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專題觀點

一家直銷企業的資料分析


分類 / 專題觀點
作者 / 楊謙
期數 / 第162期

    一家直銷企業的資料分析


朗讀:


一、什?人在參加直銷
直銷在西方國家是一個非主流的商業形式。這不僅表現在它在市場的份額中佔有極小比例(如在美國不足1%),還表現在它的就業人群特點上。最突出的一點是女性人群占絕大多數,而且主要以兼職?主。
在該公司的直銷人員中,男性占56.7%,女性占43.3%,女性從業比例比國外低得多,但這已經高於國內一般的銷售業。在這些直銷人員中,不同年齡段的比例是:20歲以下:10.37% 20-30歲:14.63% 30-40歲:29.26% 40-50歲:25.53% 50歲以上:20.21%
由於對大學生從事直銷有嚴格的禁止規定,並且在電腦程式上設計了遮罩措施,因此,30歲以下的人群所占比例約?四分之一。
另外,從事直銷的人群學歷結構相對偏低,本科以上學歷占10%。顯然,這不是一個吸引高學歷人群的職業。而且,從事直銷以前就做過銷售工作的人不足30%,說明這個行業很需要職業培訓。直銷標榜的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從事,但過分複雜的背景和素質狀況必然使管理難度加大。該公司直銷人員學歷具體情況如下:小學:10.37% 初中:9.84% 高中:35.64%
大專:33.78% 本科:9.84% 研究生:0.27% 博士:0.27%
大多數直銷人員從事直銷的時間在一年以下,約占70%左右。這與該公司轉入直銷的時間相關。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2年直銷在市場上的吸引力。
直銷人員從事直銷的動機是什??在我列出的下列各種因素中,其選擇分佈比較分散,顯示不同的人情況不同。
24.7% A 靈活工作時間
1..1% B 額外的收入 27.8% C 結識更多人,展示自己才能
2.1% D 不要求高學歷
1..0%E 起步資金不高
1..1% F 快速致富
1.0% G親友被拉入,不得不做下去
1.2% H說不清楚
比較集中的幾個方面顯示了從事直銷的人既有經濟動機,也有社會動機,而收入並沒有被列?第一,顯示至少在該公司的直銷人員中,把賺錢放在第一位的人並不是多數。當然,不排除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故意將賺錢擺在不太重要的位置。另外,對於直銷的人際關係,社會上有多種議論,即被人拉入的感覺很不好,在調查中,僅有1%的人提出了這種感覺。我不認?這就說明直銷不存在拉人的情況。我想可以解釋這個資料的,是該公司的經營模式並不是拉人頭的方式,才可能得到這樣的認可。

二、關於對直銷的認識
我想知道直銷人員能否分清直銷和直銷的區別,人們對二者的區分是直銷立法能夠順利實施的基礎。在該公司,80%的人認?自己對二者的區別很清楚,只有2%的人認?自己對二者的區別很模糊。這一數位大大超出了預料,我個人認?是偏高的。因?,對另外一個相關的問題,其資料的分佈又有了不同的情況。當我問道“直銷是否就是以往的直銷時”,出現了下面的結果:
9.5%的人認?是,71.3%認?不是,而另有19.2%的人很認同我給出的第三個選擇,即二者是相同的英文,而在大陸有不同的叫法。顯然,在這個問題上,差不多有30%的人分不清直銷與直銷的區別。還有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可以看出直銷人員對直銷的認識程度。我問“您是否聽說過金字塔計劃,瞭解其操作方式”,29.5%的人說自己不瞭解或沒聽說過,40.8%的人認?自己一般瞭解,只有29.7%的人認?自己很瞭解。我相信,說自己一般瞭解的人根本就沒有把握能說清金字塔計劃。綜合起來看,在直銷人員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是不清楚直銷、直銷、金字塔計劃之間的區別。當然,需要聲明的是這是內地直銷立法公佈以前的資料,現在的情況還有待繼續調查。

