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數位力

網路社群是行銷個人品牌的最佳場合


分類 / 數位力
作者 / 譚聲傑
期數 / 第296期

    網路社群是行銷個人品牌的最佳場合


朗讀:

直銷除了推廣產品、推廣事業之外,更需要推廣個人品牌。每天廣告就會得到訂單的時期已經過了,試著以「蘋果樹」理論來規劃你的臉書PO文,不論你的目的為何,結出的果實肯定是甜美的,只不過我們必須付出一些心思,每天跟粉絲講故事,經營出更多的深度與溫度。

 

直銷不是只有銷售產品,直銷其實更在乎的是經營個人的信任度­——先成為一個被信賴的人,至於其他,則是信賴後的附加價值。這種情形與公司或產品的品牌經營沒有兩樣,但是當大家都想成為網紅之時,一夕爆紅的辛辣手法與直銷的本質也有很大的區隔,所以直銷更需要個人品牌經營。

 

種一棵個人品牌的蘋果樹

臉書上經營個人品牌,就好像是一棵蘋果樹,要有定位明確的樹根,因為定位明確才能發展出堅強粗大的樹幹,樹幹的規格決定了枝葉是否繁茂,最後枝葉影響了能否結出累累的果實,筆者稱之為個人品牌的蘋果樹。以下,讓我們從「樹頭」說起:

 

一、因為定位明確才能發展出理想的形象

每個企業不一定有自己的定位,卻會發展出屬於企業自己的形象,但如果一開始就定位明確,那麼企業的形象就會更符合企業精神,就像微軟、蘋果公司、Google、臉書,各有其不同的定位,微軟發展的是個人電腦、蘋果打開智慧手機的大門、Google走的是搜索引擎,而臉書則是社群媒體的推手,這些公司的形象都是「創新」,可是定位不同、產品不同,發展方向自然也不同。

 

個人也是如此,在臉書上你想發展出什麼,那個定位最重要。如果你是健身教練、瑜伽老師、舞蹈老師,想必一開始的定位就會非常明確是「推廣健康」,所以你就是健康的代言人。直銷商多半推廣健康產品以及健康的事業,所以直銷商的定位是「健康」或「健康事業」,這就是蘋果樹根。先將自己成為「健康」、「美麗」、「健康事業」、「美麗事業」的代言人,那麼日後在臉書上的發展就以代言人的角度出發,清楚自己的定位,也能避免之後這棵樹長歪了。

 

二、樹幹是表達樹根的觀念並說出樹根的故事

直銷商在臉書上必須先確認自己是否要承擔變成健康的「代言人」,接著才能發展出「健康觀念」。於是我們可以發展出不同的故事,例如:運動的故事、幸福的故事、生命鬥士的故事、心靈的故事或是健康美食的烹飪故事等等。

 

在銷售產品前一定要先銷售觀念,觀念是接受產品的第一要務,而我們在臉書上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在推廣觀念這件事,將圈起的陌生人設法變成好友,再從好友變成粉絲,這過程需要大家對你產生興趣與熱情。既然我們給你機會讓你成為代言人,你就必須說服每一個人,而這說服就不是一則故事,而是一長串的故事,並且變成每天的日記,這就是樹幹,用故事說觀念。

 

如何說出故事?假使你是健身教練,你必須說服我健身的重要性,例如:腰圍的尺寸代表內臟脂肪厚度,人魚線、馬甲線代表一個人的自信,每天吃進身體裡的毒素有哪些?在揮汗的過程,我們排的是身體裡的毒,也是內心裡的毒,於是健身不是單一事件,而是身心靈三件事,再者我們可以將健身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在辦公椅上運動?如何在捷運車上健身?如何運用生活智慧隨時隨地小小運動一下……這一長串的故事每天說不盡,卻展現了高度的專業與可看性,也達到吸引目光的目的。

 

三、枝葉茂盛是為了更高的閱讀性

現在的代言不同以往,過去明星代言是有效的,但是看了一輩子的明星,現在人們更喜歡素人,於是素人有了機會可以翻身,這表示每個人都有機會為自己銷售的產品與事業代言,只不過,如果我們每天只是一直說自己的產品見證,每天的對話只有自家的產品有多好,這種方式只會引來更多的反感。

