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組織醫觀點

體重節節高升 業績步步下滑 贏回人生需要一個熱辣滾燙的動機


分類 / 組織醫觀點
作者 / 黃敬英
期數 / 第376期

    體重節節高升 業績步步下滑 贏回人生需要一個熱辣滾燙的動機


朗讀:

 

 

做任何事情若想要成功,一定要找到強烈的動機,這個動機對別人而言或許不起眼,但對你自己卻是至關重要。只要能對你產生強大行動力,這就是你獨一無二的動機。減肥如此,精進學業、經營事業亦皆如此。

 

元宵節期間,筆者受邀到大陸參加朋友公司的春酒,閒暇之際也看了《熱辣滾燙》的電影,對筆者而言,就像是在描述自己的減肥過程和從業人生一樣,我沒有特別聰明,只是當我找到我想努力的Motivation(動機)時,我就會很努力地去做,一直到成功為止,減肥如此,求學和事業亦是如此。

 

《熱辣滾燙》給我的啟示

 

趁走春之際,我也拜訪了20多年亦師亦友的鄭麗秋博士,跟她分享了我看《熱辣滾燙》的心得,閒聊過程中各自把個人的過去拿來檢視,結果我們得到的共鳴是——做任何事情若想要成功,就一定要找到強烈的動機,這個動機對別人而言或許不起眼,但對你自己卻是至關重要。只要能對你產生強大行動力,這就是你獨一無二的動機。

 

《熱辣滾燙》電影之所以能夠廣泛引起大眾的共識,可能有些觀眾對於減肥成功的感動和震驚,但事實上還是因為電影主角的遭遇,瞄準了現代人遇到的「心理危機與如何重掌人生」的焦慮,這就是我們平凡人所需要面對處理的棘手問題,而這部電影恰恰對此也給了我們一個標準答案——不為任何人而活,只為自己打拼,贏得屬於自己的人生

 

《熱辣滾燙》中,不僅僅是把主角的減肥勵志故事講出來,而是把一個「討好型人格」的轉變描述更詳細,把從為別人而活到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這樣子的劇情一定能夠激起社會大眾的共鳴,而主角的逆襲是被自己身邊的人一次又一次打擊後所激勵出來的,直到回首才發現愛自己,才能找到最好的人生。

 

電影並不是單純的說教,而是教人要放下過去所有的困擾,原諒所有傷害自己的人,並體驗複雜人生後的真正詮釋。正如賈玲在採訪中說的:《熱辣滾燙》不只是一部減肥電影,它最大的意義,其實是關於一個善良的人如何找到自我、如何愛自己的故事。

 

減肥50公斤,真的能做到嗎?

 

你別不信,筆者就曾經遇到一個患者足足減了52公斤,相當於一個成年女性的重量。先來說說這位陳小妹的狀況,家庭成員有父母和一位哥哥,陳小妹是最小的寵女,所以在父親23年來疼愛和予取予求下,造就了她118公斤的驚人體重,而陳小妹身高也有167公分,第一次見到她時,感覺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在幫陳小妹減肥的過程中,一開始並不是很順利,原因是她被媽媽逼著而來,陳小妹自己本身興趣缺缺,可能是失敗太多次了。據媽媽轉述,陳小妹經歷了許多減肥的傳奇體驗,像是胃夾手術,結果就不用說了,效果好的話我就不會跟她見面了,所以誤區一:各種減肥手術都存在著一定的成功率和失敗率,並不是所有減肥手術患者都會成功

 

在陳小妹的家庭中,母親扮演減肥的捍衛者,而父親一直認為胖胖的也很可愛,因此在雙親拉扯下,減肥效果自然不理想。

 

回到主題,想要減肥50公斤前,要先知道你的base有多大,基本上沒有超過100多公斤以上都是不可能。而筆者所敘述的陳小妹剛好符合這條件,而在15個月後,她也成功減了52公斤,現在保持標準的66公斤。那麼你一定會問:陳小妹是如何做到的?減肥前的評估非常重要,包含了年齡、疾病史、工作、生活型態、肥胖史,以及最重要的「減肥動機」等(見下表),這些都評估完了才能開始進行減肥療程。

 

另外,由於父親實力堅強,讓陳小妹也嘗試了許多減肥產品,像是明星代言、網路廣告或醫生代言等,還是那句話,有效的話也不會跟我見面了,所以誤區二:各種產品廣告的編輯手法,讓你搞不清楚是真是假,全憑代言人的一面之詞,若代言人本身不是成功減肥者,你就要考慮;就算當下是,你也看不到她多年後的樣子,所以眼見為憑最重要

 

減肥容易、維持難

 

