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的人生觀
分類 / 大師開講
作者 / 傅佩榮
期數 / 第185期
新世代的人生觀
朗讀:
我在思索這個問題時,想到自己曾經為年輕人規劃了一套「三合一」的人生觀,現在說不定可以提供朋友們參考。這一套人生觀包含三點,就是:自信、負責與敬意。
培養「三合一」人生觀
首先,就自信來說,過去這些年在意識型態的干擾下,許多人失去了自信。譬如,最簡單也最普遍的信念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其次,我們也都相信「只要努力,就有收獲」;或者,至少教育機構可以讓人信賴。但是,幾年下來,這些信念變得模糊不清,甚至?倒錯亂,以致最後連一個人的自信,都受到嚴峻的考驗。
意識型態最可怕的效果是,讓一個人無法從真誠中產生自信。譬如,我真誠相信自己在做正確的事,但是別人因為特定的意識型態而說我是錯的,然後在內外矛盾的激盪之下,我的人格可能逐漸陷於分裂狀態。失去自信的人,無法由自身產生定見與遠見,於是只能尋求外來的刺激,藉以化解內在的茫然。人若沒有自信,活著又如何可能快樂?生命又如何可能振作?
其次,第二點需要培養的價值是負責。既然活著,就必須與群體相處,就算是獨居家中的宅男宅女,也要靠電腦網路與別人互動。這時不能沒有「負責」的態度。任何事情,在答應之前要先作考慮;一旦答應了,就得做到。老子說:「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意思是:輕易就許諾的,一定很少能守信,看事情太容的,一定先遇上各種困難。
為了做到負責,必懂得收斂與謙虛。我曾出於好意,勸朋友投資股票,結果慘遭失敗。為了表示負責,我除了自己虧損之外,還把朋友的損失也一併還清。這件事對我的教訓很大,讓我從此不敢自作聰明,更不敢亂出主意。
了解自我 發揮所長
我更加體會了一句話:「人只有知道自己的限制,才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若是一條河,沒有兩岸做為限制與屏障,那麼河水回處流溢,看似十分自由,但很快就會消失在平地上。為了做到負責,我縮小自己的生活圈,過著單純的教學生活,至少感覺心安理得。
然後,在自信與負責之外,我們現代人還需要「敬意」。敬意的範圍很廣,包括我對別人要尊重,對自然界要珍惜,以及對祖先、神明或上帝要崇敬。對別人尊重,這在前面談過的負責,已經有些涵蓋,不再贅述。
對自然界珍惜,也開始廣受注意。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奔走呼號,希望人類勇於面對自然界的失衡現象。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再不愛護生態,未來的子孫恐怕無法平安度日。
事實上,現在的自然界異常狀態,已經在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了。不過,談到敬意,最主要的對象還是神明界。詩經上提醒人:「胡不相畏?不畏於天?」難道我們彼此互不敬畏,是連對天也不敬畏了嗎?現代人如果對鬼神都不敬畏,不是無所忌憚了嗎?「敬意」的出發點,在於珍惜自己有限的一生,所以要好好做到一個人「應該」做的事。這是一切價值的基礎。
教育除了培養人才之外,更須重視價值觀的傳承。只要是父母親,沒有不關心子女教育的,尤其要擔心子女的人生觀是否正確。不只是年輕人需要,對自己有自信,對別人能負責,對鬼神則心存敬意,今天社會上的成年人也有同樣的需要。
這一套「三合一」的人生觀,不只是一套觀念而已,它還可以經由實踐而產生非常積極的成效,讓一人生活得踏實,感覺到生命內在擁有源源不絕力量。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