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力量使人平凡而偉大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吳文傑
期數 / 第23期
精神力量使人平凡而偉大
朗讀:
若將人的能力粗略的劃分成─身體、知識及精神等二大領域。
我們可以藉由訓練來增加自己在該領域的適應範圍。比如,人是生活在陸地上的,但可因學會游泳,而在水裡有更多自由活動的空間;在知識方面,一個懂英文的人到國外旅行就比不懂的人方便多了。
一般人大多懂得培養身體及知識領域方面的能力,有人早上晨跑、中午跳有氧無蹈、晚上則是游泳,並且到處上課,聽演講忙得不亦樂乎。可是由於缺乏精神力方面的訓練,使得知識及身體不能獲得充分的發揮。
換言之,精神力是基礎,有多大的基礎才能發揮多大的能力。許多運動選手在體能及技巧上,都經過嚴格的訓練,卻往往因怯場而無法發揮正常的水準;同樣的,一位平常很用功的學生也常因過度焦慮緊張,而慘遭滑鐵盧。這種「怯場」、「焦慮緊張」都是精神力訓練不夠的現象,而影響到其它領域的正常表現,實在是非常可惜。
因此,許多先進國家在訓練運動選手時,都加上許多精神力的訓練:如靜坐、瞑想、瑜伽呼吸、太極拳、氣功等,目的就在於藉由精神力的提昇,而使其它領域的能力有更紮實的基礎。
據研究指出,一位身心健康、精神力旺盛的人有下列四項特徵:
1.認為我們所生存的宇宙是友善且內容豐富的。以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為例,他認為上天有好生之德,希望每一個生命都活得很豐富,「生成化育」是這個宇宙的本質,所以不論他遇到什麼挫折、困難,都能以一顆很積極樂觀的心去面對,對外在環境沒有抱怨,而是把變化當成上蒼善意的啟示、不斷的以感恩的心,盡其所能的勇往直前。
2.保持內心與個人生活的平衡。成功的定義有很多,個人最欣賞的就是「所謂成功就是自己正在從事一件自認為有意義的事,且一直朝著這個目標邁進。」,要活出自己的成功,重要的是懂得取捨且保持平衡。平衡意味著充分享受每一個過程,且能在面臨衝突時不患得患失。懂得回到自己生活的原點,做最有利的選擇。
3.整個身心層次的協調一致。美國心理學家Robert Dilts認為人的身心層次有環境、行為、能力、價值觀/信念、自我認同及精神等六個層次。要培養健全的精神力,有必要在這六項層次上求得一致性(Congruence)。
即他懂得選擇合適的環境、表現在這環境中所合適的行為。並且隨時保持提昇自己能力的機會。在價值觀及信念方面也能運用正確的信念而使能力、行為更有影響力。對自己有明確的自我認同(Self-Identity),是一個懂得愛自己,愛別人的人。在精神層次上也是很豐富。事實上,現代人的壓力大部份來自於信念與行為的不一致,且許多人有負面的自我認同,即一件事情沒有做好,就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而一蹶不振。
4.能夠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哈佛大學教授Howard Gardner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們智能共可分為七種,彼此互不相關連,但對學習的過程都有所幫助。這七種智能分別是:
(1)邏輯/數理(Logical/Mathematical)
(2)空間/視覺(Spatial/Visual)
(3)語言(Linguistic)
(4)運動(Kinesthetic)
(5)音樂(Musical)
(6)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7)自省(Intrapersonal)
上述這七大智能都是資源,你可以自己檢視一下,在那些智能上比較強?那些比較弱?那些是有能力而一直沒有機會發揮?那些是被壓抑或扭曲?那些是自認為有需要加強但卻一直沒有勇氣嚐試?整合眾多的資源,就愈能在處理各項問題上更有信心,更能有效的加以解決。
最近,一位老師送給我一首美國詩人愛默生(Emerson)的詩,深受感動,願與大家分享與共勉!
時常盡情歡笑;
贏得有智之士的尊敬
以及孩子們的感情;
贏得忠言相告之士的歡賞,
並包涵損友的背叛;
欣賞美的事物;
發現他人最好的一面;
讓世界更美好,
多出一個健康孩童,
一片綠地 或是
一個清新的社會環境;
知道由於你的存在
使得另一個生命
呼吸的更自在。
人生至此便是成功。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