根據統計,減肥後5年不復胖的人,只有5%做得到,是你嗎?筆者從2016年開始減肥至今,已進入第7年了,想當然爾,我就是這5%其中之一,到目前為止,我身邊的朋友,不管是直播主、明星甚至醫師等,我還沒有遇過一位超過5年不復胖的(目前最多有4年的),那我又是如何做到的?簡單說,「沒2~3,就沒有5」,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你歷經了千辛萬苦減肥後,如果沒有持續保持2~3年的話,就不可能達到5年不復胖。不管你是用任何手段,手術、斷食、運動、減肥產品等都一樣,當你達到想要的目標體重後,如果無法繼續保持2年的話,那你的細胞記憶就不會改變,體質也就不會變。

 

所以,陳小妹在2022年5月開始減肥一直到2023年8月結束,進行了15個月的時間,共減了52公斤,而從2023年8月結束後直到截稿前,體重一直保持在66~70公斤之間(徘徊在現有體重3%是可接受的),陳小妹覺得很滿意,筆者也覺得滿意。重點是,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減了體重的同時也培養出陳小妹新的生活規律,讓她擁有一個嶄新的人生。

 

其實肥胖者也算是一種討好型人格,對於食物的要求來者不拒,對於社交,因為內心的障礙,也會讓自己一直迎合他人;所以,重塑新的生活規律,才是所有減肥者的終極目標(也就是拋棄過去的肥胖人生)。

 

減肥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要挖掘出想要減肥的動機,這可以是一個人事物,必須透過不斷的訪談、引導和檢視,才能找出真正的減肥動機。

 

再來是進行餐量管理,要知道肥胖是一個結果,而它的因就是每天過多地進食,導致體內脂肪容易生成或持續囤積,透過餐量管理讓減肥者知道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或少吃,此目的就是在控制你每天新增加的脂肪量。

 

第三是透過輔助生理功能的營養品,協助你把之前已經囤積的脂肪慢慢燃燒掉。因此,第2、3點就是雙管齊下,把過去的舊脂肪和每天的新生脂肪做有效管理,達到減肥的目的。

 

在體重還沒減到現有體重10%以上時,你很難進行有氧運動,因為過重的體重可能會導致關節受傷或是更大倦怠感,筆者建議,當減少10%體重後,就可以開始逐漸進行有氧運動,而在減重15%後可以加上肌力訓練,並且持之以恆變成一個新習慣。

 

以上這四點,周而復始地不間斷至少維持2年(圖1),你就會深深體會到:原來吃不胖是這種感覺,滿滿的成就感能讓你輕鬆延續第3、4、5年。 

 

組織醫診斷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討好型人格的人通常傾向於追求他人的認可和喜愛,他們會過度關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並且努力迎合他人,使他們感到滿意,有可能會犧牲自己的需要和價值觀來獲得他人的好感。

 

 

所以,討好型人格的人內心世界有時很矛盾。他們會感受到內在壓力和焦慮,因為要不斷迎合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真正需求和情感。要改變討好型人格的行為模式,需要一些努力和時間。而參加組織行銷可能是改變自我的好方法:

 

1.自我認識:討好型人格的人需要認識自己的行為模式以及這種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通過反省和自我覺察,可以更了解自己的需求、價值觀和情感,在組織中有許多正向激勵的課程可以試著參加。

2.設定界限:學會說「不」是討好型人格很重要的一步。需要學會保護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並且不要一味地迎合他人的需求。從迎合走向主動出擊,開發市場就是很好的試煉。

3.自我價值感:討好型的人需要學會重視自己,而不是完全依賴他人的認可來確定自己的價值。這需要透過自我肯定的方式來建立自信,例如透過努力經營組織行銷來肯定自己。

4.尋求支持:改變討好型行為模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尋求支持和協助是很重要的。這包括尋求心理支持或從他人經驗中獲得啟發,在組織行銷中,從上至下的黏著度和革命情感,可以很大程度地陪伴你改變、成長。

 

總有一天,我們要為自己勇敢一次,就像《熱辣滾燙》主角那樣。你我的人生不只是為了贏,更重要的是那些汗水留下的痕跡,為自己打拼而帶來的真切痛感,才是我們努力存在過的證據。人生,就是要精彩起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你得了「直銷型失智症」嗎? 教育系統SOP,讓你不繳智商稅

經營組織如同保健養生 只要長壽,不要老化

江湖在走,視力要有 如何練就一眼看穿的視人術

眼睛業障重還是負擔重? 為什麼看不見組織強大的細節

你聽見下線心碎的聲音嗎? 從腸—腦軸線看訊息傳遞機制

不容易被激勵? 有可能是少了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

減肥旺季,體系不忘記 重新啟動身體和組織的適應點

你的團隊有退化性關節炎嗎? 關健一小步,組織一大步

組織何時能達到群體免疫?

你是組織的益生菌嗎?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