中包括:燒烤架上烤不化的雪糕、糖水加香精做的合成蜂蜜、合成燕窩、合成奶茶……等。
有趣的是,這位網紅完全不以流量為目的,只純粹為了揭弊行業中的一些無良行徑而走紅,因此,反而引起網民廣大關注與迴響,連短影音平台都不得不特別關注,最後居然是以逼迫版主自行刪號而收場,這件事情凸顯了中國民眾普遍對食安的恐慌之外,也透露著民眾對於食品安全的希望與重視。
預製菜像人類飼料?
其實中國的食品安全法規是十分完善的,但由於監管單位執法力度的問題,無法兼顧到一些小作坊(地下食品工廠)的非法添加,因此,食安問題往往受到民眾的質疑,也因為如此,內地曾經颳起一波自製食物、有機飲食的風潮。
而最近內地掀起的飲食風潮則為「預製菜」。其實預製菜並非什麼特殊概念,在台灣,像一些微波食品或者年菜多半都是用預製菜的方式來備製。預製菜若是經過GMP的工廠生產,其實在衛生安全上是非常安全,但是預製菜給人的感覺總是不夠新鮮、有添加物過多的疑慮,其實台灣民眾對於預製菜是否健康,也同樣抱著一定的懷疑態度。
比較值得討論的是,在一般的團體膳食中(如學校供餐、軍中伙食、大型宴客場合),由於健康與經費的考量緣故,較少比例使用到預製菜,但大陸的某些學校由於也開始使用預製菜來為學生供餐,再次引發了預製菜是否健康的考量,甚至出現預製菜是「人類飼料」的聲音,足見大陸人民對於預製菜的排斥與不信任。
備製與配送過程必須合法合規
其實,中國民眾對於預製菜的排斥,並非針對預製菜本身,而是其中可能隱含的食安問題,與預製菜由於已經是接近可食用的狀態,因此水活性通常較高,在保存上則需低溫、真空或者添加防腐劑處理,加上民眾無法挑選食材,也無法確認食材本身是否新鮮,更加深民眾對於產品本身的疑慮,而這樣的疑慮不會因為是大食品廠牌或者是名廚監製而消除,民眾寧願吃新鮮現煮的期望仍然大於預製菜。
預製菜是餐飲界不可避免的趨勢,也是餐飲界不可缺少的一種經營方式。從台灣超商的一些微波食品、速食餐飲到過年的大廚年菜,我們都可以看到預製菜的身影,中國民眾會如此排斥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非法食品添加與食材的不新鮮的疑慮。
但事實上,只要備製與配送的過程中合法合規,預製菜在營養價值及安全性上,並不亞於正常的烹飪食品;不過,中國民眾要能普遍接受預製食品,可能還需要這些食品大廠不斷地努力及建立產品口碑,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