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菩薩心走直銷路
分類 / 大師開講
作者 / 林怡君
期數 / 第86期
以菩薩心走直銷路
朗讀:
渡化眾生的肉體與心靈。
林怡君
她是巖定師,一位具有直銷商身分的比丘尼。
許多人第一次見到巖定師出現在直銷的場合時,都相當驚訝:「出家人應該守戒清修,怎麼會跑來做直銷呢?」然而對巖定師而言,只要能夠幫助眾生,直銷未嘗不是善結因緣的好方法。「救人要從兩方面做起:一方面是物質界的,包括健康問題與家庭問題;一方面則是心靈上的問題,這也是佛法著眼之處。所有煩惱、痛苦的根源,都來自於心。」巖定師說,「這兩方面都要兼顧;但是如能先解決物質上的困境,再做心靈的引導,是一個方便法。」身體與心靈都要關懷,才能達到身心靈的整體健康。
這樣的信念加上天生的古道熱腸,使擁有護理背景的巖定師對健康問題特別敏感。過去,每逢信徒或其他法師生病時,她總是熱心地幫忙介紹合適的醫生;然而久而久之,她發現現代醫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更何況,出家人經濟上大都不寬裕,更少有交通工具,就醫非常不方便。巖定師眼見如此情況,便動念開始研究自然療法與生機食品等「另類醫學」,希望能藉由「預防」來解決病痛之苦。「其實我的動機很單純,希望藉由改善法師的健康,幫助他們四處宏揚佛法,利益眾生;後來才發現,救好人也是救世的方便法。」巖定師微笑道。
無心插柳柳成蔭
接觸直銷雖是無心的機緣,但後來卻成為巖定師助人的好幫手。
兩年多前,有位古姓女信徒因在家中浴室跌倒而昏倒。不幸的是,她在跌倒時不小心踢翻了一桶消毒水,當她清醒時,已經造成嚴重的吸入性中毒。「當時我們到處求醫,沒有一家醫院肯收,最後只有榮總肯收,卻宣稱她只剩下兩星期的生命。即使換肺,也只有20%成功的機率,而且每10年就可能產生排斥反應。」巖定師不贊成換肺也不肯放棄,古小姐住在加護病房4個多月,她幾乎天天去念佛、打氣,也四處尋找能幫助她的自然療法。「我們現在使用的生化食品,也是因為古小姐當時正巧在尋找這個產品,才誤打誤撞地接觸到這家公司。」巖定師說,「後來發現效果還不錯,因此我也開始介紹別人使用這個產品。」
對巖定師而言,做的當下是何心境,才是最重要的。剛開始時,巖定師都是靠向信徒化緣所得,購買產品給需要又買不起的人無條件使用。但是這樣總不是長遠之計,巖定師幾番思索,終於想通:任何制度只要合理,就是好制度;更不應該為了制度的關係而不使用產品。就這樣,巖定師也成為直銷人的一員。
心有餘力,得以助人
要求別人無止境的付出畢竟不容易,靠著直銷的獎金制度,巖定師終於能憑著一己之力幫助別人了。只要領到獎金,巖定師就購買更多產品,分送給需要的人-多半是其他師父。出家人長期吃素又多半不注重營養均衡,健康情況大都不是很好;再加上師父們身無長物,就醫都已屬不易,更別提保健了。巖定師提到直銷制度,充滿感恩:「直銷其實是個非常好的制度,只是標榜物質生活太過了。現在我透過獎金制度,不僅可以負擔,更可以救助更多的人。」
巖定師發現,在做直銷的過程中,往往是在與人的業力拔河;一位6、70歲的比丘尼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因罹患C型肝炎之故,肝指數高達1000多,又有長期糖尿病,幾乎渾身是病。巖定師見此情況,便硬塞了一套產品給她。這位比丘尼使用的效果雖然還不錯,但因她只能靠女兒每個月接濟的數千元過日子,就算吃了有效,日後經濟上也難以負擔,用了2天便堅持要巖定師拿回去。「其實,最省事的方法就是當場拿回去;但是我知道這樣產品可以幫助她,所以隔了幾天又去找她,希望她能再試試看。我跟她說,即使要去托缽,我也希望能讓妳好起來。」過了一陣子,這位比丘尼主動打電話給巖定師,表示她願意使用。雖然幾經波折,但巖定師覺得,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面對再多的挫折也能不以為苦。
以歡喜心行濟世路
視諸自己如何抉擇,就是修行。在救人、助人的時候,是以歡喜心還是不甘心為出發點,就看你在起心動念間如何取捨。「只要是出於善心,就不要只看眼前得失!」巖定師微笑道。儘管濟世之路並不好走,巖定師還是有滿懷理想,希望日後能集合幾位居士的力量,將所得獎金提撥一定百分比做為醫護基金之用,購買更多健康食品幫助貧困的人。「我希望,直銷人能以愛心、善心來出發,而不要一味以賺錢滿足物質需求的角度來做直銷。以愛心來結善緣,福報更多,錢也不會賺得比較少;但相對的,得失心沒有那麼重之餘,你的心靈能得到更大的寧靜。」巖定師與直銷解下不解善緣,更盼望幫助芸芸眾生都能得到個人、家庭、社會、經濟與心靈的健康。
巧把塵勞為佛事,悲心濟世入紅塵。巖定師以出世之姿行入世之事,其中無私之心,就在於一份至誠的大愛。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