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心故事

寧可被拒絕100次,也不能錯失1次 興田 劉世菁 要做永不退休的直銷女王


分類 / 直銷心故事
作者 / 林忠成
期數 / 第358期

    寧可被拒絕100次,也不能錯失1次 興田 劉世菁 要做永不退休的直銷女王


朗讀:

 

年輕時擔任業務的劉世菁,自信可以做出更大的事業,身體不好的她,遇見興田後神清氣爽、永保安康,決心在直銷業,當一個永不退休的女王。

 

圖片提供/劉世菁

父親是遠洋貿易船員,劉世菁的童年,一般家庭極為罕見的蘋果、可口可樂、巧克力,對她來說,都是「家常便飯」,成長過程中的資源一直不虞匱乏,直到20歲那年,父母轉投資失利,一夕崩盤,面臨鉅額的債務。

 

媽媽開始經營舶來品買賣,劉世菁專科畢業、當了一陣子上班族後,就回來幫忙照顧店面,為了賺錢,沒日沒夜工作,做到兩個人都生病了,只好把生意收掉,在家養病。

 

別人三十而立,而我搖搖欲墜

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身為長女的劉世菁自然要承擔更多責任,在建材行當起業務銷售人員。無論晴空萬里或颳風下雨,都要出門拜訪建築師、設計公司,以及建築工地,每天把行程排滿,只為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累了一天回到家,晚上9點半就上床,一覺睡到隔天7點多才起床,「年輕人哪有像我這麼睡的?」但即使睡了10個小時,每天叫劉世菁起床的不是夢想,而是腰痠背痛,走在路上常感到暈頭轉向、搖搖欲墜,週末放假最常做的休閒活動卻是睡覺。

 

渾渾噩噩、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忙的工作,自己不是很喜歡,加上老闆給的薪水只有同業的一半,讓她十分不平,「我相信我的能力不該只有如此,」覺得工作沒有前景,即使還沒找到下一份工作,31歲的她還是離開了建材公司。

 

直銷帶來生機與商機

已經搬到桃園的媽媽,接觸到興田產品,回高雄推薦她使用。劉世菁一用就有感,半年後,亞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從產品找回生機,她主動去高雄分公司了解。一進去,看到裡面的人都年過半百,一邊汗顏自己身體狀況跟長輩一樣,一邊也從現場的人群嗅到了商機。

 

聽過不少人談直銷,褒貶不一,她不懂實際狀況,但困擾多年的問題,在直銷產品的幫助下迎刃而解,讓她深信未來要走的路就在這裡。不過,當她要開始推薦時才發現,親友都被媽媽拜訪過了,她只能找自己認識的人,以前的同事、職場上認識的客戶,一個不放過。有人質疑她:「產品這麼貴,根本暴利吧!」她回:「舶來品我進800塊,賣你3000塊,你會嫌貴嗎?直銷的成本、制度都是透明的,更安全安心。」

 

被產品感動,喚醒劉世菁的業務魂,拿出以往跑業務的精神,找出需要的人。商店裡買東西、餐廳裡用餐時,講了就有機會,社區鄰居、社團同好,逮到機會就介紹,「我不怕被拒絕,只怕沒有開口。」

 

機會在哪裡,我也不知道,但是,不去找就沒有機會。

 

好產品好事業,就是要人知道

深怕別人不知道好產品與好事業,劉世菁四處「呷好道相報」,打電話給在建設局上班的朋友,另一個人接起話筒,「你是他女朋友嗎?」「我不是。」「他去划龍舟了。」她沒有回說下次再打,而是直截了當問對方:「你想不想賺錢?」然後繼續說:「我找他是因為有好產品要介紹給他,如果你想賺錢,我也可以去跟你談。」得到肯定的回覆後,她將公司目錄送到建設局,並詢問對方住址。

 

那幾天,媽媽剛好下高雄,劉世菁帶著媽媽一起去談,沒想到這位「朋友的同事」就跟著啟動,讓劉世菁也跟著升級。原來大她好幾歲的這位新夥伴,是直銷老面孔,經驗比她豐富許多,兼差也能做出好成績。

 

