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目前全球直銷人口約為總人口數的1.3%,也就是說,全球有將近1億人選擇直銷,特別是在不景氣的年代,有更多人願意用更正面的角度看待直銷,而這些機會也已被無數次證明能夠對需要機會的人產生幫助。
編譯◎徐槐谷
在一般的情況下,一個百分點通常都被視為一個很小的數字,有些時候,這一個百分點還會被省略過去。
但是,當一個百分點的基數是70億,那麼這一個百分點就不能小覷,根據2012年最新的數據顯示,全球直銷人口約為全球人口的1.3%,更準確的數字則為9150萬人;也就是說,全世界已有將近1億人選擇直銷,期望透過直銷創業精神成為一個小企業主。
在這個情況下,一個百分點的意義及作用,就能出現一種超越一般認知的神奇變化,這一個百分點,正在影響著數以億計人群的生活與生命。
在不美好的時代更經得起驗證的優勢
挑戰與機會總是聯袂而行。這就是任何商業模式的本質,直銷行業在越來越受到人們接受的同時,當然也不能自外於來自環境的挑戰。
當全球經濟從2007年開始下降時,人們就開始密切關注直銷行業將如何面對世界的劇變?在大蕭條以來僅見的經濟衝擊之下,直銷行業還能夠保持穩定嗎?在美國零售業自2006年至2009年連續四年下滑的現象,更令人對直銷行業的前景備感憂慮。
這樣的環境、種種的憂慮,亮眼的數字更證明了直銷行業獨特的精神、勇氣與能量能所展現出來的驚人應變能力。
而不景氣的壓力,也促使更多的人們願意用更正面的角度看待直銷行業裡頭寶貴的機會,而這些機會也已被無數次證明真的能夠對需要機會的人產生幫助。
直銷不是全部方案 卻是備受矚目的方案
當直銷行業的傑出應變能力加上社會上更為普遍的創業需求,使得近幾年直銷行業的表現顯然遠遠超越一般的預期,也讓許多關注行業發展的人士,放下了心裡那顆憂慮的大石頭。
根據統計顯示,去(2012)年度,全球十大直銷公司中,共有8家公司在過去三年間,累計取得了兩位數的成長。從另外一個數字來看,2012年則有17家未滿10年的年輕公司進入百大之列,並為一百大的720億美元總產值貢獻了53美億元。
更特別的是,這17家年輕公司中,還有6家事未滿五年的新公司,他們躋身百大的事實,就是直銷的創新與應變特質,常常能夠把困難變契機的有力證明。
2013年4月,國際勞動組織警告說,到2013年下半年,全球青年(年齡介於15~24歲)失業率仍將持續攀升,大約會從12.4%增加到12.6%,並使失業的年輕人累計達到約7300萬人。
據估計,全球目前約有2億人失業,直銷的創業精神、低門檻(含低投資風險及高平等性)的創業特質,也已經陸續為這一波全球性大失業潮的社會需求,提供了數以千萬計改變的機會。
致力於促進就業與經濟成長的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在接受《今日美國》採訪的時候被問到,工作機會要從哪裡來的時候,也不得不把目光朝向持續成長中的直銷行業。
中小型直銷企業快速成長
許多中小型企業,正在獨特的環境中展現比大型企業更鮮明的優勢,取得更多快速成長,並對社會帶來日漸重要的影響力。
《美國公司雜誌》(Inc. Magazine)2012年度全美500大及5000大排名時指出,全美成長最快速的公司,出現了歷史新高的現象,其中多數都屬中小型企業,或許中小型企業在多便的環境中有著更靈活的決策及行動特質,所以更能展現應變能力,掌握有利的契機。在景氣陰霾不散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事實。但不論如何,這些比以往更多的快速成長的中小型公司,在提供就業以及推動經濟成長上面都有著更重要的貢獻。
在美國快速成長的大中小型企業中,也包括一些直銷公司:第516名Scentsy(全美500大及5000大排行榜,下同)、第662名環球工場(It Works! Global)、第1305名恩比特能源(Ambit Energy)、第2900名5LINX企業(5LINX Enterprises)以及第4951名愛身健麗國際等等。
上述在成長速率有著優異表現的直銷公司,其實只是直銷行業正在廣泛改變世界,改變消費習慣的一個局部性的取樣。
商場巨擘眼中的直銷
事實上,經歷過漫長的探索與蛻變,直銷的價值一樣受到全球最具影響力人士的重視。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不只一次的公開肯定直銷的社會價值,而股神巴菲特、電腦巨擘比爾蓋茲,更以行動直接參與了直銷行業。
不要懷疑,股神巴菲特不只把一家叫做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的公司從瀕臨破產的邊緣變成世界500大第4名的公司,更把觸角延伸到直銷領域,目前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的嬌寵廚師公司(The Pampered Chef),已以年營業額5億美元,在全球直銷中排名第28名。
比爾蓋茲跟直銷又有什麼關係?