 

樹幹發展出來的故事會引人入勝,引起粉絲的興趣,但那可以是假象,況且只談觀念跟故事,好像這種生活是包裝出來的,素人文化要的是真實,活生生地存在平凡生活裡,因此才會有開枝散葉的做法,我們每天會有工作,也會有家庭生活,還有親子時間,甚至有交際朋友、娛樂休閒,這些都是真實生活,粉絲愛看你的素人生活,不造假、不做作。

 

學會每天跟粉絲講故事

我們必須將生活與樹幹的觀念做結合,樹幹談的是美麗,樹枝就必須把美麗表現出來,平日談的是皮膚保養專業,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因為保養讓你變得更出色,在工作職場裡保養使你變得更自信,只要一張照片,寫一些短文,然後將真實的情況表現出來,除了加深我們訴求的定位與觀念,也讓定位與觀念更活潑、更有趣、更生活。

 

但不論我們發展的是交際或親子的內容,要始終堅持在樹根、樹幹的主軸上,一旦臉書的PO文故事每一篇都是有趣的,每一篇都有延伸性,你的粉絲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忠誠,當然事業也會因此而得到許多益處。

 

國外一位大師曾說:「天底下沒有懶惰與頹喪的人,只有沒有足夠吸引的目標。」同樣的,這世界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肯定必須耕耘,才能在耕耘的土地上得到收穫。

 

直銷除了推廣產品、推廣事業之外,更需要推廣個人品牌。每天廣告就會得到訂單的時期已經過了,試著以「蘋果樹」理論來規劃你的臉書PO文,不論你的目的為何,結出的果實肯定是甜美的,只不過我們必須付出一些心思,每天跟粉絲講故事,經營出更多的深度與溫度。

 

直銷不是只有銷售產品,直銷其實更在乎的是經營個人的信任度­——先成為一個被信賴的人,至於其他,則是信賴後的附加價值。這種情形與公司或產品的品牌經營沒有兩樣,但是當大家都想成為網紅之時,一夕爆紅的辛辣手法與直銷的本質也有很大的區隔,所以直銷更需要個人品牌經營。

 

種一棵個人品牌的蘋果樹

臉書上經營個人品牌,就好像是一棵蘋果樹,要有定位明確的樹根,因為定位明確才能發展出堅強粗大的樹幹,樹幹的規格決定了枝葉是否繁茂,最後枝葉影響了能否結出累累的果實,筆者稱之為個人品牌的蘋果樹。以下,讓我們從「樹頭」說起:

 

一、因為定位明確才能發展出理想的形象

每個企業不一定有自己的定位,卻會發展出屬於企業自己的形象,但如果一開始就定位明確,那麼企業的形象就會更符合企業精神,就像微軟、蘋果公司、Google、臉書,各有其不同的定位,微軟發展的是個人電腦、蘋果打開智慧手機的大門、Google走的是搜索引擎,而臉書則是社群媒體的推手,這些公司的形象都是「創新」,可是定位不同、產品不同,發展方向自然也不同。

 

個人也是如此,在臉書上你想發展出什麼,那個定位最重要。如果你是健身教練、瑜伽老師、舞蹈老師,想必一開始的定位就會非常明確是「推廣健康」,所以你就是健康的代言人。直銷商多半推廣健康產品以及健康的事業,所以直銷商的定位是「健康」或「健康事業」,這就是蘋果樹根。先將自己成為「健康」、「美麗」、「健康事業」、「美麗事業」的代言人,那麼日後在臉書上的發展就以代言人的角度出發,清楚自己的定位,也能避免之後這棵樹長歪了。

 

二、樹幹是表達樹根的觀念並說出樹根的故事

直銷商在臉書上必須先確認自己是否要承擔變成健康的「代言人」,接著才能發展出「健康觀念」。於是我們可以發展出不同的故事,例如:運動的故事、幸福的故事、生命鬥士的故事、心靈的故事或是健康美食的烹飪故事等等。

 