也有個朋友轉介紹的夥伴,原是某協會的理事長,根深柢固反對直銷,聽到劉世菁介紹,他搶過話:「你別騙人了,有什麼目的?」就算被嗆,她不以為意,仍然一再拜訪,他仍不為所動。

被拒絕再多次都擋不住劉世菁拜訪的腳步,沒事就繞過來找理事長,「他開店不能不見客人,」她就來聊天喝茶,持續深化他對直銷的理解,9個月後,理事長終於轉念接受,成為劉世菁團隊裡的中流砥柱。

 

事業用影響的,不是用推銷的

原本就對直銷沒有偏見,30年過去,劉世菁依舊相信:「直銷沒有條件限制,又提供很好的平台,為什麼不做呢?」曾有個40幾歲的單親媽媽,在鐵工廠做粗活,來到劉世菁的生活館,透過儀器調理,回去工作後,手又不能動了,看在她眼裡實在不忍心。

 

反覆幾次,她終於不忍了:「如果產品對你有幫助,為什麼不轉型呢?」她分析轉型的好處與不轉型的壞處,讓對方回去考慮,5天後,單親媽媽回來告訴劉世菁,決定跟著團隊的腳步改變人生。劉世菁強調,事業是透過聊天、溝通自然而然去影響對方,讓對方了解之後,願意改變,絕非一味的強迫推銷。

 

「你的為人是對方選擇的重點,」她表示,要去影響別人之前,先問自己做好、做對了哪些事?同理心、包容力有沒有提升,有沒有凡事都看優點、願意給夥伴鼓勵與掌聲,是不是唯利是圖而讓人覺得不舒服?

 

網路是人際溫度的加溫器

在南部發展出穩固組織網,劉世菁近年積極往北拓展,「希望能讓組織遍佈全台,」30年的經營旅程,看著世界從馬路走向了網路,不少直銷人直接在線上發展組織,有人擔心這樣會不會讓產業最重視的人與人之間的溫度降溫?

 

「我認為它是升溫的另一種工具,」她表示,以往推薦、跟進只能透過電話約時間、地點,見了面再細談,現在透過科技,千里之外也能如臨眼前;從前要上台簡報時,得手工製作投影片、再放到體積龐大的投影機裡播放,現在,帶著一台筆電就可以行走天下。

 

吃到美食時,拍個照與夥伴分享,約下次一起來聚餐;旅遊去到令人驚豔的景點時,同樣可以拍照到群組裡,邀約夥伴同遊。進入5G時代,線上工具除了提升工作效率之外,更是人際溫度的加溫器。年輕夥伴用自媒體經營的同時,她也提醒不要忘記線下的聚會聯繫,無論線上聲光效果有多好,現場互動的氛圍還是很重要,「喜愛的歌手,在家聽再多次,都比不過一次現場演唱會。」

 

即使已到耳順之年,劉世菁仍每天告訴自己:今天很美好,我可以幫助多少人,我今天會過好充實的一天。她說:「很多人會說人生有目標,心情不好怎麼會有目標?要有目標,就先把日子過好,讓每天都是新的開始,好好睡覺、好好吃飯。」

 

有沒有想過要退休?劉世菁笑說:「你看英國女王有退休嗎?」在直銷產業,每天講的話、接觸的人,都可以幫助社會更好,「如果你有5000個粉絲,好好經營,就是一輩子了。」

成功座右銘:人生要有夢想,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完成,每個向前走的步伐,都會拉近跟目標的距離。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丞燕 賴麗滿 追尋美麗圓滿,飛出建築工地的人生更精彩

事業起了又落、趴了再爬 全球威粒  陳登楓、黃莉羚 人生每

寧可被拒絕100次,也不能錯失1次 興田 劉世菁 要做永

從鷹架到億嘉,一念轉變,一生翻轉 億嘉公司 陳泓錩

換個講台繼續教 丞燕 楊雪桂 77歲還沒空想退休

改名改姓不如改掉死個性 億田 胡茹鏵 先學做人,才能

巨晴 方岑 換個角色 演繹人生

放開的心,遊走天地間–劉墉

擺脫公主病,四處助人好命 康園 黎安妮 一出門就有智慧,

從助人出院到助人不進醫院 愛菲亞 梁玲惠 推廣全民保健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