自2005年起,比爾蓋茲就開始擔任伯克希爾公司董事,他與巴菲特惺惺相惜的特殊關係,很難說他的意見不曾對伯克希爾金雞母之一嬌寵廚師的發展產生過關鍵性決策影響。
除了實際以直銷公司型態直接參與直銷行業的巴菲特或可能對直銷公司具有幕後決策影響力的比爾蓋茲外,包括已故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搜尋引擎一哥創辦人佩吉、社群網站臉書巨擘創辦人祖柏克,其實也在某種程度、某種型態上,肯定與運用了直銷的核心概念。
賈伯斯首創的App Store、谷歌跟進的Google Play,基本上就是將直銷扁平通路特質發揮到極致的一種商業模式:生產者=>商店平台=>消費者。
由於軟體本身的特質,產、銷、消三者之間,甚至連運輸的環節都省略了。App Store、Google Play或許沒有創造所謂的成功直銷商,因為每一支行動裝置,基本上就是一個直銷商;不過,兩者卻在沒有大中小盤及零售據點的情況下完成了數以百億計的商品交易服務。
2011年智慧型手機的行動應用(App)年下載數量超過150億次,產值達到了80億美金。據保守估計,到2015年,年下載量將超過480億次,而全球年產值預計將達到290億美金。
這樣的直銷(直接銷售)規模雖沒有傳統直銷的明星直銷商,但卻創造了無數在大中小盤及零售架構下不可能立足與獲利的軟體設計供應商(新型態創業者),擁有了一片事業天地。
面對新技術 演出新傳奇
臉書的成功,事實上也就直銷商務核心動力(分享行為)最傳奇的註腳。
直銷商務的擴大,最主要就是建立在對於一個產品或一個機會的好感之後分享活動,並在分享的過程中達成商品交易或事業組織的擴大;臉書則是一個充滿分享精神的網站,從使用者意外收到朋友的註冊邀請,到註冊後的每一個動作,使用過程的每一個功能,創辦人祖柏克幾乎在每一個地方都埋下了分享的機關(例如按讚、分享、發一張照片、寫一句話)。
即使一個人只是上了臉書留下晚安兩個字,很快的(基本上是即時的),這個人的所有朋友都會在臉書上面收到這兩個字的分享,透過提示的設計,想要故意躲避這兩個字都很難。
當使用者長期冷眼旁觀,祖柏克的機關還會巧妙的對冷默者顯示溫暖提示,讓冷默者在穩暖的壓力下也會轉變為參與者與主動者。
跟人與人之間的分享最大的不同是,人有精神、體力與情緒狀態,祖柏克的臉書系統卻沒有,人會因為疲倦、情緒不佳或缺乏勇氣而跳過某些重要的分享,臉書卻可以在任何時間毫不倦怠的依指令把所有事物分享出去。
臉書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透過勤奮的分享創造了超過10億人的超級組織,有很多創意,都是已有百年歷史的直銷行業難以企及但卻無比重要的啟示。
許多人或許還不願意認同賈伯斯、佩吉、祖柏克與直銷有關的觀點,但卻沒有人能夠忽略他們所代表的新技術與新概念的商務價值。
一個多世紀前,散步者(Walker Agents)、富勒刷(Fuller Brush)和西南代表(Southwestern representatives)原本都是非主流的小公司,卻在借助新發明的電話之後,成功改變了當年的商業版圖。這一段不算遠的歷史,揭示著接軌新潮流的重大價值,誰能夠更完美的接軌運用網路通訊、行動裝置或社群媒體,誰就能夠在未來演出一個直銷傳奇。
每一個人都有贏得事業成就的權利
時代在快速改變,這使得直銷行業不得不更加重視與新科技新趨勢進行整合的重要性。不過,技術的演進卻也只能說是不能忽略的重要元素之一,促進直銷的成功,還有許多不同層面的關鍵元素。其中,最核心的一個優勢元素,講起來卻顯得相對抽象,因為它是一種精神,一種不分年齡、性別、宗教、教育或經濟條件,使所有的人都能夠在努力之後取得成功的平等權利。
對於那些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人們,直銷的平等權精神所創造出來的環境,理論上都存在著獲利的潛力。
也曾經有很多人認為直銷的平等權是烏托邦的騙術,因為美國以外的No.n直銷商不可能取得比美國No.1直銷商更高的成就。但是,這個被長期質疑的大哉問,已經在許多年前被來自台灣偏遠島嶼的陳婉芬給打破了。
陳婉芬是世界直銷龍頭安麗公司最成功的直銷商,她的成就超越了所有安麗的直銷商,甚至超越了全世界所有的直銷商。這個事實,使她成為直銷平等權的最佳代言人。
而直銷的平等權,正是這個行業能夠歷久彌新,取得全球9150萬人群肯定與投入的根本價值所在。
在直銷行業,像陳婉芬這種老師出身的人可以做、可以成功,文盲、身障、年輕人、老年人、博士、流氓、遊民、失業者、上班族、大老闆、小老闆、醫生、藝人、比丘尼….幾乎任何可以列舉出身分的人,都可以做、可以成功,而且事實上幾乎所有類型的人也都已經有成功見證。
把所有人都可以參與、都有機會成功的環境創造出來吧,這才是每一家直銷公司所必須放在第一順位的關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