在銷售產品前一定要先銷售觀念,觀念是接受產品的第一要務,而我們在臉書上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在推廣觀念這件事,將圈起的陌生人設法變成好友,再從好友變成粉絲,這過程需要大家對你產生興趣與熱情。既然我們給你機會讓你成為代言人,你就必須說服每一個人,而這說服就不是一則故事,而是一長串的故事,並且變成每天的日記,這就是樹幹,用故事說觀念。

 

如何說出故事?假使你是健身教練,你必須說服我健身的重要性,例如:腰圍的尺寸代表內臟脂肪厚度,人魚線、馬甲線代表一個人的自信,每天吃進身體裡的毒素有哪些?在揮汗的過程,我們排的是身體裡的毒,也是內心裡的毒,於是健身不是單一事件,而是身心靈三件事,再者我們可以將健身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在辦公椅上運動?如何在捷運車上健身?如何運用生活智慧隨時隨地小小運動一下……這一長串的故事每天說不盡,卻展現了高度的專業與可看性,也達到吸引目光的目的。

 

三、枝葉茂盛是為了更高的閱讀性

現在的代言不同以往,過去明星代言是有效的,但是看了一輩子的明星,現在人們更喜歡素人,於是素人有了機會可以翻身,這表示每個人都有機會為自己銷售的產品與事業代言,只不過,如果我們每天只是一直說自己的產品見證,每天的對話只有自家的產品有多好,這種方式只會引來更多的反感。

 

樹幹發展出來的故事會引人入勝,引起粉絲的興趣,但那可以是假象,況且只談觀念跟故事,好像這種生活是包裝出來的,素人文化要的是真實,活生生地存在平凡生活裡,因此才會有開枝散葉的做法,我們每天會有工作,也會有家庭生活,還有親子時間,甚至有交際朋友、娛樂休閒,這些都是真實生活,粉絲愛看你的素人生活,不造假、不做作。

 

學會每天跟粉絲講故事

我們必須將生活與樹幹的觀念做結合,樹幹談的是美麗,樹枝就必須把美麗表現出來,平日談的是皮膚保養專業,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因為保養讓你變得更出色,在工作職場裡保養使你變得更自信,只要一張照片,寫一些短文,然後將真實的情況表現出來,除了加深我們訴求的定位與觀念,也讓定位與觀念更活潑、更有趣、更生活。

 

但不論我們發展的是交際或親子的內容,要始終堅持在樹根、樹幹的主軸上,一旦臉書的PO文故事每一篇都是有趣的,每一篇都有延伸性,你的粉絲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忠誠,當然事業也會因此而得到許多益處。

 

國外一位大師曾說:「天底下沒有懶惰與頹喪的人,只有沒有足夠吸引的目標。」同樣的,這世界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肯定必須耕耘,才能在耕耘的土地上得到收穫。

 

很多人每天都想在臉書上不斷廣告,包括微商、直銷商都是如此,但每天廣告就會得到訂單的時期已經過了,人們要的是有溫度的行銷,人們要的是你我之間有溫度的情感,如果一味的只是廣告、廣告再廣告,只會讓人們更厭倦。試著以蘋果樹來規劃你的臉書PO文,不論你的目的為何,結出的果實肯定是甜美的;只不過我們必須付出一些心思,每天跟你的粉絲講故事,經營出更多的深度與溫度。

此,但每天廣告就會得到訂單的時期已經過了,人們要的是有溫度的行銷,人們要的是你我之間有溫度的情感,如果一味的只是廣告、廣告再廣告,只會讓人們更厭倦。試著以蘋果樹來規劃你的臉書PO文,不論你的目的為何,結出的果實肯定是甜美的;只不過我們必須付出一些心思,每天跟你的粉絲講故事,經營出更多的深度與溫度。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瀏覽次數: 758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自媒體大未來 指尖傳遞事業正能量

中國社交電商的美麗與哀愁

疫情幫直銷開了一門必修課-數位行銷

組織行動雲工具啟動 App急經濟 組織資訊佈達一條鞭 傳遞零時

由人聯網「錢」進互聯網  虛實渠道整合的矛盾與機會

不見面 如何說出三分情?

下一戰,O2O!

東森全球新連鎖事業:比起網紅,更看中私域流量的經營者

團隊的網路能量可以超越企業巨人

網路直銷——運用多媒體創造品牌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