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調查排名

<中國觀察篇> 中國直銷市場與法規四大矛盾


分類 / 調查排名
作者 / 金雲義
期數 / 第248期

    <中國觀察篇> 中國直銷市場與法規四大矛盾


朗讀:

如果完全按照目前的直銷法規來進行嚴格執法,包括安利、完美在內的所有拿牌直銷企業沒有一家是規範的,而一部嚴格得能讓所有被管理者全部違規的法規,到底是法規制定者的錯還是市場的錯?

 

文◎金雲義 作者為中國直銷雜誌社社長

 

中國直銷法規頒佈實施8年來,暴露出直銷法規與直銷市場之間越來越多的現實衝突與矛盾。

 

這些問題,可以大致歸納為四個要點。

 

第一點:直銷法規與直銷市場的衝突

直銷在中國的開放其實是中國為加入WTO的產物。因此這種開放不是政府的主動行為而是一種被動行為。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直銷實際上一開始就面臨政策層面上的先天不足。在混合直銷模式已經成為世界直銷市場主流的經營模式的情況下,中國的相關法規卻只對單層次直銷模式的合法性給予了承認。

 

2011年,我們研究中心對美國《直銷新聞網》發佈的全球100強直銷企業的相關資料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我們發現單層次直銷模式不單只在中國沒有市場,在全球市場同樣是江河日下。在我們研究的全球100強直銷企業中,完全採用單層次直銷模式的企業只有7家,而它們的總業績還不到100強總業績的3.7%。

 

我們在分析中還吃驚的發現,在中國力推單層次直銷的雅芳公司,其實在海外市場早就摒棄了這種落後的直銷模式,採用的實際上是一種單多兼有的混合直銷模式。雅芳公司在中國為何極力遊說明知沒有前途的單層次直銷模式,令人困惑。

 

從2008年開始,中國直銷市場出現了快速增長。那些在直銷市場高歌猛進的企業,比如業績接近300億的安利公司,業績超過100億的完美公司和無限極公司,沒有一家不是採用的獎金計畫+店鋪行銷的混合型直銷模式,早就突破了單層次直銷模式的界限。

 

一邊是法規的嚴管,一邊是市場的突破,於是就出現了下面斂財式執法的氾濫。

 

第二點:斂財式執法的氾濫

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現實需要,讓單層次直銷模式的限定實際上早已經成為一紙空文。但是,法規卻並沒有因為現實情況的變化而進行即時的調整和修改。與現實脫節的法規,成為懸在直銷行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因此成為一些執法部門的斂財利器。

 

我記得王湧教授針對中國直銷的立法曾說過這樣的論述:嚴厲的立法>普遍的違法>有選擇的懲罰;但實際情況卻已經演變成:嚴厲的立法>普遍的違法>普遍的斂財式執法。

 

在中國,還沒有哪家直銷企業沒有被斂財式執法關照過。不論事情的嚴重、不論企業的大小,最終的解決方案都是千篇一律:巨額罰款上交後,所有的一切都變得不再重要。執法者滿載而歸,被執法者也惟恐被曝光。於是彼此相安無事,非常和諧。

 

中國一些特定地區的基層執法部門針對直銷企業的釣魚執法、莫須有執法甚至敲詐執法,已經演變成針對中國直銷行業普遍意義上的斂財式執法。這種執法方式,甚至成為一些地方執法部門創收的主要經濟來源。

 

這些以斂財為目的的執法者們,以國家賦予的公權為利器,完全站在了市場經濟的最高食物鏈上。本應該是市場經濟秩序的護衛者,最後竟成為市場最頂端的掠食者,對中國直銷市場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也形成了直銷市場對執法權力極大的尋租需求(註)。

 

第三點:法規需要剛性但更需要公平

有一種觀點認為:直銷企業遭遇斂財式執法,主要原因還是企業違規的結果。這種觀點當然也有道理。但正如一位工商部門的人士所說:「據我所知,所有的直銷企業,在直銷區域和計酬制度等方面沒有受到執法機關處罰的幾乎沒有。有的公司甚至被各地執法機關多次處罰。」

 

這位工商人士的講話,實際代表了一個很嚴峻的現實。這個現實就是,如果完全按照目前的直銷法規來進行嚴格的執法,包括安利、完美在內的所有拿牌直銷企業沒有一家是規範的。這就引發了這樣一個疑問:一部嚴格得能讓所有的被管理者全部違規的法規,這到底是法規制定者的錯還是市場的錯?

 

我不是學法律的,但我認為,一部法規真正能被遵守,僅僅依靠強權是不夠的,法規的公平性更重要。一部監管市場行為的法規,不帶歧視性的公平是關鍵。只有有了公平,法規的剛性才有了存在的意義。

 

第四點,直銷監管與服務

我們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能治水成功,靠的是宜疏不宜堵的中心思想。但中國直銷法規的出臺與管理部門的執法,卻讓我們看到了只堵不疏的指導思想。

 

早在17大報告中就明確提出,要建立服務型政府。政府的終極職能是服務而不是監管。中國的直銷法規,暴露出立法者們的本位主義,立法者們完全從自身監管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而完全放棄了對市場行為的引導和服務的職能。所以造成現在中國直銷市場管理局面的混亂。

 

直銷與傳銷的區分,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並不是一句簡單的多層與單層就可以區分的,但也不會複雜到無解的程度,關鍵還是要看立法者們所處的立場與出發點、以及管理部門自身監管能力的提高。對於目前發展中的中國直銷市場來說,需要監管但更需要服務。

 

註:尋租者並不提供更好的產品、較低的價格或更好的服務,他們採用的方式是聘請律師和遊說團體來影響政客和監管機構,他們通過制定對自身有利的法律,來阻止別人與他們競爭。這些謀取政府給授予「特權」的過程,就是尋租。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