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名師開講

雲龍破嶺 祥龍無際


分類 / 名師開講
作者 / 張在心
期數 / 第期

    雲龍破嶺 祥龍無際


朗讀:


直銷起手式




在直銷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會採取非常多的3S(分享、推薦、服務)流程動作,和諸多如暖線、跟進、輔導、會場等組織行為,如果問到:你覺得其中最難與最關鍵的3個指標是什麼?我覺得那就是:「 人際感動」、「小組增員」、「傳承再生 」3大經營重點效能。


■學習對「感動」的經營
人是有溫度的,說話是有溫度的,表情也是有溫度的,這一點常被忽略。人與人之間長期而深層的相處品質和信任力量,來自於彼此關係的「溫度」。再多必要的邏輯、權勢、利害,也不能替代它的份量,這些毋庸再多做解釋。所以人與人之間若缺少了溫度,明明理性上還可以,但是情緒感覺上就會常常出現:「走不通」、「過不了」、「留不住」、「點不燃」等現象,小心,別失溫了!



1.
美言、無言、惡言
很多人標榜自己「不重形式」,甚至常解釋說,人不要「虛情假意」、「繁文縟節」等等,其實都在呈現「以自我為中心」的自大思想,說穿了是「沒把別人感受放在眼裡」。

在各行各業提倡「用心服務」的時代,別再說那些自以為是的大話,好好謙卑地去替他人著想。宗教上也談到,能給別人鼓舞、創造好的團體心靈氛圍,是一種語言的布施。



2.
貼心,更勝SOP的有體無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是消費者,不論食衣住行育樂管教養衛等,你一定發現,服務業充斥太多虛晃一招的假動作,讓人覺得敷衍或做作。最後發現在直銷事業中,太多夥伴因為對上線「無感」,所以「不為所動」。



3.
既要雪中送炭,更要錦上添花

雪中送炭基於時間管理和績效考量,通常企業經營者不會做無謂的投資,一定會看對象,畢竟送炭就盼望燒得起來,利人也要利己,利己也要利人。
其次,組織經營者要學會公開表揚和宣傳夥伴的成就或優點,這是一種向天灑花、棄惡揚善的好文化。光會放大缺失、修理和糾正別人的,只能說格局度量狹小,見不得人好;或者是看待眼光的偏執。但絕對不是說不去糾正提點缺失,而是要平衡報導,並且一定要顧全尊嚴或面子,總不能別人給你洗臉,你就翻臉,然後自己卻常常給人難堪。


4.
沒有不拘小節這回事

禮貌或禮數即人情世故,空有一堆大道理有何用?不懂禮貌比不專業更糟。俗話說:有禮、好禮,絕對是一種個人的魅力和高競爭力,會幫助吸引貴人,當然也能吸引伯樂或千里馬。

注意自己的態度、用詞,以及表達的時機點,切勿頻頻人際失分而不自知;更要在人脈上學習加值於值得的對象,並了解「財施人聚、人聚財進」的道理,廣結善緣。


■絕不停止個人直接增員進人

很多人可以創造消費者,但推薦不出分享型經營者,一段時間後要檢視自己:為何沒有人願意來跟我?原因出在哪裡?別老是怪罪於外界,首先要檢視的對象,永遠是自己。

其二,很多事業經營者從事一段時間,也做出一些成績,卻從此不再帶新人、開新線,只做輔導。殊不知就算組織再大,也沒有人可以不做基本動作,否則第一個推翻鐵律的就是自己。



1.
要向他人證明事業可行,自己先拿出階段性成績單

人最怕沒有安全感,所以在推薦他人之前,先證明自己可以創造顧客;在分享別人使用產品之前,先證明自己和家人受惠。自己沒有努力的階段性成績單,別人當然質疑和不放心。



2.
破冰再破冰,跟進再跟進
推薦一個人經營事業,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人的防衛期、考慮期、接觸嘗試期,也是正常反應,哪有立馬一翻兩瞪眼就OK的?通常卸除心防、拉近好感、到願意試試,這之間像洋蔥一樣,要層層剝開才行。不能持續做破冰和跟進動作,通常看不到表象後面的風景。


3.
不聚,

不會

不會,
當然不議

有些人自以為聰明,忽略聚會和會場的力量,試問:有幾人成就?就算結合所謂電子網路商務,還是得藉助大量聚會產生感染。這世界上很多事物是無法由媒介替代的,譬如親情可以用媒體替代嗎?親密可以線上完成嗎?同仇敵愾能夠發幾個訊息營造嗎?信仰和決志可以寫封信做到嗎?這些得靠親身經歷。


人才複製,不斷層;繁衍與再生

對一個資深的組織來說,「人才(A角色)」的老化是一個常見的迫切問題。組織一直有人氣固然很好,問題是:有承擔力的人才有同比例出現嗎?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有同比例養成嗎?講師人選有再成長嗎?還是只有出現「人數」,而沒有同步產生「人才」、或「人物」?



1.
自己不願下決心學會基本專業,誰又應該學得會呢?
期待下線組織飛來大老鷹,自己不親力親為培養,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也是很不負責任的觀念。一個人不透過自己的生命改變而發光發熱,總是期望他人成材為己所用,這種不願讓自己變得有辦法的人,也就沒有辦法邁向成長進步之路了。
我發現,許多人總是說自己學不會,而他學的已經是經過設計後易懂、易學、易複製的版本,而不是艱深的學問。後來發現,原來這樣的人,從頭到尾,不曾出現過想要學會的念頭,根本就是打定主意說服自己學不會,毫無努力痕跡的原地不動。



2.
沒有人一上台就是完美高桿

很多人說舞台不能給表現不夠好的人,這點我絕對同意。有人又說不能夠拿講台當作練習場,這點我也同意。但請問:「您當年的那第一場就是完美的嗎」?事實上在所謂「木桶原理」(一片一片木板所圍繞的盛水器)中,組織盛水的多寡不在最高的那塊木板,而在最低的那群。
所以前提是:每個擔綱者都必須全力準備、全力以赴,不能怯戰、不能敷衍,要有一定程度。不過對於新人的要求,不能夠和資深者相提並論,否則組織永遠是老人在演出,人才斷層,因為對於新人才要求太苛刻了,甚至苛刻者忘了以前人家對他的扶持。



3.
太隨緣隨性的漂流文化是不行的
所謂:有目標的叫航行,沒目標的叫漂流,很多人的工作生活就是一直隨環境亂漂流。隨緣,可以隨新緣,別總是隨舊緣;可以隨向上的善緣,別老是隨頹廢的爛緣。學習型組織是起步,必須轉型為教導型組織。組織的文化中,除了感恩、互助、專業、責任之外,別忘了還有紀律——有紀律的行動、有紀律的言語、有紀律的思考。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領導人必修的12門智慧:金錢智慧

與大師有約:當生活與銷售融為一體,將引爆

你有多少個巨人的肩膀可以站?

新年新氣象,變身成功者體質扭轉人生

與大師有約:與人合作才能創造最大價值

呂不韋

組織診斷:組織寬度診斷

由パン達人事件談麵粉改良劑

折扣戰時的購衣秘技

由狂犬病疫情談台灣的保健醫療教育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