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2期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朗讀:
工作之餘的時間稱為休閒時間,也就是個人生活時間。在直銷界打拚奮鬥的你,忙著開OPP、Home Party,南來北往的拓展事業,是否忽略了為個人休閒生活做一規畫?
不少直銷商誤解安排個人生活的意義就是純粹的休閒活動,比如戶外運動、旅遊;或以為既然是個人時間,即應該完全和工作隔離。實際上,前述那者都僅是片面觀點。淡大心理學教授洪英正表示,個人休閒生活的安排和工作有「延伸性」、「互補性」、「無關性」三種關係,因此我們不能截然劃分彼此界限。而依照休閒功能,可概分為五大類:休養生息、健康性運動、發展良好社交、教育訓練、闡釋個人存在之價值意義。
綜合休閒與工作,生活變化多
休閒的五大功能,配合其與工作關聯的三項性質,直銷商在安排個人生活時,可依自己需求之輕重緩急,有多種搭配方式之選擇。比如說你計畫了健康性功能之休閒運動,又想結合工作,使它具有互補性,這時可以將直銷的保健食品、健康器材帶入運動中,一方面活動筋骨,另一方面藉此機會推廣產品;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和工作無關的活動,亦即完全忘掉直銷的產品,只單純進入休閒的領域中。有時候,休閒生活對工作的延伸性、互補性、無關性,會因個人訂定不同長短的休閒生活時間,而有所變動或呈現三者交集的狀況,由此可知,個人生活規畫具有多樣式,而非單一情形。
五大休閒功能詳述如下:
(一)休養生息:對人格特質有深入研究的淡大心理學教授洪英正分析,直銷商因工作性質關係,在個性上親和性高、喜歡接觸人群、人際關係較複雜;此外,在直銷市場競爭因益激烈下,企圖心強、求成心切、個性急躁的直銷商,很容易因壓力升高而形成心理學中的「A型人格」。據研究資料顯示,A型人格得心臟病、血管性疾病的機會二倍於B型人格(指個性隨和、生活悠閒、對工作要求寬鬆、不重成敗得失之性格)。
因此,如何不讓繁重的工作形成過大壓力,導致疾病發生,「休息」在個人生活中就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適當的休息,可以避免生、心理在過度緊繃下崩潰,並且讓自己有足夠的體能承受工作壓力、掌握壓力,進而激發潛能。
(二)健康性運動:如果你以為自己每天為做直銷東奔西跑,活動量很大,不需要另外的運動,那可就大錯特錯。多篇醫學報導分析,「舞蹈式治療」,人們在快節奏的運動下,生、心理產生激烈震盪,可排除心中的不順暢情緒,並避免沮喪、焦慮。
多少運動量才足夠,視個人身體狀況而定。但是肯定的是,若你只認為吃吃幾顆保健食品就萬事OK,而不動動筋骨,身體出現的警告訊息將越來越多。
新成立的某家服飾直銷公司,為了提倡公司員工及直銷商運動強身又健美的概念,設立慢速壘球隊,就是希望能拋磚引玉,提醒個人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
發展「滿足歸屬感」的社交
(三)發展良好社交:社交關係的拓展,不僅限於工作場合上,如果你只注意商場上的社交,可能會在利益重於一切前提下,形成「相交滿天下,知心有幾人」的感嘆。所以,尋求能「滿足歸屬感」的社交,是現代人免除讓孤寂、疏離感湧上心頭的方式。如何發展「滿足歸屬感」的社交,首先,親密的家人不可遺忘。密集的組織活動,令直銷商和配偶、孩子,距離漸行漸遠。日本有則新聞報導說,日本退休後的離婚率上揚,經調查分析,原來是日本男人在工作期間每日早出晚歸,家中已習慣「沒有他」的日子,如今一退休,夫妻、家人相處時間太長,雙方彼此適應不良。
或許有人會視這種情形為笑話,但實際上它已發生了!所以,發展社交,不必限定範圍,家中的親友更應用心經營。再者,若你個人或和家人一起參加「服務性團體」、「宗教團體」、「慈善機構」,不但能從中建立社交關係,更可發掘生命裏另一層面的價值意義。
(四)教育訓練:在當今人口密集、社會形態迅速移轉時,想掌握權力,除了傳統認同的「金錢」與「暴力」(黑道人物擁有一些權力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個人的專業知識和表達能力」,也會形成一股力量。於是,在個人休閒生活中,訂定提升個人專業知識及技能之計畫,已成為一股風潮。
教育訓練的規畫在直銷公司中,推廣已久,但內容多限於產品介紹、上、下線相處之道、獎金計、直銷制度等屬技術層面的探討。若是你能利用個人時間,吸取再深一層知識,如產品定位、策略性行銷,甚至經濟學、管理學之研究,儲存性行銷,甚至經濟學、管理學之研究,儲存學術理論的背景,做到開放式的全方位學習,則你必能在動盪的商場上,求得生機。
運用教育訓練的機會,除了為自己提升專業水準、累積人脈外,並可為人生第二生涯做準備。不少公務人員提早退休後自行創業,或大企業的老闆改行成了藝術家,都是希望在短暫的人生中有不同的體驗。你是否想過自己的第二生涯是什麼模樣呢?
培養個人的興趣嗜好肯定自我價值
(五)闡釋個人存在之價值意義:你在工作中找到自我的定位及價值意義嗎?白天在私人機構人班,晚上兼職做直銷的陳小姐,整日為工作而忙碌,她的積極很快就有好的表現─在公司升官加薪;下了班又被直銷組織奉為高手,人人爭相請教。表面上的精明能幹、光采奪目很難讓人想像,陳小姐常在夜深人靜一人獨處時,心靈備感空虛。她很害怕,當工作突然消逝時,她還剩下什麼?
把工作當做生命的全部,沒有培養個人的嗜好及興趣,當工作稍受挫折(或害怕不能持續好表現)時,個人存在的價值很容易就會蕩然無存。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提出的「挫折攻擊假說」,也解釋了當人面臨挫折又無處可發洩時,周遭的親友很容易成為替罪羔羊(scapegoat)。
為此,尋找出自己的嗜好,不但能提升個人生活層次,肯定自我價值,當工作遇到不如意時,也可藉助嗜好將挫折的力量昇華。
嗜好的選擇種類繁多,你可結合前述的動態健康性運動,如:打球、爬山、舞蹈、游泳、慢跑、或是靜態的繪畫、聽音樂、唱卡拉OK、看書、電影、收集小飾物。只要你喜歡,有不妨礙別人的原則下,萬事萬物都可成為嗜好。
工作與個人生活的關係,猶如齒輪運轉,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也唯有兩者兼顧得當,你的人生才能充滿情趣。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