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管寶典
把10/60扁三角形分佈,調整到10/50的正三角形的分佈,讓更多直銷商每年領到10萬元左右的佣金收入,才能養出直銷事業成長壯大的健康體質。
公平交易委員會每年的多層次傳銷事業調查報告中,我覺得有兩個數據值得直銷企業經營者注意的,一是每年直銷商的退出率,另一是每年直銷商的佣金平均收入。台灣直銷市場2015年的退出率為20.52%(520,267人),過去5年也差不多是這個比率,直銷商退出的原因是什麼?若能加強這些方面,可讓直銷商留住及續訂,那我們直銷產業應不只有253萬人及801億元的營業規模了。
我們也看到32.49%的人領取佣金,平均一年總收入35,144元;換句話說,一個月的收入才2,900元左右;一位直銷商下決心投入事業,每天花個3~5個小時,而每個月若只領比Uber司機還少的收入,從這個回收報酬率來看,近1/3的退出率不讓人驚訝;但若是從反方向思考,如何讓更多人領取更高佣金,達到「月入」35,144元,而非「年入」35,144元,如此是不是可以讓更多的直銷商留住?
從事業經營面來看,直銷本質就是讓加入的直銷商,一則可以成為消費者,使用更有價值及便宜的產品,另外亦可推薦他人入會,賺取佣金;所以,不論兼差或全職,應該都要有合理的報酬,以達到這些直銷商心中的收入目標。
從獎金區間找出解決之道
在公平會的調查中,直銷企業平均發出營業額36.18%的佣金給直銷商,每家公司若能從佣金報表中,去分析直銷商的佣金撥比分佈圖,再從分佈圖中去分析平均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比例有多少、10萬元以下到
35,144元的比例,以及35,144元以下的佔比,相信大多數的公司都不是正三角型,而是扁三角型——10%的直銷商領取了60%的佣金。
因為組織行銷不論太陽制或雙軌制,基本的佣金設計都是堆疊及累積的,愈上層的直銷商賺取愈高的佣金,這跟一般公司的執行長拿到最高的報酬是一樣的,但是剩下40%的佣金由90%的人領取,食之者眾,佣金分配後,金額變小,退出率自然居高不下。
暫且不談產品的優劣及後勤支援層面對退出率的影響,先來談如何利用及設計佣金制度,以使直銷商退出率降低,進而提升總體的營業績效:
1.
入會易
要成為直銷商,大部分都需繳交入會費,有的公司是購買一定金額或積分的產品即成為直銷商;電子商務興起,團購分享的觀念已成主流,因此免入會費及利用網路登入的入會手續愈加方便。方便入會之後,則要提供更多直銷商享有的福利,譬如價格折扣、累積點數、專屬服務,讓直銷商真正享受購物的樂趣之外,還有實質的附加價值。
2.
賺錢易
不論直銷商能投入多少時間,從推薦第一位下線開始,他就可獲得推薦佣金,然後從第二代建立組織行銷網絡之後,亦可領取組織佣金或領導佣金;根據統計,組織網絡到第三代者居多,所以不設條件地讓三代內領到更多的佣金是最具誘因的。另再加上重消(Auto
Ship)制度的建立,使續訂率提升,推薦者擁有重消回饋佣金,更能建構互助的關係,形成雙贏局面。
3.
長久易
許多公司喜歡標榜高聘領導人收入超過千萬,但這畢竟是少數,而且領的多,不如領得久,人性化、持續而穩定的佣金收入,已是大趨勢,畢竟直銷的優點在於不會歸零,不像保險業,每個月的業績歸零,永遠在找新客戶;
所以這種獨特可累積、可傳子傳孫的佣金制度,正是可長可久的人性化制度。
因此,若能提供「入會易」的平台,廣納各路英雄好漢,自然建立龐大的消費網;再加上「賺錢易」的合理分配佣金,讓這群中產階級的直銷商,成為基石支柱;尤其在成長期,更要留住忠誠鐵粉的直銷商,給他們細水長流的「持續收入」,成就非凡自由的人生。
一位有願景的直銷經營者,想讓事業壯大長久的話,最終就是把胖型的10/60扁三角形分佈,改善調整到10/50的正三角形分佈,讓更多直銷商領到10萬元左右的佣金收入,同時我也相信,台灣直銷市場的發展必定突破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