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生,豐盈美麗!
分類 / 大師開講
作者 / 湯蕙華
期數 / 第92期
「有」的人生,豐盈美麗!
朗讀:
自信並非天生俱來的能力,常是後天環境影響與自身努力的結果,對劉艾平來說,這是她的人生重要課題,幫另一半圓夢,讓孩子在人群中抬頭挺胸得到自信,得到家人支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的人生怎能不得到自信與快樂呢?!
內文: 結婚21年,擁有一雙健康活潑兒女的劉艾平,比喻現在的婚姻猶如倒吃甘蔗般甘甜;老公黏她很緊,算命先生曾說他至少可活到80歲高壽,老公直嚷「活那麼久幹嘛?老婆絕對不能比我早死,這樣就沒人可照顧我了」。本身個性就樂觀開朗的劉艾平說,現在,老公和她感情甜蜜,孩子也可和她像朋友般無話不說,而這一切都是工作帶來的「成果」。
劉艾平說,加入直銷事業主要是認同追求健康與美的觀念,她發現直銷是著重人與人溝通的學問,因此在投入後十分重視心理教育與成長課程,連小孩都說,「媽,你現在罵人的方式跟以前都不一樣了。你這樣罵人,我比較能接受喔!」孩子受教,就自然少憂慮擔心,心境也越見開朗。劉艾平說,良好人際關係是從最親密的人開始,如果與親密的人相處不好,就容易產生衝突,家庭產生危機,自然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認同是自信的開端
由於家境優渥,劉艾平的童年是在不斷的惡補教育中度過。她說,以前父母傳輸給她的教育觀念就是好好用功讀書,現在,母親回想過去卻常對她說抱歉,因為讓她年紀輕輕就得了大近視眼,尤其自己是家中老大,承擔了家人所有的期望,幼年一直想學的舞蹈就因課業壓力而錯過,對於這點母親一直感到遺憾,沒讓她成為舞蹈家。
所以當她開始教養小孩時,就特別注意孩子的性向,原本為了孩子學琴特別去買鋼琴,卻發現老大在彈琴時手一直抬不起來,才發現孩子興趣並不在此,那雙好動的手原來適合打球,就任由他自由發展。老二看鋼琴荒廢可惜,便自告奮勇學琴,卻練就出一手好琴藝。
擔任教職的一位直銷夥伴,向劉艾平求救,照理說他對教育應該很有辦法,因兒子長青春痘而對父母抱怨連連。由於劉艾平本身也有過「痘在臉上口難言」的尷尬時期,所以能深深體會他兒子的心理,這是由於正值青春期渴望異性注意,但是因為臉上的坑坑洞洞而自卑,怕得不到異性認同,自然容易沮喪沒有自信,也容易將自己的不完美歸咎是父母的錯。
劉艾平說她先採取「認同」方式,接納傾聽孩子的想法,這樣孩子也因你的尊重願意敞開心房溝通。許多父母愛之深責之切,經常還未開導就急著批評,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父母常無法管教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們陷入「你是我生的,我怎會不了解你」的先入為主盲點中。
劉艾平以「我覺得你很重要」的心態關心他的問題,幫孩子做內在心理建設,例如青春痘問題,就告訴他內在的學問其實比外表還重要,再幫孩子想如何解決問題,帶孩子看醫生或使用產品治療,讓孩子感受父母的用心良苦。同時,經濟能力許可之下,父母親若能滿足孩子的外在打扮穿著,也能幫助他培養基本的自信心。這個朋友的兒子現在與劉艾平成為好友,生活中的大小問題也樂於與她分享,可見古人常說的「易子而教」有特別教育效果,不是沒有道理的。
父母親的教育方式是幫孩子建立自信的關鍵,但是沒有自信的父母又如何培養有自信的孩子?
互相圓夢,造就「自信」
劉艾平說,想當有自信的父母,就得擁有健康的身心。健康的身體及合宜的打扮會讓自己益發有自信,另外健康心智的培養常得追溯過往自身的家庭環境,小時候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決定日後你對子女的態度。當父母的若老是落寞寡歡或身體不健康,怎麼培育快樂有自信的下一代?
許多父母沒有自信,將期待寄託在另一半或孩子身上,讓孩子或另一半圓
自己的夢,導致落差產生,爭執不斷。劉艾平說,她工作20多年,常被要求一板一眼照著上級指示做就好了,少有發揮空間,一度讓她覺得很沒自信。
自從接觸直銷事業,參加成長課程後,發現自己也是有很多優點的人,加上這個事業是自己的興趣,所以工作起來也特別起勁,也不因事業而忽略家庭,有回子女成績稍微落後,老公稍加責怪她未盡責任,劉艾平便與孩子長談。孩子善解人意的告訴她,「沒問題啦,這次不過稍有閃失而已,妳放心工作啦!」家人的支持,使她在中年之際還活力十足的往前衝,她因樂觀自信散發出熱力
而贏得下線的支持認同,也造就老公在50多歲之際想再讀碩士班進修的學習動力。互相支持對方完成夢想,劉艾平的家庭生活也越發有自信!
讚美是愛的潤滑劑
劉艾平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她記得教義上說「每個人都有很豐盛的面貌」,因此長期以來,看待人事物都會往人的光明面看,如何將自己的「有」發揮到極致,也去發現別人的「有」。
不論是對待子女或丈夫,她都扮演一個緩和的溝通橋樑;丈夫木訥剛直,子女活潑好動常嫌老爸無趣,劉艾平便對孩子說老公平常如何對她誇讚子女,讓子女感受父親愛意,對丈夫則強調孩子的乖巧懂事。一回正值轉播球賽期間,在外頭準備回家的丈夫懷疑兒子一定在家看電視,打開家門正準備開罵時,她在門口適時提醒丈夫冷靜,相信兒子一定正在看書,果不其然,孩子正從書房開門向父母問候。劉艾平說,「懷疑子女的距離越短就離孩子越遠,懷疑子女的距離越遠就離孩子越近。」
適度的誇獎,常使家人感受愛意與肯定。「孩子一經誇獎,通常心情亂好一把的。」劉艾平說,老公極少誇她,她說那就自己「三八」點,從老公的話語揣測引申來主動讚美自己,再問老公是不是這個意思?這樣的舉動常惹得老公哈哈大笑。
「不留隔夜氣,勤於溝通」是劉艾平的治家秘訣,若真是自己的錯時,會放下身段跟子女道歉,滿腹怒火時則寫信溝通,讓親子間不因一時衝動而傷了彼此的心。
宗教信仰讓劉艾平學會以「悲天憫人」的角度看待人生,她仍認真看待別人的優點,不過於計較別人的缺點,雖然生活不盡然是十全十美,但由於心夠寬,好話在她的口中到處散播,愛意便會互相流通,不但自己贏得身心的健康,也擁有氣度,更成為朋友、家人眼中,擁有自信美的女人。
小檔案:
劉艾平個人小檔案
年齡:42歲。
學歷:銘傳專科學校
生活小格言:自信就是美
最想做的事:散播健康與美的觀念。
經歷:職員、雙鑽級直銷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