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名師開講

學習老子的智慧


分類 / 名師開講
作者 / 傅佩榮
期數 / 第129期

    學習老子的智慧


朗讀:

距今整整二十年前,那時我還在美國唸書,美國總統雷根曾發表一篇國情咨文,其中特地引述一句《老子》的話:「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是:治理一個大國,就像煎一尾小魚一樣,最好是「無為」;煎小魚時,如果拼命攪動,只怕魚肉碎爛,不但難看,並且難以入口。
經由電視轉播,這句引文廣為人知,而《老子》的外文譯本更多達百種以上,其銷售數量是除《聖經》以外,數量最多的著作。外國人為什麼愛讀《老子》?因為它僅短短五千多字,但卻意義深奧,值得仔細品味;凡是經典,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會隨著讀者的生命經驗,而展現不同的意義。
世間福禍常是相伴而行 大學時代,我亦曾選修《老子》的課,當時對於所有抽象概念的把握,只有字面的程度,頂多可以應付考試,但是對實際生活並無影響,不過,我最常記得其中的一句話,就是:「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只要聽到「金玉滿堂」四個字,誰不羨慕?試看新聞中所報導的,不是政治領袖、就是企業鉅子,而後者的光環往往超過需要定期改選的前者;坊間有關賺錢理財的書總易受人青睞,但是,老子會提醒我們「莫之能守」──沒有人可以守得住,不正是我們常說的「富不過三代」嗎? 老子這麼說,到底有何用意呢?是要我們放棄滿堂金玉嗎?是要我們雖有金玉,但不要讓人知道嗎?還是要提醒我們,世間的福禍常是相伴而行的,因此千萬不可因為有了金玉滿堂,就縱情享樂、驕矜自滿、得意忘形,以致最後陷入困境?如果人一生的力氣都用在求福免禍的過程中,豈不太可惜了!古代有個「塞翁失馬」的故事,值得稍加介紹,再說明其中道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老翁失去一匹馬,鄰居跑來致意,老翁說:「怎知這不是一件好事?」隔了幾天,這匹馬回家了,還帶來一群野馬,鄰居隨之跑來道賀,老翁又說:「怎知這不是一件壞事?」又隔了幾日,老翁的兒子騎馬摔下,斷了一腳,鄰居過來安慰,老翁卻說:「怎知這不是一件好事?」於是過了幾日,發生戰爭,老翁的兒子因腿傷不必當兵,而得以保全性命。
讀了這段故事,必須思考兩個問題,第一,誰是那個鄰居?答案正是我們這些平凡百姓,對任何情況都只看表面,有福則喜,有禍則憂,而不知福禍其實是相生相倚的;第二,這位老翁為何如此豁達?因為他明白前面所說的道理,所以面對任何情況,情緒都不會隨之起伏,也許有人覺得這樣的態度未免太超脫了,只因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倘若連情緒反應都化解的話,活在世間又有何意義? 事實上,正是因為自己化解了情緒干擾,人的自我才可以回歸平靜,然後開始體驗生命的不同趣味。譬如,宋儒程明道說:「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典與人同。」只要放開自己的得失之心,所見萬物無一不是各有特殊的姿態,值得我們欣賞。
擁有自主能力才是真自由 當我收看「Discovery」頻道,或「國家地理」頻道時,對於宇宙萬物不免嘖嘖稱奇,但是路邊一棵平凡的行道樹,或是路旁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難道不能帶給我喜悅而滿足的感覺嗎? 我們對於四季變化,常會討厭夏天的悶熱,與冬天的寒冷,但是,如果沒有惱人的夏日與冬日,試問春季與秋季的美好又如何會讓人珍惜?如果能以接受之心,對萬物與四時無所偏好,也無所排斥,當下有什麼就接受什麼,且在接受之後隨即轉移焦點,認清自己生命的承受能力,以及轉化能力;畢竟沒有困境的壓力,又怎能體驗生命內在的能量其實是極為豐富的? 真正的自由來自人的自主能力,越能自主的人,越不受外物的影響,然後可以敞開心胸,欣賞大自然原始而單純的姿態,此時,欣賞而無所欲求,不但展現了審美情操,更與天地萬物可以通聲氣,這不也是一種特殊的快樂嗎?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商業中的明燈 團隊品牌力

網路行銷:有效網路文案的五種形式

1為什麼大於10億、大於100億

教練,我想打籃球!

直銷從業人員VS心智管理:學習,才有可能

學習老子的智慧

生活直銷:從心出發

愛 友誼 家人

不成功不可,春雷乍響硬功夫

組織診斷:網路社群崛起、名單診斷的變革已悄然來臨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