三、直銷人員的行?
該公司直銷人員中,有不少是下崗職工。關於這一點,我從幾個方面瞭解資料。一是從該公司的電腦資料中統計,二是在調查問卷中設計了有關問題進行調查。根據幾方面的資料綜合我推斷出該公司直銷人員中的下崗人員比例?25%左右。當然,在該公司的電腦中這個資料更高。但我認?那是對下崗職工概念的把握不同造成的。另一個資料也值得注意,那就是超過50%的直銷人員是專職從事直銷的。按該公司直銷人員的年齡狀況分析,絕大多數人不到退休年齡,這就是說這50%的人不是辭職了,就是下崗了,或者是內退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這部分人目前已經把直銷作?最重要的謀生手段了。另外,該公司的直銷人員主要分佈在地市級以下的城市,顯示其在不太發達的地區可能更有市場。該公司直銷人員的分佈情況如下:
省會以上城市:23.13% 地級市:40.75% 縣級:29.61% 其他地區:6.51%
直銷是一個人員不斷加入的行業。這也是目前直銷敏感的重要原因。因?這種擴張隱含了極大的社會風險。不過,考察直銷公司的擴張,需考慮幾個因素:一是制度的導向,是銷售導向還是拉人頭的導向;二是重復消費的狀況;三是公開市場即店面對一般消費者的銷售情況。
從制度層面看,該公司的制度是銷售導向的級差制,其人員流入狀況和流失狀況基本正常。據統計,平均每個直銷人員每月推薦0.11人加入,每月新進入公司的銷售人員8000人左右,而每月流失的直銷人員約5000人。很多人在成?優惠顧客後認?直銷不適合自己,便會止步于優惠顧客身份或退出。這也是十分正常的。調查中並沒發現這種退出的狀況造成企業的經營問題。據調查,企業每月接到的投訴約?50件,主要集中在?品的質量如口味和銷售人員的培訓上。因?退出而發生的糾紛極少,這說明企業的獎勵機制設計較?合理。
我這裏的重復消費指直銷人員自我消費或自購?品轉售給最終顧客的銷售額,因?在電腦上二者很難分清。這是一個直銷公司制度重銷售還是重拉人頭的重要判斷依據。該公司重復消費率在43.5%,這一比例是很高的。我認?這與公司?品的消費特性有關,也與?品的低價格有關,當然也與制度的設計密不可分。這?高的重復消費率在直銷理論上講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結果。
公開市場銷售指的是公司在開設的店面中對一般消費者的銷售。因?直銷公司必須開店,因此店面銷售也成?對直銷公司經營制度檢驗的一個標誌。如果完全沒有店面銷售,說明其?品價格嚴重脫離市場價格的基準,店面所起的作用就是?直銷制度作掩護。該公司的店面每月的平均銷售額?10493.5元,向一般入店消費者的銷售占16.2%。雖然絕對數字不高,但已經高於國內大多數所謂的直銷公司。

四、關於直銷的獎勵制度
該公司的制度是所謂的級差制。這基本上是最傳統的直銷獎勵制度。該公司共有6個級別。獎金總的撥出比例接近60%。聽起來這個比例比較高,但?品基本上是以低價格?訴求的。例如,食品基本上都是140元一盒的,一盒的食用量?一個月,平均每天不足3元。需要說明的是,在開展直銷之前,該公司就已經通過傳統店鋪在市場進行銷售,其價格從開始到現在沒有改變。可以說,該公司?品的價格是依據傳統市場的規則制定的,依然適用在直銷市場。這說明,如果不是存心欺詐,那?直銷市場?品價格水平完全可以和傳統市場的水平持平。直銷界宣揚的價格不可比的理論是值得推敲的。
該公司直銷人員分?六級。直銷人員級別及其分佈比例狀況如下

區域:

0.0069% 省級:0.13% 市級:1.114% 區級:5.90% vip:64.39% 顧客:28.45%
從直銷人員的分佈看,該公司參加直銷的人員主要還都是優惠顧客,即利用企業的優惠政策優惠消費企業的?品,這個比例占到64.39%,加上顧客層面的人員,事實上92.8%人員是消費者,並沒有開始經營。雖然vip顧客銷售?品也有利潤,但贏利空間極小。這說明公司的制度基本上以鎖定顧客?主的。這些人是否轉?銷售職能的直銷人員,取決於它對公司?品的消費感覺和對經營的看法。
從獎金分佈上我們可以加深以上的判斷,獎勵制度實施的結果如下:
2000元以下:75.27% 2000-4000元:20.74% 4000-8000元:2.39% 8000-12000元:1.06%
1.000-20000元:0.27% 2萬以上:0.27%
從獎金數量上看,與當前市場上的薪酬水平相差不大,從獎金分佈上看,與薪酬結構也大體相當。該公司的特點在於,第一,獎金額總體偏低,這與其價格水平相關;第二,分佈上金字塔型,95%的人得到獎金在4000元以下,不是一個發財導向的制度;第三,該制度不是一個以先後參加順序?依據的制度,而是允許後加入的直銷人員用自己的業績超過先加入的人,體現了市場競爭的公平性。總體看目前有30-40%的人收入均比他的介紹人要高。
與收入相關的,我更關心直銷人員對收入的心態。在一個發財導向的氣氛中,直銷人員的心態會極度浮躁,收入滿意度極低,心態不穩。而許多直銷公司出事恰恰就出在制度引導下的心態失衡。我的問卷中有一個相關的問題,即對目前從直銷所取得的收入或級別是否滿意,得到的結果是:

非常滿意 9.7%

比較滿意21.8%

一般19.7%

不滿意30.8 %

目前不好說17.9%
這個結果表明50%以上的人對收入的心態是平穩的,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社會人群對收入滿意的一般比例,至少可以說這個人群的心態較之整個社會人群的心態更加平穩一些。
也正是這樣一種情況,使得該公司的直銷人員對以拉人頭獲取收入的制度普遍不能接受。我有一個問題:“一些公司的計酬制度是,不管個人銷售如何,只要大量發展下線就可取得高額的報酬。您認識這種制度是否合理”。得到的結果是:
合理
1..5%

不合理 65.9%

有些情況下是合理的 22.8%

不清楚0.8%
將近三分之一的人明確表示不合理。這既反映了他們對該公司制度的認可,認?它不是這樣的制度,也反映了這一直銷人群的基本價值觀是積極的。在該公司的直銷人員中,只有10%的人認?合理,我認?也是正常的,但這個比例之低是十分可喜的。

五、關於對直銷立法的態度
一、對直銷的政策、法律法規瞭解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結果是:

1..2% A 非常瞭解 41.5% B 比較瞭解 32.3% C 一般瞭解 8.5% D 不大瞭解1.5% E 一點不瞭解
有57.7%的以上人聲稱比較瞭解直銷法規和政策,我認?只能理解?比較關心和比較瞭解目前媒體發佈的資訊,而非真的瞭解直銷的政策法規。但這一點仍然值得關注。因?,我們的調查顯示,他們的資訊來源主要是互聯網和道聽途說。政府在這方面的聲音處於絕對劣勢,非常令人擔憂。資訊的混亂是可想而知的。下面是該公司直銷法規、政策的資訊來源:
38.5% A 互聯網 27.4% B 朋友
1..1% C 上線直銷商10.3% D 直銷公司
0.3% E 政府裏的朋友 3.1% F 研究/諮詢機構 2.3% G 媒體(電視/廣播)
3.3% H 官方網站 2.8% I 其他
在這種情況下獲得的資訊,其可信度在直銷人員中還不低,有68.5%的人自稱對上述渠道獲得的資訊非常信賴或比較信賴。同時,又有56.6%的人認?目前外界對直銷的說法非常混亂和比較混亂,86.7%的人希望政府提供準確的資訊。
二、比較喜歡直銷的哪種市場計劃(計酬制度)
直銷有多種市場計劃。儘管直銷管理辦法對直銷的市場計劃已經有所規定,但我還是希望瞭解一下直銷人員的想法。對這個問題回答的結果是:
19.0% A 雙軌制 70.3% B 級差制 3.8% C五級三階制 6.9% D 對市場計劃不瞭解
我們可以看出,對目前市場上的熱門爭議,直銷人員有自己的想法。儘管這個想法只代表一部分人。對這個數位,我認?19%的人贊成雙軌制,特別值得研究。因?目前市場的雙軌制非常盛行,被捲入其中的人很多。在實行級差制的公司,仍然有近五分之一的人贊成雙軌制,足見其影響。可以說,級差制控制相對容易,而雙軌制則是極?危險的制度。
三、關於直銷加入的門檻。直銷公司在新人加入時,可能會將購買或消費一定量?品作?加入的條件。我關心直銷人員對此是否接受作了,調查結果如下:
13.8% A 不願意 32.3% B 願意 53.3% C 看錢多少,適當可以接受 0.5% D 無所謂
從結果看,86%的人都可能接受這種情況。這其實也是1998年禁止直銷以來各種直銷活動不斷的土壤。現實中存在大量的人能夠接受先購貨加入直銷的情況。就這個問題,我還對價格承受力作了進一步調查,瞭解如果一定要買?品作?加入的條件,他們心理上可以承受什?樣的價格。其結果如下:
25.1% A 200元以下 47.2% B 200-500 元 20% C 500-1000元 5.9% D
1.00-5000 元 0.5% E 5000-10000元
1.3% F
1.000元以上
72.3%的人可以接受500元以下,而92.3%的人可以接受1000元以下。此資料很具參考價值。之所以屢屢有所謂的直銷公司造成社會問題,出現群體事件,其?品的高價格可能是主要因素。在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中,消費者對價格的接受是主動的。但如果價格過高,超過了其接受的心理界限,他的心態就會扭曲。
四、對公司的選擇。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您從什?角度來選擇直銷公司”,並允許其選其中的2項,結果如下:

公司知名度6.7%

公司被政府認可56.7%

?品價格14.9%

?品質量65.6%

公司直銷商人數0%

市場計劃 34.6%
可以看出,政府的認可和?品的質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市場計劃居於次之的地位。在內外資的問題上,72.3%人傾向於內資公司,由此可以判斷,被政府認可的內資公司具備優良的?品,一定會在未來大有市場。顯示直銷經營的文化色彩極濃,內外資的問題難免不會帶上民族情結。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直銷陸客團帶來的啟示遠大於商機

看熱鬧 跑龍套 還是當主角

從安利產品的競爭力狀況看直銷的競爭力

直銷國際化不應是權宜之計

加入INTERUSH 您就是明日傳奇的主角

為開放直銷而努力

乳酸菌的「新常識」

開放直銷會導致社會混亂嗎?

月朗變身新富迪的啟示

現代人抗癌防老新利器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